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说和做》选段,完成小题。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

阅读《说和做》选段,完成小题。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1)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2)。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为开头有何作用?

2.选段中闻一多先生都“做”了什么?

3.分析选段中两处画线句的含义。

4.选段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试分析这些描写的作用。

5.选段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从哪个词可以看出?

 

1.直接点题,将闻一多先生的行为和别人形成鲜明对比,更能表现先生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及谦逊的人品的品质。 2.写了《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 3.第(1)句是文言说法,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第(2)句是比喻的说法,指闻一多先生在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 4.外貌描写:炯炯目光、目不窥园。细节描写: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作用:使闻一多先生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具体再现,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具体可感。 5.在文中起过渡作用,从“仅”字可以看出来。 【解析】 1.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本文赞扬闻一多先生的优秀品质,开头就引用了闻一多先生的名言,结构上:开门见山,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内容上将先生与别人的行和说做了对比,体现了先生的品质。 2.此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我们在解答主观题时应充分利用文本,或直接选用原文语词,或以原文中的词或句子为基础进行改写,或综合连缀文中的词或句子,总之能用原文中的语词来回答问题的就不要“杜撰”,这样保险系数较大。从“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几句话可以得出问题的答案。 3.本题考查修辞手法以及修辞手法的作用。第一句是文言的说法;第二句“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的写出来闻一多寻求文化救国的方法。这个句子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4.此题考查对人物描写和细节描写以及其作用的分析。细节在精而不在多,贵在传神。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是细节描写,突出了闻一多严谨的态度。 5.段落的作用通常包括结构和内容两部分:结构作用一般有过渡、引起下文、总结上文、为下文做辅垫、首尾呼应、点题等;内容作用一般是点明中心、深化中心、便于抒发某种情感、奠定全文感情基调等等。这段话在文中起到了过渡的作用,由对闻一多学者方面的介绍过渡到作为革命家方面的介绍,从“仅”字可以看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文阅读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1)卿今当涂掌事_______________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_____________

(3)蒙以军中多务_______________   (4)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__

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但当涉猎  锐不可当    B. 大有所益  开卷有益

C. 见往事耳  往事依依    D. 刮目相待  刮骨疗毒

3.将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4.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本文,从孙权和吕蒙身上,你分别得到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1)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雄兔脚扑朔,________________;双兔傍地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木兰诗》中表现边塞奇寒天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

(6)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____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如飞。

(8)当窗理云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华社联合国2015年2月26日电 第69届联合国大会26日召开全会,一致通过关于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决议。该决议决定联大将于5月召开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特别会议,认可各会员国对反法西斯战争有各自的胜利纪念日,决议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全人类,特别是亚洲、欧洲等地区民众造成了深重的苦难。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新闻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二战时期某年度亚洲部分国家死亡人数统计表

国家

战争死亡人数

死亡人数占总人口数百分比

中国

约18,000,000至20,000,000

约3.48%-3.86%

朝鲜半岛

约378,000至483,000

约1.6%-2.06%

菲律宾

约557,000至1,057,000

约3.48%-6.6%

日本

约2,621,000至3,120,000

约3.67%-4.37%

 

(2)根据以上统计表提供的数据,得出一个有意义的结论。

你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2015年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我国举行了举世瞩目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展示国威军威,凝聚全民力量。

 

广大网民纷纷发表感言,为阅兵活动点赞:

网民“青春lucya”:看着战机飞过广场上空,有一种无法抑制的情绪高涨,泱泱大国气势恢宏,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无比自豪!

网民“老朱”:这次大阅兵是对美丽中国的“精神礼赞”,更是开拓未来的“集结号”。当今的中华民族已是今非昔比,一个崛起并强大的中国永远都是保卫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

(3)作为一个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的中学生,你对如此盛大的活动一定给予了热切的关注,请你也针对9·3胜利日大阅兵发表你的感言。(至少用上1个成语)

你的感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肚中有了点食,他顾得看看自己了。身上瘦了许多,那条破裤已经脏得不能再脏。他懒得动,可是要马上恢复他的干净利落,他不肯就这么神头鬼脸地进城去。不过,要干净利落就得花钱,剃剃头,换换衣服,买鞋袜,都要钱。手中的三十五元钱应当一个不动,连一个不动还离买车的数儿很远呢!

(1)文段选自(作者)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

(2)请联系原著内容,简要说说祥子手中三十五元钱的来历。

示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黄河颂》作者端木蕻良在该歌词中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B. 《说和做》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有《烙印》《运河》等。

C. 《最后一课》这篇文章的标题不但指出了文章的内容,而且蕴含了悲怆的气氛和悲愤情绪,一定程度上暗示了中心思想。

D. 《木兰诗》描述了我国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歌颂了女英雄木兰勤劳朴实、刚强勇敢的性格和不爱功名、不慕富贵的高尚品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