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最后一课》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①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

阅读《最后一课》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①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 “阿尔萨斯”、 “法兰西”、 “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人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 “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②我每次抬起头来,总看见韩麦尔先坐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只要想想:,四十年来,他一直在这里,窗外是他的小院子,面前是他的学生;用了多年的课桌和椅子,擦光了,磨损了;院子里的胡桃树长高了;他亲手栽的紫藤,如今也绕着窗口一直爬到屋顶了。

③可怜的人啊,现在要他跟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伤心呢?何况又听见他的妹妹在楼上走来走去收拾行李!——他们明天就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了。

④可是他有足够的勇气把今天的功课坚持到底。习字课完了,他又教了一堂历史。接着又教初级班拼他们的ba,be,bi,bo,buo在教室后排座位上,郝叟老头儿已经戴上眼镜,两手捧着他那本初级读本,跟他们一起拼这些字母。他感情激动,连声音都发抖了。听到他古怪的声音,我们又想笑,又难过。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

⑤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士兵的号声一一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⑥“我的朋友们啊,”他说,  “我——我——”

⑦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⑧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几个大字:

⑨“法兰西万岁!”

⑩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  “放学了,——你们走吧。”

1.第③段小弗郎士称韩麦尔先生为“可怜的人’’的意思是(  )

A. 对韩麦尔的即将失业感到可怜。    B. 对韩麦尔被迫离开阿尔萨斯感到同情。

C. 对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一种伤感。    D. 对韩麦尔不但成了亡国奴,甚至连从事几十年的法语教学都被迫终止处境的同情。

2.下面对选段理解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佣嘲讽的口吻,表达了小弗郎士表现了

小弗郎士对普鲁士的憎恨。

B. 写到教堂的钟声和普鲁士士兵的号声只是告诉大家下课了。

C.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说明大家学得非常专心,不知不觉时间已经过去。响起的

钟声出乎大家的意外。

D. 最后一段用了神态动作语言描写,表现了韩麦尔先生面对祖国被占领的残酷现实, 陷入极大的痛苦之中。

3.“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为什么我会有这种感觉?“法兰西万岁”两个字却要用用全身的力量。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

 

1.C 2.B 3.因为他被韩麦尔先生的爱国情怀所感染,并为之感动所以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法兰西万岁”两个字却要用用全身的力量这体现了韩麦尔先生对祖国必胜信念,也体现了法国人民爱国主义精神和不屈意志。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要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准确了解小弗郎士的情感变化。在韩麦尔先生的赞美之语过后,他受到了感染,对韩麦尔先生的这种爱国情感有所理解了,称他为“可怜的人”,表现他也为亡国感到伤感。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先了解写作背景,根据上下文理解句子意思,然后分析写法与人物情感的表达。B项表述有误,普鲁士士兵的号声呼应了前面普鲁士兵的操练,表示普鲁士兵占领的事实,也暗示了德语要代替法语,并不是为了突出时间过得快。 3.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读懂文章内容,了解文章主旨。文章写到这里,小弗郎士已经由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变得成熟懂事了,所以他觉得先生高大,是因为他懂了先生的爱国之情,被先生的爱国之情深深感染了。“法兰西万岁”两个字却要用用全身的力量这体现了法国人民不屈的意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苏)洵少年不学,生二十五年,始知读书,从士君子游。年既已晚,而又不遂刻意厉①行,以古人自期。而视与己同列者,皆不胜己,则遂以为可矣。其后困益善然后取古人之文而读之始觉其出言用意与己大异。时复内顾,自思其才则又似夫不遂止于是而已者②。由是尽烧曩时③嘶为文数百篇,取《论语》《孟子》《韩子》及其他圣人、贤人之文,而兀然④端坐,终日以读之者七八年矣。方其始也,入其中而惶然,博观于其外,而骇然以惊。及其久也,读之益精,而其胸中豁然以明,若人之言固当然者,然犹未敢自出其言也。时既久,胸中之言日益多,不能自制,试出而书之,已而再三读之,浑浑⑤呼觉其来之易矣。然犹未敢以为是也。

  【注释】①厉:砥砺,磨练。②而已者:文言语助词,无意义。③曩时:从前。  ④兀然:一动

不动,形容专心的样子。⑤浑浑:深厚的样子。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以古人自/陈太丘与友

B. 时复内/元方入门不

C. 其久也/鲁肃过寻阳

D. 试出而之/军十二卷

2.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标出三处停顿

其后困益甚然后取古人之文而读之始觉其出言用意与己大异

3.伴随长久的精读博览过程,苏洵在写作方面先后有了怎样的良好变化?

 

查看答案

阅读狲权劝学》,完成后面题目。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递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    )。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________

往事耳______

鲁肃过寻阳______

2.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刮目相看,,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吴下阿蒙’’比喻入学识尚浅。这两个成语均出自本文。

B. 文章中,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的,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味道,二者的情调是不同 的。

C. 本文通过写鲁肃、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正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

D. 鲁肃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被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

 

查看答案

请在七年级语文下册一二三单元的课文中再选两篇课文,根据所选课文的内容,仿照划线句子的形式,续写两句话。“分)

经过半个学期的语文学习,我们渐渐变得成熟了。蓦然回酋,我们发现,七年级下语文

带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感悟和体验。在光末然的《黄河颂》里,我们感受到黄河万丈狂斓的气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面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教育部要求地方有关部门,对侵犯少年儿童权益、损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要从严查处并依法打击。(在“健康”后面加“的行为”。)

B. 一些跟风炒房者的财产受到重大损失,这说明这些投资者的投资观念和理财水平有待提高。(将"投资观念和理财水平有待提高’改为“投资观念需要改变,理财水平有待提高”)

C. 深圳滑坡事故救援现场仍有少量不稳定滑坡风险,同时有二类、三类危险化学品需要处置和探明。(把“风险”改为“危险”)

D. 能否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有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在“有良好”的加上“是否”)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的日记不仅记录了他对圆明园的惊叹,也记录了皇帝家庭鲜为人知的生活。

B. 做人要正派,要品行端正,你这样到处刺探他人隐私是不道德的,古人不是也说过要目不窥园吗?

C. 在贫瘠中创造出的丰饶,是永远不会枯竭的。

D. 他在信中充分表达了自己长年在外,不能侍奉左右,反而连累老母牵挂的愧怍之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