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宁静是一种生产力 于丹 ①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写道:“能...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宁静是一种生产力

于丹

①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写道:“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这句话颇有意味,意思是指大家都在忙碌的事情,你能够悠闲地对待它,才会有时间、有心思去满足自己的闲情逸趣。

②别人忙碌追逐的你不追赶,别人置之不理的你用心去体会。这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发现什么呢?发现一种生活方式,发现生命的质量。《菜根谭》里说:“性躁心粗者一事无成,心平气和者百福自集。”讲的是同样的道理。

③宁静有时也是一种生产力。一个人能够平心静气,就能够获得一种智慧的能量,提高生命的质量和效率。

④我曾经看过一个小故事。一位木匠把手表掉在半人高的刨花里,让众多徒弟去找,大家乱哄哄地找,怎么也找不着。后来他的儿子独自在夜里静静地听手表走动的响声,始终找到那块手表。事情很简单,道理却很深刻。想想看,宁静难道不是一种生产力吗?

⑤《庄子》中说:“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天地万物是可以映照在我们心中的,前提是心要安静。喧嚣的小溪把碎沫拍打在山崖上的时候,澎湃的大海把浪花摔打在沙滩上的时候,它能照见世界吗?它什么也看不见。

⑥一个人的心里有太多欲望,过分在意他人的赞誉和诽谤之语,这颗心就会像喧嚣的小溪碎沫和澎湃的大海浪花,鼓动着,躁动着,这样的人能静下来吗?如果不能拥有一份宁静,不能拥有一种闲适,我们能看见生命的本真吗?

⑦安静下来,在中国人本来的生命规律中去发现悠然的欢喜,对今天这个时代而言,也许不仅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说它是雪中送炭也不为过。

(选自《趣品人生》,有删改)

1.阅读②④两段,注意划波浪线的两个论据,完成表格内容

论据

证明观点

论证方法

论据特点

论证作用

《菜根谭》名言

心平气和能发现生命的质量

a

具有权威性

c

木匠儿子找手表

b

举例论证

事实胜于雄辩

 

 

2.第⑥段,把加点的词“太多”删去,行不行?把划线的反问句“这样的人能静下来”改成陈述句,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3.第③段中,“获得一种智慧的能量”与“提高生命的质量和效率”能否对调?为什么?

4.你身边也有一些人不够“宁静”,请举例说明,并为他们提出建议。

 

1.A引用论证 B以确凿的资料和具体的事例论证了中心论点宁静是一种生产力,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2.不能。因为只有先获得,然后才能提高,两者有承接及递进的关系。 3.不行“太多”“过分”用来表示程度的,起修饰限制的作用,如果删去,就导致说法绝对,不符合实际情况,破坏了语言的严密性、逻辑性。 4.答案要具体,即身边的人不宁静的表现;建议也要有可操作性。示例:自习课时东张西望,说笑聊天,找不到事做。建议:看看周围认真做事的同学,想想老师布置了什么任务,然后定下这节课的任务。 【解析】 1. 考点: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考点:分析论据的类型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考点:分析议论性语言的语言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消失的年声

肖复兴

  ① 如今,年的声音,最大保留下来的是鞭炮。随着都市雾霾天气的日益加重,人们呼吁过年减少燃放甚至禁止鞭炮,鞭炮之声,越发岌岌可危,以致最后消失,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②其实,年的声音丰富得多,不止于鞭炮。只是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让年的声音无可奈何地消失了很多,以至于我们遗忘了它们而不知不觉,甚至觉得理所当然或势在必然。

  ③有这样两种年声的消失,最让我遗憾。

  ④一是大年夜,老北京有这样一项活动,把早早买好的干秫秸秆或芝麻秆,放到院子里,呼喊街坊四邻的孩子,跑到干秫秸秆或芝麻秆上面,尽情地踩。秆子踩得越碎越好,越碎越吉利;声音踩得越响越好,越响越吉利。这项活动名曰“踩岁”,要把过去一年的不如意和晦气都踩掉,不把它们带进就要到来的新的一年里。满院子吱吱作响欢快的“踩岁”的声音,是马上就要响起来的鞭炮声音的前奏。

    ⑤这真的是我们祖辈一种既简便又聪明的发明,不用几个钱,不用高科技,和大地亲近,又带有浓郁的民俗风味。可惜,这样别致的“踩岁”的声音,如今已经成为了绝响。随着四合院和城周边农田逐渐被高楼大厦所替代,秫秸秆或芝麻秆已经难找,即便找到了,没有了四合院,也缺少了一群小伙伴的呼应,“踩岁”简单,却成为了一种奢侈。

    ⑥另一种声音,消失得也怪可惜的。大年初一,讲究接神拜年,以前,这一天,卖大小金鱼儿的,会挑担推车沿街串巷到处吆喝。在刚刚开春有些乍暖还寒的天气里,这种吆喝的声音显得清冽而清爽,充满唱歌一般的韵律,在老北京的胡同里,是和各家开门揖户拜年的声音此起彼伏的,似乎合成了一支新年交响乐。一般听到这样的声音,大人小孩都会走出院子,有钱的人家,买一些珍贵的龙睛鱼,放进院子的大鱼缸里;没钱的人家,也会买一条两条小金鱼儿,养在粗瓷大碗里。统统称之为“吉庆有余”,图的是和“踩岁”一样的吉利。

在话剧《龙须沟》里,即使在龙须沟那样贫穷的地方,也还是有这样卖小金鱼儿的声音回荡。如今,在农贸市场里,小金鱼儿还有得卖,但沿街吆喝卖小金鱼那唱歌一般一吟三叹的声音,只能在舞台上听到了。

    ⑦年的声音,一花独放,只剩下鞭炮,多少变得有些单调。

    ⑧过年,怎么可以没有年的味道和声音?仔细琢磨一下,如果说年的味道,无论是团圆饺子,还是年夜饭所散发的味道,更多来自过年的“吃”上面;年的声音,则更多体现在过年的玩的方面。再仔细琢磨一下,会体味到,其实,通过过年这样一个形式,前者体现在农业时代人们对于物质的追求,后者体现人们对于精神的向往。年味儿,如果是现实主义的,年声,就是浪漫主义的。两者的结合,才是年真正的含义。不是吗?

(选自2014年2月2日《新民晚报》,有改动)

1.文章从放鞭炮的声音写起,有何作用?

2.第6段画线句写出了吆喝声的什么特点?有什么表达效果?

3.文章叙述了那两种消失的年声?为什么这两种年声的消失最让作者感到遗憾?

4.结尾处作者认为“两者的结合,才是年真正的含义”,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5.仔细阅读全文,简要回答本文表达了作者对“消失的年声”怎样的情感和态度。

 

查看答案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

(1)___________________ ,白露为霜。

(2)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___________ 。

(3)群臣进谏,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 ,君子好逑。

(5)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曹刿论战》中曹刿断定敌方确系溃败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亮尝自校簿书,主簿杨颙直入,谏曰:“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请为明公以①作家譬之:今有人,使奴之耕稼,②婢典炊爨,③鸡主司晨,④犬主吠盗,牛负重载,马涉远路,私业无旷,所求皆足,雍容高枕,饮食而已。忽一旦尽欲以身亲其役,不复付任,劳其体力,为此碎务,形疲神困,终无一成。岂其智之不如奴婢鸡狗哉?失为家主之法也。是故古人称‘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今明公为治,乃躬自校簿书,流汗终日,不亦劳乎!”亮谢之。及颙卒,亮垂泣三日。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作家:治家之道。②婢典炊爨(cuàn):女仆生火烧饭。③鸡主司晨:雄鸡负责报时。④犬主吠盗:狗负责看家防盗。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忽/一旦尽欲以身亲其役    B. 亮/尝自校簿书

C. 形疲/神困    D. 今/明公为治

2.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

(1)其体力                (2)及颙卒                 (3)乃自校簿书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

(2)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

4.选文中的主簿杨颙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邹忌在劝谏方式上有何异同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小题。

清平乐

晏殊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1.下列关于诗歌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抒写豪情壮志    B. 描绘山水美景    C. 叙写离情别意    D. 表达怀人感伤

2.下列关于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中寓情于景,以淡景写浓愁。

B. 起句“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语似平淡,实包蕴无数情事,无限情思。

C. 词的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D. 此词以斜阳、遥山、人面、绿水、红笺、帘钩等物象,营造出一个充满离愁别恨的意境,将词人心中蕴藏的情感波澜表现得婉曲细腻,感人肺腑。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的改句与原句相比,意思发生了明显变化的一项是(    

A. 原句:你不知道“毒胶襄”有多毒!

改句:你可知道“毒胶襄”有多毒!

B. 原句:马布里的加盟,让北京金隅队夺得联赛冠军。

改句:北京金隅队夺得联赛冠军,与马布里的加盟密不可分。

C. 原句:“讨薪法官”的微博一会儿就走红了。

改句:“讨薪法官”的微博不一会儿就走红了。

D. 原句:只要我们心中有爱,雷锋精神就不会走远。

改句:只要雷锋精神不会走远,我们心中就有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