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比较阅读,回答后面小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

比较阅读,回答后面小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巨,臣之妾畏巨,臣之客欲有求于巨,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巨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诽谤于朝市,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期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①有少孺子②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③,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④,欲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⑤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注] ① 舍人:门客,指封建官僚贵族家里养的帮闲或帮忙的人。② 小孺子:年轻人。③ 三旦:三天。④ 委身曲附:变着身子紧贴着树枝。⑤ 务:一心,一定。

1.解是下列加点词语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3)来何苦沾衣如此                         

(4)如者三旦                             

2.翻译下列句子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3.请从两篇短文中各找出(归纳)一个成语。

【甲】文中的的成语           【乙】文中的成语           

4.请比较两篇短文的相同点。

(1)从进谏方式看,邹忌与少孺子:

(2)从进谏结果看,威王与吴王:

 

1.(1)当面指责 (2)满一年 ( 3)对男子的尊称,相当于“您” (4)这 2.(1)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错,并且传入我的耳朵的人(或使我听到的人),受到下等的奖赏。 (2)这三者都一心想得到他们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及后面的祸患。 3.门庭若市或从谏如流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4.(1)都采用设喻(类比、讽谏)的方式,委婉含蓄地指出君王的过失。(2 )都能接受进谏,并付诸行动。 【解析】甲文选自《战国策》,作者是西汉的刘向,乙文选自《说苑》,作者是西汉的刘向。 1.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考的词语一般在课本中都有出现,没有出现的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2.试题分析:闻:使动用法,下赏:下等的赏赐。利:利益,祸:祸患。 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闻”“下赏”“利”等实词,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成语的积累和理解,没有一定的储存量是做不到的。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和概括。臣子所采用的进谏方式都是委婉含蓄的,而君王的相似点就是都能够接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从香菱学诗谈起

①《红楼梦》里有一段香菱学诗的故事,细读起来,颇受教益。

②香菱本来不懂诗,她随薛宝钗住进大观园后,见贾宝玉与众姐妹结社咏诗,才“苦志学诗”,她“天一亮就忙忙碌碌梳了头,去找黛玉改诗”。学习有了一点心得,就立即谈出来,向别人求教,听取指点帮助。众姐妹称她为“诗魔”,拿她取笑,她行之若素。经多次请教,几易其稿,“精血诚聚”,终于写成了一首“新巧而又有意趣”的吟月好诗。

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虚心好学。

                                        

⑤要不耻不知。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的《资本论》的写作,正是从对政治经济学的“不知”开始的。1842年至1843年间,马克思和他的论敌发生了关于经济问题的论战。因为马克思当时还没有对经济进行深刻的研究,曾一度使他“陷入困难的境地”。他下决心研究它,终于战胜了论敌,并积累了大量材料,写成了《资本论》。马克思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⑥要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载,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要不耻于向地位或学问比自己差的入学习。这就是成语典故“不耻下问”的由来。自古以来,有成就的读书人讲起经验,受过挫折的人谈到教训,往往会谈到“不耻下问”。我国南北朝杰出的农业学家贾思勰,一生孜孜不倦,刻苦攻读,知识渊博,他的《齐民要术》闻名于世。但是,这样一位有学识的科学家,还向当时被一些人认为最低贱的农夫请教。一些人知道了这件事,就冷嘲热讽地说:“赫赫有名的贾思勰,怎么还向羊倌求教,岂不太失体面了吗?”但贾思勰毫不在意,坚持像小学生那样,拜能者为师。

⑦要不耻相师。古人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意思是说,[甲]老师并不一定样样都比弟子高明,弟子也不一定不如老师。[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认为只有样样胜过自己的人才可以拜他为师,是大可不必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一个人要想真有长进,并有所深造,不仅需要梅“逊雪三分白”的           ,而且还要有雪“输梅一段香”的        ,放下架子,不耻相师。我国清代的张濯,因仅有战功而不大识字,在朝上受了些气。他的妻子是个读书人,他决心跟妻子学字。一天他穿了朝服,三拜九叩,拜妻子为师。从此他老老实实、恭恭敬敬地向妻子求教,知识一天天丰富起来,到他任巡抚的时候,有人说他“目不识丁”,他便上奏皇上面试,结果使一些抱有成见的人瞠目结舌,个个叹服。

⑧以上谈到的虚心好学的三个方面,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从“不耻”开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一些知识,学到一些本领。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其主要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

2.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论证了这一中心论点?

3.根据你的理解,在第④段横线处写一句话,使文章结构完整。

4.在第⑦段两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

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它应在文中甲、乙哪一处?为什么?

6.文中列举了许多名人的事例,如果把第⑤段和第⑥段的例子交换一下,可不可以?为什么?

 

查看答案

请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家庭战争

外祖父在这所宅子里住了总共也就是是一年:从一个春天到第二个春天。

不过,我们却名声大噪,每周都会有一群孩子跑到门口来,欢呼着:“卡什林家又打架了!”

天一黑,米哈伊尔舅舅就会来到宅子附近,等待时机下手,大家不提心吊胆。他有时候会打几个帮凶,不是醉鬼就是小流氓。他们拔掉了花园里的花草树木,捣毁了浴室,把蒸汽浴的架子、长凳子、水锅全都砸了,连门也没放过,都砸烂了。

外祖父站在窗于前,脸色阴沉地听着人家破坏他的财产。

外祖母在院子里跑来跑去,有停地叫着:“米沙,米沙,干什么啊?”

回答她的是不堪入耳的俄罗斯式的咒骂。

我不可能跟着我外祖母满院子跑了,因为那样太危险了,可我又害怕,只好来到楼下外祖父房间。“滚开,混蛋!”他怒不可遏地大吼。

我飞也似的逃回顶楼,从窗口向外盯着外祖母。我很怕她让人给杀了!我喊她,让她回来,她不。米哈伊尔听见了,开始破口大骂我的母亲。

有一回,也是这么一个令人不安的夜晚,外祖父病着,躺在床上,头上包着手巾,在床上翻过来掉过去,大叫着:“辛苦一生,攒钱攒了一辈子,最后落到这么个下场!“如果不是害臊,早把警察叫来了!“唉,丢人现眼啊,叫警察来管自己的孩子,无能的父母啊!”他突然站了起来,摇晃着走到窗前。

外祖母拉住了他:“干什么去?”

“点灯!”外祖母点起了蜡烛。他像拿枪一样,端着烛台,冲着窗口大吼:“小偷儿、癞皮狗!”

话音未落,一块砖头哗地一声破窗而入!

“没打着!”’外祖父哈哈大笑,这笑声像哭。外祖母一把把他抱回床上,就像抱我似的。

“上帝保佑,别这样!你这样会把他送到西伯利亚去充军的,他只不过是一时糊涂。”

外祖父踢着腿干嚎:“让他打死我吧!”

窗外一阵咆哮。

有一次,米哈伊尔拿着一根大木棒子打着门。门里面,外祖父、两个房客和高个子的洒馆老板的妻子,各执武器,等着他冲进来。外祖母在后面哀求着:“让我出去见见他,跟他谈谈……”

外祖父前腿屈,后腿绷,就像《猎熊图》上的猎人似的,外祖母去哀求他时,他无声地用肋、脚往外推她。墙上有一盏灯笼,影影绰绰地照着他们的脸,我在上面看着,真想把外祖父拉上来。

米哈伊尔舅舅对门的进攻十分奏效,已经摇摇欲坠了。战斗马上就要开始。外祖父突然说:“别打脑袋,打胳膊和腿……”门旁边的墙上有一个小窗户,舅舅已经把窗户上的玻璃打碎了,像一只被挖掉眼珠的眼睛。

外祖母奋不顾身地冲了上去,伸出一只胳膊,向外面摆着手,大叫:“米沙,看在上帝的份儿上,快走吧!他们要把你打残啊,快跑!” 米哈伊尔舅舅在外面,照着她和胳膊就是一棍子,外祖母一下子就倒在了地上,嘴里还念叨着:“米沙,快跑……”

  (选文有删改)

1.选文出自《童年》,请你再列举出一个《童年》中与我有关的典型情节,并写出与《童年》同为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另外两部小说的名称。

《童年》中与我有关的典型情节: _______________

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另外两部小说的名称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中加着重号的“名声大噪”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3.结合具体语境,对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作简要赏析。

4.文章末端对于外祖母使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5.选文运用了照应的方法,请从文中找出一组前后相照应的句子,并结合内容说说其作用。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下面是摘自不同作品中的内容,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甲】他来自农村,老实,健壮,坚韧。来到北京后,他选择了当时城市底层老百姓很普通的行业—拉洋车。他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经历了三起三落,他失去了生活的信心,最后变成了麻木、狡猾、自曝自弃的行尸走肉。

【乙】“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丙】“黑熊般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怒发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天蓬恶煞下云梯。”

(1)【甲】文中的“他”是小说《        》中的主人公,该小说的作者是   

(2)【乙】文是19世纪英国一位文学家创作的世界名著中的主人公              的精彩对白,这部作品塑造升了一个                         的女性形象。

(3)【丙】写的是《水浒传》中的                 (填写好汉名字),请从下列选项中挑选出与他相关的情节:               (填3个序号)

①放冷箭救主           ②元宵闹东京         ③斧劈罗真人

④义释宋公明           ⑤ 大闹野猪林         ⑥打死殷天锡

 

查看答案

诗词默写。

(1)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2)古往今来,诗酒相伴,多少文人借酒抒怀。范仲淹《渔家傲》 “                 ”写尽了征人们思乡而不能回的矛盾心理;辛弃疾《破阵子》“                 ”道出了词人醉了梦里仍听到军营里的号角;李清照《醉花阴》里,把酒黄昏,吟唱出了“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浓浓哀伤。

(3)《过零丁洋》中,运用双关修辞手法,既表明形势恶劣,又说明作者境况危苦的句子是          

(4)                      ,却话巴山夜雨时。

(5)足蒸暑土气,                 。(白居易《观刈麦》)

(6)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用寥寥十余字描写了一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这个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评价所指的文学家,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采菊东篱,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 ②少陵文章惊海内,诗圣光芒万丈长。

③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④注满诗意绘春色,浸透深情忆背影。

A. 陶渊明        白居易      欧阳修     老舍

B. 王维        杜甫     欧阳修     朱自清

C. 王维        白居易    范仲淹     老舍

D. 陶渊明      杜甫     范仲淹     朱自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