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__________________,欲上青天览明月。《宣州谢朓楼饯别校叔书云》
(2)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 《登幽州台歌》
(3)__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送杜少甫之任蜀州》
(4)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过零丁洋》
(5)人们常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鼓励自己应对未来充满信心。
(6)《与朱元思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比喻和夸张写了水流之快,令人联想到《山峡》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御风不以急也”一句。
(7)《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里道尽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性学习
去年“五一”期间,央视播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引起热议。某校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各题。
材料一:提到优质制造,人们立刻想到:控制误差不超毫秒的瑞士钟表匠、仅拧各种螺丝就要学习几个月的德国工人、捏寿司都要捏成极致艺术品的日本手艺人……但对于更多的中国制造来说,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如手机、冰箱甚至地前段时间引发抢购风潮的马桶盖等。
材料二:在去年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曾说:“我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
材料三:我国数千年历史中,出现过鲁班这样的大师级工匠,也有修造出故宫这种世界奇观建筑的工匠,这说明中华民族的基因里,的确有工匠精神。《大国工匠》讲述的8个工匠,正是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才缔造了工匠的神话:錾刻师孟剑锋为北京APEC会议创作国礼“和美”纯银丝巾,焊工高凤林为火箭焊“心脏”,钳工顾秋亮为“蛟龙号”装配载人深潜器……
材料四:某校邀请大国工匠孟剑锋来校做演讲,书法社结合孟剑锋的事迹拟写了一副“宝剑锋从磨砺出,和美精自细琢来”的对联。
(1)请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提取出主要信息。
(2)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3)请结合材料三分析材料四中对联的妙处。
根据上下语境,仿写句子
我们绝不可低估精神产品对人甚至是民族的影响。 一本好书、一支好歌可以凝聚人心,振奋斗
志,促进团结;相反,一本坏书、一支坏歌,也能够 、 、 ,
无论是 ,还是步入小康的和平时期,这样的例子难道还少吗?
下列句子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杰克逊的丑闻与颓靡,让人看到光环背后的人性扭曲,以及盛名之下的不能承受之轻。
② 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人们目睹了一个传奇人物如何一步步被打扮、被娱乐、甚至被妖魔化的整个过程。
③杰克逊的音乐创造力少有人可及。
④多年来杰克逊一直负面新闻不断,整容、官司、怪论……既是商业炒作的受益者,也是受害者,杰克逊娱乐了世界,也被这个世界所娱乐。
⑤难怪有人说,杰克逊的去世,宣告这个喧哗与骚动时代的一个悲剧结束了。
⑥但杰克逊的负面新闻之多也难以胜数。
A. ③⑥①④②⑤ B. ⑤④②⑥①③ C. ⑤⑥①④②③ D. ③④②⑥①⑤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的母亲》一文中,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我”之外,还用较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B. 《我的第一本书》中的“第一本书”,既是作者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他人生的第一本书。
C. 从少年到青壮年,甚至到老年,托尔斯泰一直都是长相平平,混在人群里找都找不出来。
D. 《我的童年》开篇说“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黄,是一片灰”,可见作者不喜欢他的故乡。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个粗制滥造的剧本,实在拍不出什么好戏。
B. 他年近三十岁,留着“西洋装”的头,梳得蓬蓬的,油光可鉴。
C. 2008年“5.12”地震后,四川灾区的废墟上就只剩下家徒四壁。
D. 坐落在古城中心的大昭寺在民居中鹤立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