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第下面小题 阎立本悔以书画供奉 太宗尝与侍臣泛舟于春苑。池中有异鸟...

阅读下文,完成第下面小题

阎立本悔以书画供奉

太宗尝与侍臣泛舟于春苑。池中有异鸟随波容与。太宗击赏再三,诏座者为咏,召阎立本写之。阁外传呼云:“画师阎立本。”立本时为主爵郎中,奔走流汗,俯伏池侧,手挥丹青,不堪愧惭。既而戒其子曰:“吾少好读书,幸免面墙,缘情染翰,颇及同辈。唯以丹青见知,专务斯役,辱莫大焉!汝宜深戒,勿习此也。”

【注释】①容与:随水波起伏荡漾的样子。②阎立本:唐代著名书画家。后文“主爵郎中”为其所任官职。③面墙:比喻不学而见识浅陋。④缘情染翰:指诗文,书画创作。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太宗与侍臣泛舟于春苑_________     (2)奔流汗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以丹青见知,专务斯役,辱莫大焉”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凭借书画才华见到知音,专门做供奉的差事,没有比它更让人感到羞耻了!

B. 我凭借书画才华被提拔任用,专门做供奉的差事,没有比它更让人感到羞耻了!

C. 我凭借书画才华被提拔任用,专门做供奉的差事,羞耻不算大啊!

D. 我凭借书画才华见到知音,专门做供奉的差事,羞耻不算大啊!

3.原文中不能照应题目里“悔”字的一句是(    )

A. 诏座者为咏,召阎立本写之。

B. 俯伏池侧,手挥丹青,不堪愧惭。

C. 吾少好读书,幸免面墙。

D. 汝宜深戒,勿习此也。

4.细读文章,我们能体会到阎立本的内心情感是复杂的矛盾的,他既_________骄傲自豪,又___________后悔羞愧。

 

1.曾经跑 2.B 3.C 4.为自己的知识与才华为自己的身份与行状 【解析】作品出自:《旧唐书·阎立本传》 作者:署名后晋刘昫等撰,实为后晋赵莹主持编修 创作年代:后晋 1.试题分析:该题考核文言实词。文言实词和现代文里的实词是一样的,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词,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一词多义,二是词义的古今变化,三是词性的活用。如“走”的古今变化,古义为“跑”。 2.试题分析:该题考核文言语句的翻译。该题为客观题形式出现,判断时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见”“知”,以此来突破口判断选项即可。 3.试题分析:该题考核对文言内容的理解。题干中的关键词是照应题目里“悔”字,C选项意为阎立本告诫他的儿子说:“我小时候爱好读书,值得庆幸的是我还不是个不学无术的蠢材。”并没有照应题目里“悔”。 4.试题分析:该题考核对文言内容的理解。文中内容表明,唐太宗召阎立本前来将怪鸟画下来,当时,阎立本任主爵郎中。听到传召后,他急忙跑步赶来,大汗淋漓,立即俯身池边挥笔绘画起来。而且,满面羞愧不堪。从后文中他对儿子的告诫:然而,我最知名的是绘画。可是,它却使我象奴仆一样地去侍奉他人,这是莫大的耻辱。可了解其内心的复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为学

①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③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选文作者是_________(朝代)文学家_____________(姓名)。

2.翻译下列的句子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学”即“求学”“做学问”。

B. 文章开头阐述了“难”与“易”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的。

C. 贫僧与富僧的故事是事实论据,二者对比阐明了道理。

D. 作者告诫我们只要有“志”,就能获得成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下面小题。

观沧海

三国·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对《观沧海》《望岳》两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两首诗都采用写景抒情的方式。

B. 两首都运用了想象的方法。

C. 两首诗都有对偶句。

D. 两首诗都是篇末点题。

2.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观沧海》的“观”即“看”,有两层意思:一是作者北征乌桓胜利班师心情乐观;二是所写对象大海雄伟壮丽的景象令人叹为观止。                      ______

(2)《望岳》的“望”即“看”,有两层意思:一是作者并未登山,而是在山脚下远望泰山;二是作者想象登山泰山之巅、雄视天下的壮观景象。                  ______

 

查看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知其源。  (《小石潭记》)

 

查看答案

吾视其辙乱,____________________,故逐之。  (《曹刿论战》)

 

查看答案

手把文书口称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卖炭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