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谁说春色不忧伤》,完成下面小题 谁说春色不忧伤 迟子建 ①在我的故乡,十月...

阅读《谁说春色不忧伤》,完成下面小题

谁说春色不忧伤

迟子建

①在我的故乡,十月便入冬了。雪花是冬季的徽标,它一旦镶嵌在大地上,意味其强悍的统治开始了。冬天裹挟着寒风,一吹就是半年,把人吹得脸颊通红,口唇干裂。

②被寒流折磨久了、被炉火烤得力气弱了、被冬日单一蔬菜弄得食欲寡淡的人,谁不盼着春天呢?春天的到来是最铺张的,它的前奏和序曲拉得很长。三月中旬吧,就有它隐约的气息了。连续几个晴天后,正午时屋檐会传来滴答滴答的水声,那是春天的第一声呼吸,屋顶的积雪开始融化了。人们看见活生生的水滴,眼里泛着喜悦的光影。但别高兴得太早,春天伸了一下舌头,扮个鬼脸,就不见了。寒流的长鞭子又甩了出来,鞭打得人还不能脱下冬衣。人们眼巴巴地看着屋檐滴水时凝结的冰溜儿,就像望着脆弱的琴弦,不敢把动人的旋律弹奏。到了四月初,屋顶的积雪全然融化了,家家的白屋顶露出了本色,这时春天的脚步真的近了。雪花隐遁,天空由灰白变成淡蓝,太阳苍白的面庞有了暖色,河岸柳树泛红,林中向阳山坡的达子香花,羞答答地打骨朵了,人们饲养的家禽,开始在冬窝里频频伸展翅膀,想啄春天的第一口湿泥,做自己的口红。这时的春天怎么说呢,是到了婚日的盛装的新娘,呼之欲出了!

③春天就是一个宝石库,那里绿翡翠最多。地上的草,林中的树,园田的菜圃,呈现着一派娇嫩的绿;山间原野的花儿,姹紫嫣红,争奇斗艳,蓝的如宝石,红的如玛瑙,白的如珍珠,金黄的如琥珀。到了五月,春天波涛汹涌地来了,所有的生命都荡漾在它明媚的波涛里!

④但这样的春色,也许过于寻常,并没有烙印在我心灵深处。我对最美春色的记忆,居然与伤痛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有两个年份的春光,分别因身体和心灵的伤痛,而化为了化石,嵌在我骨头缝里,无法忘怀。
    ⑤三十四年前在大兴安岭师专,春末时分,突患牙痛。有过牙痛经历的人都知道,那种痛锥心刺骨,尤其是夜深它扰得你不能安眠时。记得我被牙痛连续折磨了两昼夜,一天凌晨,天还没亮,我实在忍耐不住,一个人悄悄穿衣起来,出了集体宿舍,走向校园西侧的原野。那天有雾,我张开嘴,希望雾气能像止痛散,发挥点作用。当我步出宿舍区,接近原野的时候,发现了一团黑乎乎的东西。走近一看,是台用于耕地的拖拉机!我想起白天时,曾望见它在原野上工作。拖拉机驾驶舱的门,居然一拉就开了。我像发现了一个古堡,兴奋地跳上驾驶室。完全不懂驾驶技术的我,试图开动它。我不知哪里是油门刹车,双脚乱踏,手抚在方向盘上,振振有词地喊着前进前进,可拖拉机纹丝不动。但这丝毫没有减淡我的热情,我像对付一匹野马似的,执意要驯服它,一直和它战斗,直到雾气野鬼似地在日出中魂飞魄散,我才大汗淋漓地休战。太阳从背后升起来,照亮了我面前的原野。它的绿是那么的鲜润,就像一块刚压好的豆腐,只不过这是块巨大的翡翠豆腐!这片触目惊心的绿震撼了我,我跳下拖拉机。牙痛就在我奔向原野的时刻,突然止息了。病牙撤兵,整个身心都获得了解放。我感恩地看着春天的原野,想着它蛰伏一冬,冲出牢笼后出落得如此动人,可我从未细心打量过它,辜负如此春色,实在不该。

⑥另一片记忆中的至美春色,是与2002年联系在一起的。那年5月3日,爱人在归乡途中车祸罹难,我赶回故乡奔丧。料理完丧事,回到塔河,正是新绿满枝的时候。姐姐见我很少出门,有一天领着孩子,拉着我去堤坝走走。太阳已经很暖了,可走在土路上,我却觉得脊背发凉。堤坝是我和爱人常去的地方,我们曾在河边打水漂,采野花,看两岸的山影、庄稼和牛羊。我走下堤坝,看到几棵嫩绿的柳蒿芽,随手采了,那是我和爱人喜欢吃的野菜,把它用开水焯了,蘸酱吃鲜美无比。我采了柳蒿芽,又看见了野花:白的,粉红的,淡蓝的,星星似的眨眼。我没有采花,因为以往采回的野花,会放到床头桌上,照亮两个人的梦境。想着爱人与这样的春色永别了,想着再无人为我采撷这大好春色,伴我入梦,我忍不住落泪了。我怕姐姐看见,便朝茂密的柳树丛走去。泪眼中的春色飞旋起来,像一朵一朵的云,在人间与天堂之间绽放,那么迷离,那么凄美!四野寂静,我听见了自己的心跳声。我想一颗依然能感受春光的心,无论怎样悲伤,都不会使她的躯壳成为朽木。爱情的春光抽身离去,让我成为无人点燃的残烛,可生命的春光,依然闪烁!
  ⑦我最爱的词人辛弃疾,曾写过“春风不染白髭须”的名句。是啊,春风染绿了山,染红了花,染蓝了天,染白了云,可它不能把我们的白须白发染黑,不能让岁月之河倒流。但春风能染红双唇,吐露心语,在夜深时隔着时空,轻唤你曾爱过的人,问一声:你还好吧?  

(2016-04-01文汇报)

1.第②段画线句“春天的到来是最铺张的”中“铺张”是什么意思?作者又是如何表现春天到来的铺张的?结合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铺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第③段画线句“山间原野的花儿,姹紫嫣红,争奇斗艳,蓝的如宝石,红的如玛瑙,白的如珍珠,金黄的如琥珀。”

3.联系题目“谁说春色不忧伤”,研读第⑥段。我“忧伤”的原因是什么?而我为什么又“不忧伤”?

4.结合文中第⑦段划线的句子和链接材料,谈谈作者在表达情感上的异同点。 

【链接材料】

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紫藤萝瀑布》

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漫长而反复(它的前奏和序幕拉得很长)。 ①春天有隐约的气息了 ②春天波涛汹涌地来了 2.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把各种颜色的花分别比成宝石、玛瑙、珍珠、琥珀,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花儿颜色的艳丽,表达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3.忧伤的原因:失去爱人。。不忧伤:我被美丽的春光感染,感受生命的美丽,鼓起生活的信心,重新勇敢面对生活(或:相信生命的春光可以依然闪烁;或我依然有一颗能感受春光的心)。 4.同:都抒发了对所写之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都表达了所写之物对我的影响(答到其中一点就给分)。异:本文还表达对爱人深切的怀念,以及春风对我的影响:春风让我感受生命美好,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链接材料写出了藤萝给我带来的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以及我从藤萝身上悟出的人生哲理:花和人的不幸会时而发生,但生命的长河永动不息。我们要惜时而行、焕发活力。 【解析】 1.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首先需要准确理解“铺张”的语境意义。通过画线句子的下一句“它的前奏和序幕拉得很长”可以明确“铺张”的语境意义是漫长而反复。作者是通过第二段“三月中旬吧,就有它隐约的气息了”和第三段“到了五月,春天波涛汹涌地来了”。 2.试题分析:赏析语句需要重点考虑修辞,如本题的比喻、排比,再具体分析该修辞句表现出人或事物什么特点,表达出作者什么感情。 点睛:散文中的赏析句子的题目主要是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常见的修辞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动静、虚实和视听结合等,答题时先辨析手法,然后结合文句进行解释,最后明确效果。 3.试题分析:结合题目和第六段“那年5月3日,爱人在归乡途中车祸罹难”。“我没有采花,因为以往采回的野花,会放到床头桌上,照亮两个人的梦境。想着爱人与这样的春色永别了,想着再无人为我采撷这大好春色,伴我入梦,我忍不住落泪了。”“我想一颗依然能感受春光的心,无论怎样悲伤,都不会使她的躯壳成为朽木。”“可生命的春光,依然闪烁!”能分析出忧伤的原因:失去爱人。不忧伤的原因:我被美丽的春光感染,感受生命的美丽,鼓起生活的信心,重新勇敢面对生活(或:相信生命的春光可以依然闪烁;或我依然有一颗能感受春光的心)。 4.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需要了解本文的主旨,再结合《紫藤萝瀑布》给出的语段表达的情感,进行对比,分析异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议论文《有一种精神叫专一》,完成下面小题

有一种精神叫专一

周云龙

  ①“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韩非子》中的这一名句,现代科学给出了解释,即大脑两半球的连接机制无法同时向左右手分别传达“画圆”和“画方”的命令。无数事实也表明,用心专一,事业方可成功;反之,则一事无成。

  ②屠呦呦就是用心专一的典型。55年里,除了参加为期两年半的“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她几乎无长时间离开过东直门附近的那座小楼;为了不影响研究,她把孩子交给母亲抚养,即便得了中毒性肝炎,也还在充满乙醚气味的环境下工作;从 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中,历经 380 多次鼠疟筛选,经历了190次失败,最终提取了关乎上百万生命的青蒿素。科学界巨星“三钱” 之一的钱伟长,不管做什么研究,都非常专一。 他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研究。终在应用数学、弹性力学、中文信息学等领域获得重要成就,被人称为“万能科学家”。屠呦呦、钱伟长的事业轨迹似乎在提醒人们:获得成功的途径,唯有专一。

  ③反之,不务正业,不仅不会成功,反而贻害无穷。明熹宗朱由校不专一治国,痴迷木匠,虽技艺堪比巧匠,却误国害民。现实中亦有不少这样的人。有一位著名的骨科专家,担任医院院长之后,便心有旁骛,不专一于“正业”,热衷搞房地产开发,虽然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地盘不断拓展,但诊断、医疗的服务质量却不断下降,最终导致医疗事故频发,病人及家属怨声载道。许多教训表明,在其位不专一其政,却将精力用于怎么升官、怎么发财、怎么享乐,终必误人误己。

  ④荀子云:“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许多禀赋很好的人,不屑为“蚓”,向往威武之“蟹”,在最青春的年华,将大量的时间、心力耗费在名、权、利的追逐上。事业偏轨,难有大成,殊为憾事。寄心于旁骛,或有短暂的满足,却终会步入歧途。

⑤在浮华喧嚣的环境下,专一往往体现为一种定力、自制力、免疫力,乃至挫折承受力。有专一精神打底,在人生和事业的路途上,至少能拥有内心真正的平静,享受实现人生价值的快乐,即便仍然可能面临失败。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2.选文的第②、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结合本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专一”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面小题

【甲】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大道之行也》)

【乙】

唐玄宗以韩休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休为人峭直,不干荣利。为相,甚允望。上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谓左右曰:“韩休知否?”言终,谏疏已至。上掺镜,默默不乐。左右曰:“韩休为相,陛下瘦于旧,何不逐之?”上叹曰:“吾貌虽瘦,天下必肥。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选自《涉史随笔》)

【注释】①与(jǔ):同“举”,举荐。②门下侍郎:官职名,为皇帝近侍。③同平章事: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中书、门下协商处理政务之意。④允:符合。⑤掺shǎn:拿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为相________________        (2)谓左右曰_________________

(3)上掺______________        (4)陛下瘦于旧_______________

2.与“何不逐之”一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无案牍之劳形    B.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C. 至之市    D. 石青糁之

3.划分句子的停顿(划两处)

故   人   不   独   亲   其   亲

4.翻译句子

(1)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活板》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现大同社会是每个人的愿望。请你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谈谈如何才能实现大同社会。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下面小题。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释】①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②大荒:广阔无际的田野。③月下飞天镜:月影倒映江中像是飞来天镜。④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1.⑴本诗记下了作者初次离开故乡时的观感和情思,其中最能表达他对故乡依依不舍之情的一个字是“_______”。

⑵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代了送别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此行的目的。整首诗意境清雅,风格纤细婉约,想象丰富,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

B. 颈联以水中明月如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彩云构成海市蜃楼衬托出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C. 尾联的“送”字直接点题,“送”的主体是故乡的山水,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D. 这首诗是李白乘船出蜀至荆州时所作,随着眼前景物的变换,诗人自然地描绘出画卷般的景色,乡思旅情,尽在诗中。

 

查看答案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1)【活动一:鸟专题】

鸟是人类的朋友,为了让人们更多的了解有关鸟的知识,济川中学专门办了一期有关“鸟”的校刊。请你设计两个栏目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二:语文大阅读】

阅读是人生最美好的事,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很重要。济川中学开展了“语文大阅读”活动,初二年级推荐阅读《匠人精神》。小明不了解这本书,请你向他推荐这本书,并说说推荐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⑴《水浒传》这部名著家喻户晓,它的作者,现在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的__________,该书许多故事充满了智慧,请结合具体的情节,谈谈你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下列关于《水浒传》的内容及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______

A.本书第四十回以后,斗争更加波澜壮阔,起义队伍在斗争中不断壮大,更多的好汉上了梁山,到“英雄排座次”时达到了事业的顶峰。

B.《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鲁达为金老父女凑盘缠时,史进摸出二两银子来,鲁达不收,丢还了他。是因为鲁达嫌他“不爽利”,这从侧面也能衬托出鲁达的仗义疏财。这个细节描写写出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

C.《水浒传》人物语言的性格化,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人物的语言不仅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而且对其出身、地位以及所受文化教养而形成的思想习惯有时也能准确的表现出来。

D.武松武艺高强,嫉恶如仇,有勇有谋,崇尚忠义,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武松打虎,血溅鸳鸯楼,大闹飞云浦等故事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