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①像《红楼梦》这样的经典名著,在世界文学史中是可以陈列满满一个艺廊的。我国的古典...

①像《红楼梦》这样的经典名著,在世界文学史中是可以陈列满满一个艺廊的。我国的古典诗文,从诗三百、楚辞,到李、杜,到龚自珍,小说从“四大奇书”,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外国的名著,从荷马史诗到莎士比亚的戏剧,从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到托尔斯泰的《复活》,再到卡夫卡的《变形记》……几乎都是一座座永难挖掘尽的精神矿藏,其历史的深度和文化反思的力度,特别是它们永恒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底蕴,值得我们和我们的后人反复品味。

②名著需要重读。这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经过时间的淘洗和历史的严格筛选,其本身的存在证明了它们的不朽,因而需要反复阅读;也不仅仅因为随着我们人生阅历的积累和文学修养的不断提高,而需要获得新的情感体验与生命感悟。我这里所说的重读名著,乃是从文化历史发展阶段着眼的。仅就我们这些年龄稍长的人的亲身经历来说,在“文革”前的一段时间和“文革”期间,阅读心态是何等的不正常,阅读空间和环境是何等的狭小和残破。那种以阶级斗争和阶级分析为经纬的阅读定势,使我们只懂得给书中人物划成分,或者千方百计地追寻作者的阶级归属和政治派别。那种刻板的经济决定论,使我们阅读名著时,到处搜罗数据,以理解时代背景。那种“通过什么反映什么”来概括作品的主题的阅读公式,死死地套住我们的阅读思维。那种所谓“受阶级局限,如何如何”的万能标签,夺去了多少传世之作鲜活的生命,使人们对名著产生了多少误解!

③新时期以来,名著重印,给读书界带来了从未有过的生气。但如何重读名著呢?我想,所谓“重读”,并非“再看一遍”,也非多看几遍。如果仅仅停留于“看几遍”,那也许只是“无用的重复”。“重读”应是指把名著完全置于新的阅读空间之中,即对名著进行主动的、参与的、创造性的阅读。而这首先需要阅读者在面对名著时有一种开放的阅读心态,同时应该破除过去的在某种力量束缚下的阅读方式,在心态上积极开辟多向多元多层次的思维格局,培育自身的建设性的文化性格。否则,仍可能导致重读名著的失败。

1.试概括本语段论述的话题。(回答限五字以内)

2.从全文看,第自然段引述许多作家作品,其主要表述的意思是什么?

3.综合来看,名著需要重读的原因有哪些?

 

1.名著重读 2.中外文学史上的经典名著值得反复品味。 3.名著经历史的严格筛选,其本身具有不朽的价值;读者的水平不断提高,需要获得新的情感体验和生命感悟;过去“左”清规戒律使读者对名著产生了许多误解。(或写“经过时间的淘洗和历史的严格筛选,其本身的存在证明了它们的不朽;随着我们人生阅历的积累和文学修养的不断提高,而需要获得新的情感体验与生命感悟;那种所谓“受阶级局限,如何如何”的万能标签,夺去了多少传世之作鲜活的生命,使人们对名著产生了多少误解。”) 【解析】 1.试题分析:第 ②段开头的语句“名著需要重读”就是本语段论述的话题。同时注意“回答限五字以内”的要求。可概括为“名著需重读”。 2.试题分析: 第①段先论述了中外名著,段尾又说“值得我们和我们的后人反复品味。”由此可见,表述的意思是“中外文学史上的经典名著值得反复品味。”。 3.试题分析:原因可以从第②段的语句得出。 点睛: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二)诗歌鉴赏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1.诗中哪一联最能体现诗题“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中的“闲居”之意?

2.诗的第一和第三联着意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查看答案

毛遂比至楚,与十九人论议,十九人皆服。平原君与楚合从,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十九人谓毛遂曰:“先生上。”毛遂按剑历阶而上,谓平原君曰:“从之利害,两言而决耳。今日出而言从,日中不决,何也?”楚王谓平原君曰:“客何为者也?”平原君曰:“是胜之舍人也。”楚王叱曰:“胡不下!吾乃与尔君言,汝何为者也!”毛遂按剑而前曰:“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国之众也。今十步之内,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于遂手。吾君在前,叱者何也?且遂闻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诸侯,岂其士卒众多哉,诚能据其势而奋其威。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以楚之强,天下弗能当。白起,小竖子耳,率数万之众,兴师以与楚战,一战而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焉。合从者为楚,非为赵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楚王曰:“唯唯,若先生之言,谨奉社稷而以从。”毛遂曰:“从定乎?”楚王曰:“定矣。”毛遂谓楚王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来。”毛遂奉铜盘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遂定从于殿上。毛遂左手持盘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相与歃此血于堂下。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节选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注释】①胜:平原君赵胜。

1.下列句中的“于”与“遂定从于殿上”中的“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万钟于我何加焉    B. 舜发于畎亩之中

C. 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    D.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毛遂是一个不但胆识超群、辩才出众,而且能主动请缨、善于抓住施展才华机会的人。

B. 毛遂终于赢得了同行的信服,是因为在关键时刻当其他人一筹莫展时,只有毛遂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凭才华逼迫楚王接受合纵。

C. 毛遂与楚王说理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告之以利害,在外交场合真是做到了有理、有据、有节。

D. 毛遂之所以迫使楚王接受合纵的盟约,主要是以赵国的实力为后盾,有类似于“城下之盟”的意味。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王之命于遂手  县:________   ②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诸侯  臣:_______      

③一战而鄢郢    举:________   ④若先生之言           诚:__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吾乃与尔君言,汝何为者也!

②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国之众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到冬初,我们的景况更拮据了,然而还喝酒,讲笑话。忽然是武昌起义,接着是绍兴光复。第二天 A 就上城来,戴着农夫常用的毡帽,那笑容是从来没有见过的。“老迅,我们今天不喝酒了。我要去看看光复的绍兴。我们同去。”

选文出自哪一部作品?文段中A是哪位人物?文段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状态?

 

查看答案

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印第安人乔要报复道格拉斯寡妇,被哈克发现跟踪,他赶紧报告威尔士,威尔士带两个儿子持枪抓捕,但印第安人乔逃跑了。

B. 《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其中《琐记》最大的价值是为人们提供了一幅生动的关于中国最早的现代教育机构“洋务学堂”的风俗画。

C. 《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吴用,也被称为“赛诸葛”。他与一伙好汉在“黄泥冈上巧施功”,干了一件大事是智取生辰纲。

D. 《西游记》中孙悟空管理蟠桃园,吃尽园中大桃。又赴瑶池,喝光仙酒,吃尽太上老君金丹,然后逃回齐天大圣府。玉帝命观音菩萨带领众神仙捉拿孙悟空,悟空得胜而回。

 

查看答案

下列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有曲直,非相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A. 势:此指河流的形势。    B. 度:考虑。

C. 是:这,这样。    D. 胼胝:手脚因劳动而磨成的茧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