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下面小题。 黄子履庄①,少聪颖,读书不数过,即能背诵。尤...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下面小题。

黄子履庄,少聪颖,读书不数过,即能背诵。尤喜出新意,作诸技巧。七八岁时。尝背塾师,暗窃匠氏刀锥,凿木人长寸许,置案上能自行走,手足皆自动,观者异以为神。

    所制亦多,予不能悉记。……作木狗,置门侧,卷卧如常,唯人入卢,触机则立吠不止。吠之声与真无二,虽黠者不能辨其为真与伪也。作木鸟,置竹笼中,能自跳舞飞鸣,鸣如画眉,凄越可听。……所作之奇俱如此,不能悉载。

    (节选自《虞初新志·黄履庄传》)

  【注】①黄子履庄:即黄履庄,清代顺治、康熙年间人。②机:机关。③吠(fèi):狗叫。

1. (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背塾师______            ②案上能自行走______

③凿木人长寸______        ④卷卧______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的“之”意思相同的一项是_______

例句:吠声与真无二

A.左臂挂念珠倚(《核舟记》)    B.子听夫(《〈列子〉一则》)

C.至市(《郑人买履》)        D.读竟日(《赵普》)

2.用“/”标出下列句子的两处停顿。

虽 黠 者 不 能 辨 其 为 真 与 伪 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 所作之奇俱如此,不能悉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黄履庄可谓能工巧匠,请结合选文的具体内容,谈谈他的作品的 “奇巧”之处。

 

1.曾经放表示约数,左右或上下如同,像B 2.虽/ 黠 者/ 不 能 辨 其 为 真 与 伪 也 3.他制作机械的奇特都像这样,我不能全部记载下来。伯牙每奏一曲,钟子期总能悟透其中的旨趣。 4.黄履庄的作品以“活”取胜。如他做的木狗、木鸟等能动、能叫,其声音更是难辨真伪。 【解析】选自:《虞初新志》 作者:张潮 年代:清 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词语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词语。本题需要注意的是:尝:曾经。许:表示约数,左右或上下。 2.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朗读节奏的掌握能力。朗读节奏的划分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要考虑到意义上是否恰当,有没有把意义划“破”。总之,要灵活掌握,具体分析。根据句意来断句,句意是:即使是狡猾(聪明)的人也不能够分辨它是真是假。 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要注意平时的积累。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以达到词达句顺。翻译时需要注意的重点词是:悉:全部。辄:就。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4.本题考查筛选文章信息、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黄履庄的作品以“活”取胜。如他做的木狗、木鸟等能动、能叫,其声音更是难辨真伪。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常建《宿王昌龄隐居》,完成第小题。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注释】①王昌龄未出仕前,隐居在石门山。常建辞官西归后到石门山一游,在好友王昌龄当年隐居处住了一夜,当时王昌龄外出做官,并不在此。 ②谢时:辞去世俗之累。③鸾鹤:古常指仙人的禽鸟。

(1)下列对于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__

A. 开头两句写王昌龄隐居之所在,乃隐居佳境,别有洞天。

B. 颈联“滋”字写出苔藓在滋长蔓延,暗示这里久未有人,突显了隐居地的清幽静谧。

C. 茅亭、松树、花影、药草这些景物,可见王昌龄隐居在此时虽清贫,但仍有高雅的生活情趣。

D. “余亦谢时去”一句可以看出诗人常建不喜欢这样的隐居生活,想要离去。

(2) 颈联中“宿”字用得生动传神,请从修辞角度结合诗歌意境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诗歌的尾联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人生志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综合实践活动。

为了研究中学生名著阅读现状,李明等同学对城乡200多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下面两则材料是调查结果,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名著阅读情况:学生最喜欢的推荐名著前五名篇目依次是《安徒生童话》《西游记》《水浒传》《格林童话》和《鲁滨孙漂流记》。

【材料二】 影响阅读名著的原因:

原因

人数

所占比例

A.找不到书

70

33﹪

B.没时间

105

49﹪

C.不喜欢

38

18﹪

 

(1) 阅读材料一、二你能分别得出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你班的小刚不喜欢阅读名著,请你对他进行劝说,并向他推荐《西游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 下图为连环画上的两幅插图,图中两个人物是《西游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

(2) 下面说法有误的两项是______)(______

A. 《西游记》中,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产一石卵,见风化作石猴。石猴率先发现水帘洞,众猴称他为“千岁大王”,自此遂称“美猴王”。

B. 孙悟空善于变化,化作仙丹被熊怪吞入肚中成功救出宝象国公主;变作小虫混入茶水进入罗刹女腹中借得芭蕉扇灭火;无底洞天竺公主吃下悟空所变的红桃,腹痛难忍现出玉兔原形。

C. 孙悟空在铁扇公主处未借到真扇,就偷了牛魔王的坐骑,假扮牛魔王骗得真扇,后被牛魔王所扮的八戒骗了回去。

D. 《三打白骨精》中,白骨精先后变成少女、老婆婆、老翁,但三次都被神通广大的孙悟空识破,最后一次在山神土地以及其他各位神仙的帮助下,孙悟空将白骨精打回原形。

E. 阿城《孩子王》中的“老杆儿”和上面两位未入仙班时一样是个调皮王,不按文革时的规定学语录,写作也不抄“红旗飘扬,战鼓震天”这样的社论,终于被迫休学。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居高声自远,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欲饮琵琶马上催。

③桃李不言,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寒食东风御柳斜。

⑤路曼曼其修远兮,____________________

⑥《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以静写动、以动衬静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

A. 《人民的名义》播出不足半月,无论收视率、点击率,而且微信微博热度都持续走高。

B. 山东这起辱母凶杀案之所以会引起群情激昂,是因为地方法院对忍无可忍的杀人者判处了无期徒刑造成的。

C. 4月13日,泰兴市召开丁文江诞辰130周年纪念大会,缅怀这位著作等身、治学严谨的地质学大师。

D. 通过这次访美,把中美关系的大厦建设得更牢、更高、更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