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筷子春秋 ①我们的祖先何时开始使用筷子,已无可考。但这两根小玩意,一旦能熟练 操...

筷子春秋

①我们的祖先何时开始使用筷子,已无可考。但这两根小玩意,一旦能熟练 操纵,使用起来灵巧无比,难怪西方有学者赞扬筷子是古老东方文明代表。

  ②筷子在先秦时称为“梜”,是木字旁,不是“挟”。《礼记?曲礼上》提及“羹之有菜者用梜”,郑玄的注释是“梜,犹箸也”。司马迁的《史记?宋微子世家》谓“纣始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桮’。”说明“箸”的称呼始自商代。

③“箸”变成今天的“筷”,有个说法是与江南沿海的船民有关,因“箸”与“住”同音,对船民而言有不吉利的意思,所以反其意称“箸”为“快儿”。又因多数“快儿”是用竹子所做,于是在“快”字上加了竹字头,成为“筷子”。虽明代已经有人称“箸”为“快”或“筷”,但清《康熙字典》仅收录了“箸”而并未收录“筷”。

  ④《礼记》有所谓“饭黍毋从箸”,先秦时人们吃饭用手抓食,箸只用于夹菜。从饮食进化推想,原始社会以手抓食可谓自然不过,其后的食器发展为“匕”,曲柄浅斗,很像今天的羹匙。今天的“匙”相信是由“匕”发展而来,但总不及用箸夹菜更为方便。

  ⑤理论上,促成“箸”的诞生,契机应是熟食烫手。先民发明钻木取火,将食物煮熟后,随手用树枝捞取是合理推测,因为原始人类生活在森林和洞穴,最方便的材料是树枝。从现在筷子的形体来看,它还带有原始竹木棍棒的特征。

  ⑥筷子虽是餐具,却又像微型健身器。有学者指出,用筷子进食时,要牵动人体三十多个关节和五十多条肌肉,有助于刺激神经系统的活动。

筷子不过是小小餐具,却魅力十足,成为文明进步的标志 。法国思想家罗兰?巴特谈到筷子时认为,筷子不像西方餐具刀、叉那样用于切、扎、截,因而“食物不再成为人们暴力之下的猎物,而是和谐传送的物质”。

(作者 李阳波 选自2016年5月6日《光明日报》 略有删改)

1.本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有关“筷子”的知识?

2.第④段划线部分采用了哪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3.第⑤段加点的“理论上”能否删去?结合文意说明理由。

4.文中写筷子作为餐具有哪些优势?

 

1.(1)"筷子”一词的由来和演变。(2)对“筷子”这一食器诞生的推测。(3)使用筷子有利于身体健康。(4)使用筷子是文明进步的表现。 2.(1)作比较。(2)通过“等”和“匕”(或“匙n)作比较,来说明。“筷子”的使用更方便夹菜。 3.不能删去,因为文中对“著”诞生的说明仅是合理推测,并非实证。 4.(1)使用方便灵活。(2)可以使进食方式更文明。 【解析】 1.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考点定位】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考点定位】分析说明性语言的语言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心底藏着艺术家

奚  淞

父亲突然去世,我慌忙搭机飞返台北。令我惊骇的是母亲:她身着未换洗的灰布丧服,花白而蓬乱的头发上,胡乱别着一朵不成形的白棉线花,看见我,枯黄的脸微颤,仅咧开嘴,显示了无言而深切的哀恸。

①我在巴黎三年,任性地做自己艺术家的梦,不觉间,岁月竟来催讨所有积欠的债了。父亲去世后,母亲能健康而平安地活下去,应比一切都重要。

我从旧书摊买来一大堆内容轻快的杂志和小说给母亲,希望能转移她那郁结于心的哀伤。翻开书页,她的视线茫然滑开。我这才发现:她不只是失去了阅读的习惯,视力也坏到早该配老花眼镜了。我烹煮了一些肉类食物,笑闹着端到她面前,想引起她的食欲。母亲万般无奈地咬嚼两下,趁我转身,又偷偷把食物吐在碗里。我这才发现:她不只是因悲伤而忌肉食,她的牙齿早已缺损,并没有人催促她去装假牙。

谁想到一直照顾人的母亲,其实已经到了需要人照顾的时候呢?

配眼镜、装假牙,母亲都顺从地做了。可是,更多的时候,母亲像是无事可做,只是一支烟接着一支烟地抽,从笼罩的烟雾里,追寻往事的踪影。

为逝者折纸钱的时候,母亲的手才又活了起来。②银亮的冥纸,在她的手上灵巧转动,瞬间成为平整的元宝,翻飞飘落在她膝间的竹篓里。

看母亲折纸钱的手,学美术的我有了新的狂想:为什么不让她学画画呢?趁着一股孩子般胡闹的狂劲,我把画架、画板、画纸、画夹和彩笔都准备好,一股脑儿地堆置在母亲面前。看到这一切郑重的装备,母亲呆了。

以后,好一段时日,我假装不在意,却偷偷观察母亲的动态。我看到她在画架前徘徊、犹疑,终于怯生生地拿起铅笔,试着在纸上轻淡地画了如花生米般大小的孩子,然后匆匆忙忙涂抹掉,生怕别人看见。

我没想到,真有这么一天,母亲会认真而着迷地画起画来呢。她从旧书里翻出一些过时的画片,以刺绣般的耐心,一笔一笔地临摹。

一天,母亲在房里独自大笑起来。许久没听到母亲笑声的我,惊奇地冲进房,只看她一边笑,一边遮掩画纸。

“画得好丑,难看死了。”母亲笑着说。

我看到了,画的是一个20世纪三四十年代穿旗袍的女人,侧身站立在镂花的窗边。稚拙的线条擦了又改,直到那苗条的女郎天真地笑起来。原来,母亲临摹的是金嗓子歌后周璇的旧照。当周璇高歌《龙华的桃花》时,也正是父亲母亲在上海相识、相恋的年代!

从记忆深处寻到图像,母亲的郁结似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她居然一张又一张地画起画来,起初画妇人、孩子,然后狂热地画起花来,黑白的画面上,开始添加颜色,由淡雅趋于绚烂。

看母亲蓬着花白的头发,鼻端架着老花眼镜,聚精会神地凑近艳丽的花朵细心描绘,有时竟连炉上煮着饭菜都忘了,我才知道:在母亲心底,也藏着一个从未被人注意过的艺术家呢!这艺术家是待子女长成、丈夫去世后,才被释放出来的。    

                                      (摘自上海文艺出版社《姆妈,看这片繁花》)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母亲不同阶段的内心。

                        →乍见绘画工具的吃惊讶异→                     

                                                  

2.结合上下文,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我在巴黎三年,任性地做自己艺术家的梦,不觉间,岁月竟来催讨所有积欠的债了。

(“积欠的债”在文中指什么?)

②银亮的冥纸,在她的手上灵巧地转动,瞬间成为平整的元宝,翻飞飘落在她膝间的竹篓里。(结合语境,品味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3.文章开头处母亲的头发“花白而蓬乱”,结尾处母亲“蓬着花白的头发”,对于这一头一尾两处相似的描写请作简要分析。

4.细细品读文章,谈谈你对题目“心底藏着艺术家”的理解。

 

查看答案

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括号内填写恰当的内容。

阅读名著能拓宽视野,启迪人生。我们读中外作品,从《我的叔叔于勒》中的__________,《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范进中举》胡屠户中的身上了解 “变色龙”的特点;读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能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__________赤壁之战借东风的过人谋略;读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__________》,我们徜徉在《朝花夕拾》的世界里,了解先生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与体验。

(2)《水浒传》是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少年。它的艺术成就,最突出地显示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林冲、鲁达、杨志都是武艺高强的军官,由于身分、经历和遭遇的不同,走上梁山的道路很不一样。请选择林冲、鲁达、杨志三个中你最熟悉的形象,结合一定的情节,从人物性格的角度分析他走上反抗道路的原因。

 

查看答案

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序,填入横线中与前后句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文字。(只填写序号)

让人,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涵养,一种胆识。            因他的这种美德,才有后来廉颇老将军的“负荆请罪”,从而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①“让人非我弱,弱者不让人。”

②“将相和”的故事流传甚广,蔺相如不想和廉颇争地位,路上遇到廉老将军就一而再、再而三地避让。

③历史上成就大事业的人,哪个不具备这样的品格?

④这种豁达大度,不正体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崇高品德吗?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填空。

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论语·蒹葭》)

②千嶂里。         。浊酒一杯家万里。         。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渔家傲》)

③黔娄之妻有言:“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④杜甫在《望岳》一诗中表达不畏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

⑤想取得学业的进步,要学会拜师。除了学校的老师外,社会上到处都能找到自己的老师。所谓“                  ”,这话一点不假。

⑥在生活中,当我们遇到被挫折暂时打败、自暴自弃的朋友,我们可以这样奉劝他(她),要相信自己,对未来充满信心,正如李白《行路难》中说:“                  。”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杭州火车东站正式运营后,通过延长地铁、公交运营时间等措施,使原先存在的乘客出站“打车难”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B. 由郭敬明导演的电影《小时代》,过多地表达了对财富的炫耀和追求,被《人民日报》批评为“‘小’了时代,窄了格局,矮了思想”。

C. 西湖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填补了世界遗产中以突出“西湖文化”为主要价值特征的湖泊遗产的空白,这一成就主要靠的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取得的。

D. 近年来,中国学生留学出现明显低龄化,在这需求的刺激下,一些以精细化培训为特色的中小学培训机构也纷纷开展相关业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