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条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的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睑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他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1.这段文字写了母亲对“我”做的两件事,一是        ,二 是           。由此可见母亲既是      ,又是        。

2.文中划曲线的句子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态?

3.文段中加横线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1.罚跪,舔病眼。 严师、慈母 2.意识到自己说错了,想用听话来掩饰或弥补,对母亲敬畏有加。 3.不能,用上“如果”这个表示假设的词语,表现作者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也非常符合自传体的语言特点。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概括能力。概括式要注意记叙文的六要素的提取,先提炼出“某某干什么”或“某某怎么样”的形式,再补充需要强调的时间、地点、结果即可。仔细阅读这段话,提炼母亲为“我”所做的事情,一是罚我跪,二是为我舔病眼。 点睛:概括文章情节,可以先迅速浏览,获得整体印象,同时,可边读边用笔划出文段中的过渡句、提纲挈领的句子、文章或文段的中心句、总结性的句子。需要说明的是有的可以直接借用中心句来概括,有的还需要将提炼的信息整合,并用恰当的词语或句子把它表达出来。 2.鉴赏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一般遵循“方法+效果+情感”这六个字的原则,但是,无论运用什么写作方法,在分析效果时,都必须与人物的形象与情感联系起来,同时还要有全局意识,即联系全文来鉴赏要分析的句子。仔细阅读划线的句子,通过对“我”动作的描写,表现出“我”意识到自己说错了,想用听话来掩饰或弥补,表现了“我”对母亲的敬畏。 3.本题考查学生对记叙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的赏析能力。记叙类文章常用有较强表现力的词语来表现人物性格或景物特征, 赏析时应扣住词义,准确理解语言环境中词语在表现人物特点、景物特征中的具体作用,体会其用语精妙之处。“如果”表示假设,表现作者不溢美,不自夸的谦逊品格,符合自传体的语言特点,所以不能删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依据提示,在横线处写出古诗文的名句

(1)          ,天涯若比邻。
2)抽刀断水水更流,                。

(3)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
4)长风破浪会有时,           

(5)          ,化作春泥更护花。
6          ,千树万树梨花开。

(7)《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表现了诗人对百姓的同情,也揭露了历代封建统治者对百姓的压迫的句子:                        ;                        。

 

查看答案

课内文言文语句的翻译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查看答案

课内文言文阅读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明〕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

A.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B. 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C. 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D.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门人弟子填其室     其真不知马也

B. 足肤皲裂而不知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C. 腰白玉之环         走送之

D. 以中有足乐者       策之不以其道

3.下列对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认为决定学业成就的重要因素不是学习条件,而是自己的勤奋努力。

B. 作者对后生不像自己的老师那样“尝稍降辞色”,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是难能可贵的。

C. 作者写同舍生服饰华贵的目的是要表达对同舍生的鄙夷。

D. 作者自述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是要勉励马生勤奋学习。

 

查看答案

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 首联写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

B. 颔联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二惆怅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C. 颈联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无奈、惆怅与叹息。

D. 尾联写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现出诗人坚忍不拔的意志。

 

查看答案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

②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③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

④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膜样

⑤对了他拍手,点头,嬉笑

A. ②⑤①④③    B. ③⑤①④②

C. ⑤①②④③    D. ⑤③①④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