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有约不来过夜半,□□□□□□□。(赵师秀《约客》)
(2)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王磐《朝天子
咏喇叭》)
(3)陶渊明的《饮酒》中表现诗人悠然自得,物我合一的思想境界的千古名句是□□□□□,□□□□□。
(4)□□□□,天与云与山与水,□□□□。(《湖心亭看雪》)
(5)把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默写完整。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学习了课文《敬业与乐业》,你有哪些心得体会 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马说
韩 愈
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 之 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且 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用文中语句填空。
1)写千里马遭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揭示千里马才能被埋没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最能表现作者愤懑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文中的“伯乐”比喻________________,“食马者”比喻________________,“千里马”比喻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下面多义词的不同含义。
(4)本文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对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作了有力的揭露和抨击。找出点明文章中心的句子。
本文还特别写到十年动乱中藤萝的情形,这有何用意?
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填空
①只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_____。(韩愈《马说》)
②临风一唳思何事?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池鹤》)
③故园渺何处?__________。(韦应物《闻雁》)
④俱怀逸兴壮思飞,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⑤__________,泥香带落花。(葛天民《迎燕》)
⑥斯是陋室,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⑦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⑧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⑨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
⑩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__________,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茅盾《白杨礼赞》)
阅读《孟子》中的一段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
A.行拂 乱 其所为 无丝竹之 乱 耳(《陋室铭》)
B.必先苦 其 心志 其 真不知马也(《马说》)
C.舜 发 于畎亩之中 发 闾左谪戍渔阳(《陈涉世家》)
D.人恒 过 ,然后能改 以其境 过 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
(2)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是哪一项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B.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C.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铭》)
D.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
(3)“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一句明确作者观点,但,“死于安乐”似乎未加论述,你能举历史人物的例子来论证么?
(4)孟子认为“忧患”使人生存发展,韩愈《马说》以千里马喻人才,但是身处逆境的“千里马”“食不饱,力不足”,结果是“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或“骈死于槽枥之间”。两者的观点有矛盾吗?说说你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