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课内文言文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

课内文言文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本文作者__________(人名),是明末清初________家。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⑴是日更定_______    ⑵余一小舟_______

⑶拥毳衣炉火_______    ⑷余强饮三大而别_______

3.刘勰说:“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文中“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文字凝练,意蕴丰富。分析此句交代了哪些内容?

4.作者友人这样评价他:寓居西湖四十余年,笔下西湖之景空灵晶映,使旧日之西湖于纸上活现。请在文中找出一处能与此评价相符的语句,准确工整地抄录下来。

5.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阅读本文似亦可感痴者乐雪。作者与金陵人的“痴”各有怎样的表现?结尾引用舟子的话对表现主要人物而言,属于哪个角度的描写?

 

1.张岱文学 2.“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或“指初更以后”;或“晚上八点左右”今作“拿”,牵引;或“牵引”一种毛制的衣服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指酒杯;或“酒杯” 3.围绕“看雪的背景;雪大;雪下得时间久;天气寒冷;环境寂静(静谧;幽寂;肃杀)”回答。 4.“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或“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或“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5.第一问围绕“作者的痴表现在大雪三日后独自去看雪;金陵人的痴表现在于亭中铺毡饮酒赏雪”回答。第二问围绕“侧面描写(侧面)”回答。 【解析】 1.试题分析: 文学常识题,出错主要是记忆不清,此类题尤其是朝代容易混淆,如宋朝分南宋和北宋,搞不清时就记宋。 点睛 文学常识判断的知识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判断时要抓目题中的重要信息(人名、地名、物名、情节点)来解答。常考“三名”:作者名、作品名、作品中人物名。 2.试题分析:本题中“更定”是古代计时方式,现代不这样用“毳衣”是毛衣的一种,现代统称为毛衣;要注意辨析词义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拏”“白”与今义不同,要根据语境仔细辨析。 点睛: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文言文中大多一字一义解释时可以单字扩充为双字来解释,注意辨析词义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仔细辨析。选择正确答案题,用反选排除法,判断错误项排除,得出答案。注意题干中的提示,“意义”指字词的含义,“用法”词性的变化。首先理解句子大概的意思,再根据语境判断,进行比较。 3.试题分析:这是一个提炼信息题。本题中“大雪三日”交代了看雪的背景;雪大;雪下得时间久。“人鸟声俱绝” 天气寒冷;环境寂静(静谧;幽寂;肃杀)” 点睛 理解句子,注意题目要求中提示的“答点”,了解哪个从哪个方面、哪个角度(如情节、人物言行、人物形象、思想情感)来理解句子的内容。 4.试题分析:此题看起来很难,实则不难。只需读懂友人评价的话语,其实就是要求写出选文中描写西湖之景的句子。 点睛 该类题,读懂题目是关键。不要一看到陌生题型就觉得难,细读之下,会有意外收获。 5.试题分析:该题是理解选文类题目,本题主要是理解人物言行,据此梳理文章内容,先找原句原词,可以摘录就摘录,否则就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点睛:此类题一定看清题目要求中提示的“答点”,了解从哪个方面、哪个角度来“概括理解”,了解这个“答点”所指向的内容(如情节、人物言行、人物形象、思想情感),据此梳理文章内容,先找原句原词,可以摘录就摘录,否则就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句积累与运用

(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_。(李煜《相见欢》)

(2)______________。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__________。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子夏曰:“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论语》)

(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古代知识分子执着的人格操守。陶渊明在宦海沉浮中选择归隐田园,以求解脱。刘禹锡则在《陋室铭》用“____________”表现出远离仕途羁绊的悠闲释然。

(6)杜甫《望岳》中以“__________”写出了近望泰山的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7)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两句既表现出将士为国捐躯的崇高精神,又体现了君主重用贤才的美德。

(8)白居易《卖炭翁》中的“______________”两句所表现的矛盾心理,正是卖炭翁生活陷入绝境的反映。

 

查看答案

根据提供的数字或意思猜成语。

(1)10002 = 100×100×100(             )       (2)9寸+1寸=1尺(             )

(3) 世界上人马最少的军队(             )   (4)古代的交通事故(             )

(5) 卷我屋上三重茅(             )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旅行者:“请问今天这儿的天气会怎样?”

牧羊人:“会是我喜欢的天气。”

旅行者:“你怎么知道是你喜欢的天气呢?”

牧羊人:“先生,我早就知道了。你看,我无法总是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我便学会了总是喜欢自己所得到的一切,所以我敢肯定今天的天气是我喜欢的天气。”

请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CSF)活动的标志。请结合图案和文字具体介绍该标志的设计意图。

 

查看答案

年羹尧镇西安

年羹尧①镇西安时,广求天下才士,厚养幕中。蒋衡应聘而往,年甚爱其才……年征青海日,营次,忽传令云:“明日进兵,人各携板一片、草一束。”军中不解其故。比次日,遇塌子沟②,令各将束草掷入,上铺板片,师行无阻。番③人方倚此险,不意大兵骤至也。遂破贼巢。又年征西藏时,一夜漏④三下,忽闻疾风西来,俄顷即寂。年急呼某参将领飞骑三百往西南密林中搜贼果尽歼焉。人问其故,年曰:“一霎而绝,非风也,是飞鸟振羽声也。夜半而鸟出,必有惊之者。此去西南十里,有丛林密树,宿鸟必多,意必贼来潜伏,故鸟群惊起也。”

【注释】①年羹尧:人名,清朝名将。②塌子沟:淤泥深坑。③番:我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的统称。④漏:古代计时用的漏壶。

1.解释加点的词

(1)次日     (2)人问其    (3)一霎而     (4)此西南十里

2.翻译

番人方倚此险,不意大兵骤至也。

3..断句,“/”标出来(断三处)

年 急 呼 某 参 将 领 飞 骑 三 百 往 西 南 密 林 中 搜 贼 果 尽 歼 焉

4.年羹尧善于用兵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