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 (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2016年里...

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

(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2016年里约奥运赛场上,中国女排在小组赛出师不利的情况下“绝地反击”,上演惊天逆转,击败塞尔维亚队,时隔12年后重新捧起奥运冠军的奖杯。在不可能中创造可能,她们团结协作、奋勇拼搏、绝不放弃,这就是女排精神。

郭小平,原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他创办国内唯一一所艾滋病患儿学校 “山西临汾红丝带学校”。他救助艾滋病患儿并让他们接受正规教育,使这些孩子增强了面对疾病的勇气和信心,并努力学习,回馈社会,他的行为也影响了更多人投身公益事业。

李万君,中国动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高铁焊接大师,他潜心钻研,突破难关,终于攻克了不规则焊缝接头过多的难题,使焊缝射线检测能100%过关,达到构架焊接技术世界一流。他带领团队完成技术创新成果150余项,终使中国高铁高速安全,飞驰世界。

2016年,他(她)们感动了全中国:女排精神鼓斗志;爱心公益暖人心;焊接技艺展神功……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主题;②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根据下面语境,展开联想或想象,按要求将语段扩写成一篇文章。

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毕业在即,回首往事,可爱的母校,你曾经留给我多少难忘的回忆啊!

…………

在成长的岁月里有着苦涩与甜蜜、痛苦与欢乐、艰辛与收获……然而这些都是给予我的宝贵的财富。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绝不放弃 天空灰蒙蒙的没有一丝儿风,暴风雨似乎不可避免地就要到来。孤独、难过陪伴了我一天,高兴和喜悦,对我来说是一种奢望,它已经远离我而去。但我坚信:爱拼才会赢。 父母的期待、同学的祝愿、老师的嘱托……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还有什么能比这样的事情更难过,我尽量保持乐观,可是,我的心已经碎了无数次。失去了成绩和机会的我,泪水混浊不清,连笑容都有阴影,那成绩, 单已不再象征着胜利与喜悦,领奖台上站着的是别人。可我不是那种能被失败轻易击倒的人。 失败了,就站起来,把过去踩在脚底,俗话说得好:“失败乃成功之母”。虽然我一次次地失望,但我永不绝望,即使希望很渺茫。 足球,是我最喜爱的运动。足球运动员们在球场上奔跑、拼抢,他们矫健的身姿,至今我不能忘却,即使毫无赢的希望,但他们绝不会放弃,一直坚持到比赛的最后一刻。就拿足球联赛来说吧!每赢一场比赛,就能增加相应的积分,而要取得更高的积分,就必须尽量赢得更多的比赛。这就是足球精神,也是我追求的境界。我所上的每一堂课就好比一场比赛,必须尽自己的能力去做得更好。这样,即使没有成功,也不会留下什么遗憾。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小说中的一段话:“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是我的座右铭,而我这次失败的原因就是没有尽力。 怎能忘记父母期待的目光、同学的掌声、老师的谆谆教诲,顺着天边远处零碎的星光,我终于抬起头,挺起胸,下定决心:无论受到多少挫折,无论经过多少次失败,我都绝不放弃。 【解析】材料作文一般都不提供范围和立脚点,而要学生自己去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审题难度比传统的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都要大。而立意上,话题作文与所给的材料关系不够紧密,可以用其中的一部分材料,也可以不用。而新材料作文则不同,材料既是审题的第一出发点,又是作文符合题意的终极范围。从“她们团结协作、奋勇拼搏、绝不放弃,这就是女排精神”可以判断写作的立足点应该放在“绝不放弃”的女排精神上。 点睛: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一般来说材料作文由材料和要求两部分组成,材料按形式分,有记叙性材料(故事、寓言等)、引语式材料和图画式材料。材料作文比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更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作文水平考生可以通过自己对材料的理解和解读,选择适合自己的文体进行写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逆向思维的力量

陆明

①人们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其实,对于某些问题,尤其是一些特殊问题,从结论往回推,倒过来思考,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这种运用逆向思维的方式反而会使问题简单化,解决它也变得轻而易举,甚至因而有所发现,创造出惊天动地的奇迹来。

②在日常生活中,逆向思维能使人摆脱困境,取得成功。某时装店的经理不小心将一条高档呢裙烧了一个洞,其身价顿时一落千丈。如果用织补法补救,也许能蒙混过关,但那是在欺骗顾客。这位经理突发奇想,干脆在小洞的周围又挖了许多小洞,并精心装饰,还将其命名为“凤尾裙”。一下子,“凤尾裙”成了畅销货,该时装商店也因此出了名。逆向思维常常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无跟袜”的诞生与“凤尾裙”异曲同工。因为袜跟容易破,一破就毁了一双袜子,商家运用逆向思维,试制成功无跟袜,创造了非常良好的商机。

③在创造发明的路上,逆向思维可以创造出许多意想不到的人间奇迹。洗衣机的脱水缸,它的转轴是软的,用手轻轻一推,脱水缸就东倒西歪。可是脱水缸在高速旋转时,却非常平稳,脱水效果很好。当初设计时,为了解决脱水缸的颤抖和由此产生的噪声问题,工程技术人员想了许多办法,先加粗转轴,无效,后加硬转轴,仍然无效。最后,他们来了个逆向思维,弃硬就软,用软轴代替了硬轴,成功地解决了颤抖和噪声两大问题。这是一个由逆向思维而产生创造发明的典型例子。

④多做逆向思维能使思维更加灵活,找到更多解决问题的途径。在传统的动物园内,无精打采的动物被关在笼子里让人参观。然而有人反过来想,把人关在活动的“笼子”里(汽车中),不是可以更真实地欣赏大自然中动物的面貌吗?于是野生动物园应运而生。

⑤在工作中,运用逆向思维就会多一个解决难题的方法。每一种文化、行业和机构都有自己看世界的方式,新的观念、好的主意常常来自拦腰截断那些习惯而成的思维疆界,把目光投向新的领域,就会有新的发现。正如新闻记者罗伯特·怀尔特所说:“任何人都会在商店里看时装,在博物馆里看历史。但是具有创造性的开拓者却是在五金店里看历史,在飞机场上看时装。”

⑥逆向思维是思维完整性的补充,是思维新颖性的重要体现,是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思维形式,它最宝贵的价值,是它对人们认识的挑战,是对事物认识的不断深化,并由此而产生“原子弹爆炸”般的力量。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2.选文③、⑤两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列四句名言中,能够证明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

A. 给点阳光,我就灿烂。

B. 对一位知识分子来说,成为思维的精英,比成为道德精英更重要。

C. 如果你看到面前的阴影,别怕,那是因为你的背后有阳光。

D. 真正的财富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不是一个月收入的数字。

4.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世界那么大,我想带您去看看

麦子

母亲今年60多岁,这些年胖起来了。由于胖,她婉言谢绝我让她入住大城市的邀请,固执地留守在老家,

那日,我带女儿旅游回来,照例给母亲打电话,像过去那样不厌其烦地描述所到之处的风景和趣闻。母亲一向爱听这些,边听还边好奇地问:上海真的繁华热闹吗?南方的春天跟北方一样吗?故宫里还有宫女吗?她的问题稀奇古怪,总让我的小女儿跟我吐槽,“妈妈,姥姥真土。”

我见过母亲年轻时候的照片,乌黑的长辫子、闪亮的大眼睛、唇红齿白、衣着时尚,一点儿都不土。母亲的心很大,即使经济困顿,即使跟父亲经常有吵不完的架,但她仍旧对未来有热切的盼望,偶有闲暇总是跟我说,“外面的世界大着呢,妈是没有机会了,希望你能有一天走出去,带着妈的眼睛啊好好看看。”说这些时,母亲的眼神悠远。

终于,我考上了大学,过上了自己想过的生活,能看到自己想看的风景。但是母亲却像个被故乡囚禁的犯人,一日日苍老下去。偶尔跟她提出想要带她去旅行,她态度坚决地摇头,嘴里还嘟囔着,“不去不去,那得花多少钱啊。”看到我失望,她还不忘安慰说,“妈知道你孝顺,不是钱的问题,是妈年纪大了,又胖,实在不想动了。”

有一次带孩子旅行,见到同行的朋友竟然带着年迈的父母,我无比羡慕地说,“你真幸福啊,还能说动他们,我爸妈死活不来。”她欲言又止,随后才偷偷告诉我,“全天下的父母啊都是怕给孩子增加负担。这次肯来,是因为我说老年人免费,这才给哄来的。”

瞬间,我心有所动。

那年5月,我便有预谋地把母亲接到家中小住。一日,假装无意说,“有个免费旅行活动,你去不去?”母亲眼前一亮,“不花钱的当然去。”然后眼神又黯淡下去,“谁那么好,让免费去啊?”我一本正经地说,“这不母亲节快到了嘛,人家搞活动呢。你不去我让别人去了啊。”母亲这才笑开了,“去,去。”

我揶揄她,“您不是说不爱旅行吗?”母亲羞赧地笑了。

那是我生平第一次带着母亲旅行。到哪里,她都紧紧牵着我的手,我也第一次像照顾孩子一样照顾她的衣食住行,看着她第一次坐飞机的忐忑不安,看她痴迷地看海,看她欢笑着赤脚走在沙滩上,看她吃着那些普通的团餐还赞不绝口,心里欢喜雀跃。

最后一晚,临睡前,她眼睛红红地跟我说,“怎么感觉这几天就像做梦一样,从小我就想看看大海,一晃这么多年了。还是有个闺女好啊,替妈把这梦给圆了。”

我鼻子一酸,我其实早就应该想各种办法带她出来看看。

还没等再次出发,她却病倒了。病榻之上,我鼓励她说,“您不是还想去草原吗,还想看看长城看看毛主席的遗像吗?我刚成为上次那个旅行社的VIP会员,能参加很多优惠活动,只要好起来,咱们年年都能去旅游。”

母亲微笑着摇摇头,絮絮叨叨跟我说起了我的不易:一个人在大城市打拼,工作不是过去的铁饭碗,女儿琴棋书画都要学,还背着重重的房贷,经济负担太重了。她实在不忍心我在她身上浪费一分钱。

看我边听边哭成泪人,母亲的眼眶也红了,用温热的手轻轻拍着我的手,“别替妈打算了。妈年纪大了,走不动了。你的眼就是妈的眼,你看到了,妈也就看到了。”

我反将那只苍老粗糙的手紧紧握在手里,流着泪倔强地像是对她说也像是对自己说,“不,我看到了跟您看到了也不一样。世界这么大,我看到了,也想带您去看看。”母亲忙不迭地答应,在泪水中笑成一朵好看的菊花。

虽然她年纪大了,腿脚不灵便了,但我会用她喜欢的方式,携着她,陪她看穷其一生渴望看到的风景,世界那么大,我只想带她去看看。

                                2016年04月23日  《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

2.结合语境,品读下面两个句子,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母亲眼前一,“不花钱的当然去。”然后眼神又黯淡下去,“谁那么好,让免费去啊?   

(2)说这些时,母亲的眼神悠远

3.请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从人物描写或修辞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A. 她态度坚决地摇头,嘴里还嘟囔着,“不去不去,那得花多少钱啊。”

B. 母亲忙不迭地答应,在泪水中笑成一朵好看的菊花。

4.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5.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查看答案

阅读《出师表》(选段),完成小题。

出师表(节选)

诸葛亮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 (wěi)自枉屈    B. ( shù)夜忧叹

C. 庶竭(nú)钝    D. 深追先帝遗(zhào)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先帝不以臣卑鄙                (2)遂许先帝以驱驰                    

(3)攘除奸凶                      (4)则责攸之、祎、允等之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4.诸葛亮“出师”的战略目标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查看答案

古诗词阅读

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小园香径独徘徊”一句中“独”字表达出诗人内心什么样的情感?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请简析其妙处。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

(2)人不寐,                  。(范仲淹《渔家傲 》)

(3)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4)                ,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5)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6)               ,在水一方。(《蒹葭》)

(7)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的送别情思的句子是“                 

             ”。(填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名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