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小题。 大 风 莫言 我家后面有一条弯弯曲曲的胶河,沿着高高的...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小题。

大  风

莫言

    我家后面有一条弯弯曲曲的胶河,沿着高高的河堤向东北方向走七里左右路,就到了一片方圆数千亩的荒草甸子。每年夏天,爷爷都去那儿割草,我爷爷的镰刀磨得快,割草技术高,割下来的草干净,不拖泥带水。

    最早跟爷爷去荒草甸子割草,是刚过了七岁生日不久的一天。堤顶是一条灰白的小路, 路的两边长满野草,行人的脚压迫得它们很瑟缩,但依然是生气勃勃的。爷爷的步子轻悄悄的,走得不紧不慢,听不到脚步声。田野里丝线流苏般的玉米缨儿,刀剑般的玉米叶儿,刚秀出的高粱穗儿,很结实的谷子尾巴,都在雾中时隐时现。河堤上的绿草叶儿上挂着亮晶晶的露水珠儿,微微颤抖着,对我打着招呼。

    田野里根寂静,爷爷漫不经心地哼起歌子来:

    一匹马踏破了铁甲连环

    一杆枪杀败了天下好汉

    一碗酒消解了三代的冤情

    一文钱难住了盖世的英雄……

    坦荡荡的旷野上缓慢地爬行着爷爷悲壮苍凉的歌声。听着歌声,我感到陡然间长大了不少,童年似乎就消逝在这条灰白的镶着野草的河堤上。

    他带着我找老茅草,老茅草含水少,干得快,牲口也爱吃。爷爷提着一把大镰刀,我捉着一柄小镰刀,在一片茅草前蹲下来。“看我怎么割。”爷爷示范给我看。他并不认真教 我,比画了几下就低头割他的草去了。他割草的姿势很美,动作富有节奏。我试着割了几下,很累,厌烦了,扔下镰刀,追鸟捉蚂蚱去了。

    不知何时,无上布满了大块的黑云。

    我帮着爷爷把草装上车,小车像座小山包一样。大堤弯弯曲曲,刚走出里把路,黑云就把太阳完全遮住了。天地之间没有了界限,我竟然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回头看爷爷,爷爷的脸木木的,一点表情也没有。

河堤下的庄稼叶子忽然动了起来,但没有声音。河里也有平滑的波浪涌起,同样没有声音。很高很远的地方似乎传来了世上没有的声音,天地之间变成紫色,还有扑鼻的干草气息、野蒿子的苦味和野菊花幽幽的香气。

在我们的前方,出现了一个黑色的,顶天立地的圆柱,圆柱飞速旋转着,向我们逼过来,紧接着传来沉闷如雷鸣的呼噜声。

    “爷爷,那是什么?”

    “风。”

    爷爷淡淡地说,“使劲拉车吧,孩子。”说着,他弯下了腰。

    我们钻进了风里,听不到什么声音,只感到有两个大巴掌在使劲扇着耳门子,鼓膜嗡嗡地响。堤下的庄稼像接到命令的士兵,一齐倒伏下去。

    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像钉子一样钉在堤上,腿上的肌肉像树根一样条条棱棱地凸起来。风把车上半干不湿的茅草揪出来,扬起来,小车直哆嗦。爷爷的双腿开始颤抖了,汗水从他背上流下来。

    夕阳不动声色地露出来,河里通红通红,像流动着冷冷的铁水。庄稼慢慢地直起腰。爷象一尊青铜塑像一样保持着用力的姿势。

    我高呼着:“爷爷,风过去了。”

    他慢慢地放下车子,费劲地直起腰,我看到他的手指都蜷曲着不能伸直了。

    风把我们车上的草全卷走了,不,还有一棵草夹在车梁的榫缝里.我把那棵草举着给爷爷看,一根普通的老茅草,也不知是红色还是绿色。

    “爷爷,就剩下一棵草了。”我有点懊丧地说。

    “天黑了,走吧。”爷爷说着,弯腰推起了小车。

    我举着那棵草,跟着爷爷走了一会儿,就把它随手扔在堤下淡黄色的暮色中了。

1.请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

2.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坦荡荡的旷野上缓慢地爬行着爷爷悲壮苍凉的歌声”,“爬行”一词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2)品味“我们钻进了风里”一句中“钻”的妙处。

3.结合全文分析爷爷的人物形象。

4.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大风降临前的情形,请简要赏析。

 

1.爷爷和“我”—起去割草;归途遭遇大风,爷爷与大风搏斗。 2.(1)形象写出了爷爷的歌声低沉有力、节奏缓慢。 (2)既写出了风很大,也表现出祖孙俩敢于面对大风的勇气。 3.爷爷是一个坦然镇定、刚毅坚强的人。 4.从视觉、听觉、嗅觉等多角度描写了大风来临前自然界的反应;用词准确生动,长短句结合,句式和语言富有变化。 【解析】 1.试题分析:通读全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就可以看出,文章主要写了两件事,一 是割草,一是与风抗争。结合记叙文的概括方法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来概括即可。 2.试题分析: (1)“爬行”本意是行走艰难,吃力缓慢,而作者用来形容声音,则是指歌声低沉浑厚而有力、节奏缓慢。注意词语的语境义。 (2)“钻”表明是自己主动的行为。依语境可以看出,这个“钻”字既写出了风很大,也表现出要有敢于面对大风的勇气。 3.试题分析:本文中的父亲无论是割草,还是与大风抗争,无论是言语还是表现,都表现出坦然镇定,刚毅坚强。就是大风将割的草都吹飞也只是说了句 “天黑了,走吧。” 点睛:(1)把人物放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中,了解人物在各个情节中的表现。(2)抓住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特别是那些富有特征的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 4.试题分析:描写无形的“风”,一般要调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从不同的角度来写,才能把事物写得具体生动形象。因而答此题时要抓住描写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回答小题。

耳聋的青蛙与诺贝尔奖

    ①于丹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群青蛙想比一比谁能够爬上铁塔的顶端。开始时,它们奋勇争先。可是等到爬到了一半的时候,青蛙们打起了退堂鼓。望着遥不可及的塔顶,它们停下了脚步。只有一只青蛙没有停下来,一直在努力。那些停下来的青蛙,看着这样一个瘦小的同类,有感叹,有嘲讽,有劝说,可是它始终不为所动,一直向上。虽然每一步都是那么缓慢,但是它最终却赢得了比赛 。颁奖仪式上,当有人问它为什么能够爬上塔顶的时候,才发现它是一个聋子。

  ②耳聋的青蛙之所以能够爬上塔顶就在于它听不到伙伴们的议论,心中只专注于目标,不言放弃,才最终登上了塔顶。青蛙如此,人也一样。很多时候,我们太过在乎世俗的眼光,计较自己的得失,顾虑面子和荣辱,而放慢了脚步,削弱了意志,甚至放弃努力。其实,我们要想获得成功,很多时候就需要将自己当成聋子,忽略别人的“善意忠告”,忘记他人的刁难非议,排除干扰和噪音,认准既定目标,保持向上的姿态,从容坚定地走下去。

  ③读着这篇寓言,我的眼前闪现出一个人,他就是2011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谢赫特曼。他曾经被科学界视为另类。他疯狂地宣称:自己发现了准晶体,玻璃就属于准晶体。人们取笑他、挖苦他,他的言论被斥为“胡言乱语”,他被认为是“伪科学家”,许多化学界的权威站出来公开质疑他的发现,甚至包括著名的化学家、两届诺奖得主鲍林。“我并不在意,我知道我是对的,他们是错的,时间终会证明这一点。”在寂寞中等待了28年之后,他最终赢得了世界的承认。于丹说:“世上有些奇迹其实就是在坚持中完成,有些奇迹永远不是那些最机灵和最聪明的人能够做到的。”

    ④英国科学家安德烈海姆想确定只有一个单原子层的石墨烯的存在,于是,他交给一位中国博士生一块石墨,要他利用精密的仪器把石墨打磨得越薄越好。三个星期后,这位博士生兴冲冲的跑来说打磨成功了。海姆要求博士生把石墨打磨得更薄些,而博士生的回答却是“你这么聪明,你自己干啊”,就撂了挑子。在这位博士生看来,这是导师在有意刁难他。面对质疑,安德烈海姆没有回应而是用行动作出最有利的回答。他采用更原始的办法,用透明胶带粘在石墨的顶层,粘好再撕下来;对折胶带,再粘一次……如此反复,他在枯燥的对折中坚持着,耗费两年时间,终于得到了单层石墨,也即石墨烯。他和他合作者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就是凭借着这个成果而在六年后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得知自己获奖后,安德烈海姆的一句话和于丹的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我的实验)向人们展示了,你事实上不需要在哈佛或是剑桥,不需要在集纳了最聪明的人和最先进的设备的地方,你在设备上处于二三流的大学里……也能做出令人惊讶的东西。”

1.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第三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说说它的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小题。

胡翰传

  胡翰,字仲申,金华人。幼聪颖异常儿。七岁时,道拾遗金,坐守待其人还之。长从兰奚谷吴师道、浦江吴莱学古文,复登同邑先达之门。同郡柳贯以文章天下,见翰文,称之不容口。游元都,公卿交誉之。或劝之,不应。归,遭天下大乱,避地南华山,著书自适。文章与宋濂相上下。

    太祖下金华,召见,命之会食。后侍臣复有荐翰者,召至金陵。时方籍金华民为兵,翰从容进曰:“金华人多业儒,习兵,籍之,徒糜饷耳。”太祖即罢之。后聘修史书,书成而归。爱北山泉石,筑庐其下,徜徉十数年而终,年七十有五。 

 (选自《明史》卷二百八十五,有删改)

1.解释文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1)以文章天下                 (2)或劝之仕            

(3)                         (4)习兵            

2.选出与例句中加点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后聘修史书,书成归。

A. 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B.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C.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 徜徉十数年而终

3.翻译文中划线的文言语句。

七岁时,道拾遗金,坐守待其人还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题。

春日晚望   (宋•左纬)

屋角风微烟雾霏,柳丝无力杏花肥。

朦胧数点斜阳里,应是呢喃燕子归。

1.诗中哪个词点明诗题中的“晚”?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柳丝无力杏花肥”。

 

查看答案

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一个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享受审美乐趣。

⑴获得思想启迪 ⑵有所感悟和思考 ⑶受到情感熏陶⑷加深理解和体验

A. ⑵ ⑴ ⑷ ⑶    B. ⑴ ⑷ ⑶ ⑵    C. ⑶ ⑵ ⑷ ⑴    D. ⑷ ⑵ ⑶ ⑴

 

查看答案

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青年歌手大赛选手综合素质之所以整体不高的原因是不少歌手忽视文化学习造成的。

B. 如何管理、认识、把握网络舆论场,已成为全世界各国既关注又十分头疼的问题。

C. 为了防止今后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有关部门正在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措施。

D. 能否根治中小学生沉迷网上聊天和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