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小题。 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顾晓蕊 ①故乡的家是一个四合小院...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小题。

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顾晓蕊

①故乡的家是一个四合小院,院里有棵粗壮挺拔的洋槐树。阳春四月,巨大的树冠华荫如盖,素淡的花苞次第开放,满院流溢着醉人的清香。

②槐花盛开的时节,团团簇簇洁白的花朵,像迎风舞动的风铃,摇出阵阵欢快的笑声。最开心的,要数采摘槐花。弟弟爬上高高的树杈,用带钩的竹竿把槐枝扭断,我拾起落到地上的枝条,沿着细茎轻轻一捋,一嘟噜花朵落进筐里。

③在那贫寒的年代,槐花无疑是一道美食。或蒸或炒,皆唇齿留香。然而,苍翠遒劲的老槐树,在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如巨人般轰然倒下。翌日清晨,发现槐树被拦腰截断,细碎的花瓣飘落一地,生命的华美与脆弱瞬间交替,让人久久地怅然无语。

④此后不久,我们便搬家了。十余年时光缓缓淌过,日子过得平淡而适意。三年前的一天,宁静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电话打破。妈妈放下电话,脸色煞白,双手颤抖,对爸爸说:“儿子在工地上出事了!”

⑤那是怎样惊心的一幕,现场发生爆管事故,弟弟身上多处烫伤,从八米平台跌落下来。他在重症病房里,度过了生命中最难捱的两个月。出院后,他不愿照镜子,也不愿出门见人,每天把自己锁在房间里,独自舔舐着心底的伤痛。

⑥妈妈说:“这样会闷出病来,出去走一走吧。”我想了又想,决定陪弟弟回故乡。踏上魂牵梦萦的热土,我的心里充满期待与忐忑,不知这一趟旧地重游,将给弟弟带来怎样的影响。

⑦走进童年的小院,一阵阵清香扑面而来,浓烈而又执着。抬头望去,记忆里被风雨摧毁的洋槐树,竟奇迹般出现在眼前,变得更加枝繁叶茂。弟弟径直向前,缓缓走到槐树下,把身体贴近树干,紧紧地拥抱那棵树。

⑧那一刻,安静极了。忽一阵清风拂过,雪白柔软的槐花,落在他的衣襟上。他捏起几朵放进嘴里,细细地嚼,两行清落了下来。自从弟弟受伤以来,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我唯一的一次,看到他流泪。

⑨泪痕很快被风吻干。他侧过身来,说:“姐姐,给我照张相吧。”我掏出数码相机,紧张得按了三次快门,才拍下这美好的瞬间。弟弟倚着老槐树,感叹地说:“槐花虽小,却有阳光的味道。”他笑了,目光变得坚强,从灵魂深处射出来。

⑩半个月后,我们回到家。照片洗了出来,弟弟把它摆在床头,背面写着一行蓝色小楷:树是大自然的智者与强者,人应该像树一样活着。至此,我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很快,弟弟又回到工作岗位,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⑾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那枝叶是信念,那树干是平和,那深入地底的根须,就是默默地承受。人这一生,有这么一棵树,不管经历多少风雨,依然能凭借一缕心香,从容抵达幸福的彼岸。

(选自《阅读与鉴赏》,有改动)

1.通读全文,说说作者以“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为题有什么妙处?

2.根据提示,将方框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线索一:挺拔的槐树花香醉人→                     → 重生的槐树更加繁茂

线索二:少时的弟弟快乐健康→                     →

3.联系语境,品析下面句子和加点的词语。

团团簇簇洁白的花朵,像迎风舞动的风铃,摇出阵阵欢快的笑声。

4.第⑧段“两行清泪落了下来”一句中加点字“泪”蕴含丰富的情感,既有             

                    之情,又有                                  之情。

5.本文与《紫藤萝瀑布》在主旨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的感悟。

 

1.用比喻的修辞,将心比作会开花的树,生动形象;以树为线索行文,思路清晰;有意蕴,暗示(揭示)文章中心。 2.被雷击的槐树轰然倒下;受伤后的弟弟一蹶不振;醒悟的弟弟开始新生活 3.①用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槐花盛开时的美丽,“团团簇簇”写出了槐花开的繁多;“像迎风舞动的风铃”写出了槐花的动态美,充满灵性,表达对槐花的喜爱之情;“摇出阵阵欢快的笑声”用拟人手法,,表现弟弟少年时代的快乐生活。 ②“期待”是期望等待的意思,这里体现了我盼望弟弟早日从伤痛中走出来的心情;“忐忑”是心神不宁的意思,体现我不知道回故乡能不能给弟弟带来好影响的不安心情。 4.对槐树经受磨难重获新生的敬佩(感动)之情;对自己因伤痛一蹶不振的羞愧(自责)之情;受槐树的启迪幡然醒悟的振奋(喜悦)之情。 5.围绕“花、树、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只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乐观坚强的面对,就一定能抵达幸福的彼岸”这一主旨,结合生活实例分析。 【解析】试题分析: 1.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考点:分析文章的抒情线索。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知足就是幸福

陈乃举

①没有谁不向往幸福。可幸福是什么呢?一千个人可能有一千种回答。

②其实,幸福既简单又复杂。说它简单,是因为它是人们生活的一种舒畅的体验或感受;说它复杂,是因为促使人们能够体验或感受到生活的舒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以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作为一种心理感受,知足就是幸福;不知足,不会幸福。

③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密纳小学一名三年级小学生在作文里写道:“我们可以喝上干净的清水了,饭也好吃了,原有的厕所也将拆除重建,还可用水来冲洗,我们不再闻臭味了,我们更幸福了……”能够喝上干净水,不再闻臭味,孩子们知足了,所以感到幸福。

④《三月风》杂志曾报道过,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自恃自己条件好,“走遍了中国科学院的直属单位”,“竟没有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心意的工作”,于是他自杀了。我们在感到震惊和为他惋惜之余,自然想到:他是不是不知足,欲望太高了?

⑤人就怕“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欲望太多太高,实现不了,便会觉得不幸福,甚至为此而痛苦。当今社会竞争激烈,我们不能以消极的态度对待之,但面对太多太多的诱惑,如果奢望过高,一旦被太多的难题所累,便会深陷烦恼之中,甚至失去理智,干些不明智的蠢事。有的人之所以觉得不幸福,不是他拥有的太少,而是期望得到的东西太多。所以,我们要调低自己的欲望底线,摒弃浮华,拒绝诱惑,以“知足常乐”平常心对待生活。唯此,才会享受到人生的幸福。

⑥知足是一种生活智慧,知足就是幸福。有人“身在福中不知福”,太多的不知足蒙蔽了心智,老觉得不如别人或社会亏欠他,自然不会拥有快乐和幸福。古人云:“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为什么要“知足”呢?因为人的情况是变化的,不如意事常八九,一时知足不行,要持续知足方能终身不辱。“知止”,是说当止则止,不能得寸进尺,而且要“常止”,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经得住诱惑,管得住自己,唯“常止”方能终身无险。

⑦提倡知足,并不是让人不思进取。个人利欲和事业上的进取心是两回事。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能懂得取舍,以知足的态度对待利欲,以不知足的态度对待事业,该坚持的就坚持,该放弃的就放弃,那我们就会永远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在事业上取得更加绚丽的成就。

1.上文中,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文章第③④段主要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主要论证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⑥段的观点是“知足是一种生活智慧,知足就是幸福”,请为这一观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能佐证这一个观点。

4.有人认为,第⑦段删去不影响全文的论述,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5.“有谁不向往幸福。可幸福是什么呢?一千个人可能有一千种回答”,结合作者观点及自身的生活经历,谈谈你对“幸福”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刘禹锡)

【乙】崔子忠,字青蚓。其先山东平度州人。子忠为诸生①,甚贫。为文崛奥②,数试而困,慨然弃去。荜门③土壁,洒扫洁清;冬一褐,夏一葛,妻疏裳布衣,黾勉④操作,三女亦解颂读;虽无终日之计,晏如也。工图绘,为绝境,时经营以寄傲⑤;更善貌人,无不克肖⑥。当时贵人,多愿与之交,皆逃避不顾。不喜饮酒,二三故人以文字过从,谈竟日不能去。士自四方来,慕其人,多谢不见。

(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笔记卷周亮工书影》)

【注释】①诸生:明清时经省各级考试录取入府、州、县学者,称诸生。②崛奥:深奥奇崛。③荜(bì)门:即柴门。指用树编扎的简陋的门。④黾(mǐn)勉:勉励;尽力。⑤寄傲:寄托傲世之志。⑥克肖:酷似。

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

(1)斯 是 陋 室          (2)其 先 山 东 平 度 州 人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⑴苔痕阶绿           ⑵无案牍之

试而困             ⑷更善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不喜饮酒,二三故人以文字过从,谈竟日不能去。

4.刘禹锡和崔子忠的居所都很简陋,面对此种状况,他们都能淡然处之,请联系材料谈谈这反映了他们怎样的生活志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注释:①崔雍、崔衮:李商隐的从表兄弟。②竹坞:丛竹掩映的池边高地。水槛:此指骆氏亭。③重城:一道道城关。

1.首句写出骆氏亭怎样的环境特点?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2.本诗是怀友诗,为什么结尾要写“枯荷听雨声”?

 

查看答案

用课文原句填空。

(1)淮南秋雨夜,__________________。   

(2)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怅望青田云水遥。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____

(5)《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表达诗人豪情满怀,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范仲淹《渔家傲》中慨叹功业未立和思念家乡的复杂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朱熹是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闽北著书讲学。近日在南平市召开的“朱子文化座谈会”上,座谈人员建议将朱子文化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为弘扬朱子文化,光明中学拟开展以感受朱子“崇文重教,明礼诚信,人格修养”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

活动一:引经据典话修养

朱熹对胸怀坦荡、宽厚善良、谦和行善、诚实守信等人格修养有过精辟的论述,如“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班级准备出一期小报,请你从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中搜集一句有关人格修养的名言警句。

(1)你搜集的一句有关人格修养的名言警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融合互动谈养成

(2)朱熹主张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读书勤思的习惯:“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请你向全班同学推荐一种学习方面的好习惯,并简述其好处。(1+2分)

好习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朱熹曾对礼义作过这样的阐述“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班级准备开展“知

书明礼”主题讨论会,班长要求同学们对下面材料进行探究,说说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在一次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中国选手荣获16金中的10金。在交换礼物时,外国小朋友送上了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而中国选手因没有准备,只好回赠人民币。

你的探究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