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通过美国和韩国执意部署“萨德”事件,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地区安全的重要性。(删去“通过”)
B. 爱尔兰西北远海的一些沉没在大西洋海底的海难船只早已经被人遗忘,它们的历史最早的可以追究到“一战”时期。(将“早已经”换到“沉没”前)
C. 在期末法制教育会议上,戒毒所的专家再三强调同学们切忌不要接受陌生人提供的饮料和香烟,因为其中很可能藏有毒品。(删去“切忌”)
D. 在过去一个月,韩国最大的娱乐业制作商市值缩水8.6%,已经开始公开有韩国艺人在社交媒体上对政府的做法表示反对。(把“公开”调到“对政府”前)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
B. 当他踏上这片想象中荒凉萧瑟的大地时,却被它的美丽惊呆了。
C. 谈起围棋,这孩子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连专家都惊叹不已。
D. 邓稼先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páng wù( ),便是敬。
(2)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wān yán( )游动。
(3)从早到晚关在家里,难受得屁股下如坐针毡,身上像máng cì zài bèi( )。
(4)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fēng wéi dié zhèn( )。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2)忽如一夜春风来,口口口口口口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4)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用“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的诗句,表现自己宁死不降的决心,展现了一代忠臣的铮铮铁骨。
(5)请把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默写完整。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少年一天天长大,有一天要离开家。
看他背影的成长,看他坚持与回望。
妈妈笑着对他说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请以“为我心中的那片海”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③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四月的泥泞
初到新疆生活的人,面对化雪季节的新疆的泥泞,实感惊心动魄。
在乌鲁木齐和一些北疆城市,冬天的冰雪就够惊人的了。一层又一层的积雪,使公路变成了夹层冰道。汽车与自行车的车轮在冰道上刻印下了千道万道冰的辙沟,辙沟重叠、并排平行或者纵横交错。它似乎有一种象征的意味,人生的道路就是这样错综繁复而又难离旧道。歧路不仅亡羊,歧路亦常翻车。骑自行车最要紧的是不要使前轮陷入车辙沟,那种“重蹈旧辙”的结果一定是车把的“僵化”与自行车的翻倒。也有时候天可怜见,硬邦邦,歪歪斜斜的车打着滑冲出了小沟,像表演“醉车”——即醉汉骑车的特技一般,我们又可以骑车冰上行了。比起辙沟来,冰面的光滑反倒成了第二位的威胁了。滑就滑,倒就倒吧,车照骑不误,虽然时而有某某人摔成了粉碎性骨折的消息。等到真粉碎了,也就不怕冰路了。
终于三月到了。三月下旬便开始化冻。天!大街小巷都变成了泥塘。穿上套鞋似还不够,在伊犁,必须穿上高胶靴。到了四月,泥泞更加透彻,虽然穿上了高胶靴,裤子上仍然会沾上泥巴。特别是一旦汽车驶过,泥点会溅到脸上、头发上、身上。你咒骂司机,司机又咒骂谁去呢?走在泥泞里,胶靴发出的不是噗噗的泥声,而是从泥里抽出靴子时造成瞬间的真空、空气与泥形成的气泡破裂,然后稀泥又填补了真空所发出的呱呱呱的声音,像是江南夏日的蛤蟆叫。
泥泞中,土路上被马车和汽车轧出的辙印则更深重巨大,它不再是冰雪上的小沟小路,而是,简直是一条又一条的河道、河床!谁能想象,在这样的路上还能开汽车、赶马车、走行人乃至骑自行车呢!有时在将干未干的这样的河道里骑自行车,脚蹬子蹬到了已干的“河岸”上,蹚起了尘土,磨坏了鞋底子……
在乌鲁木齐的一些巷子里,也有这样的泥泞河道奇观。所以当七十年代初期,乌鲁木齐提出“出大力流大汗,定叫马路见青天”的口号,清除淤泥,露出巷子里的柏油路面。那时,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从来没有想到这厚实的泥泞下面,竟沉睡着沥青路面!我从没想过,这些巷子竟修过柏油路。“这是怎么回事?”我迷惑了。“有拆修房屋的,把老房土老墙土倾倒在路上,这样,就把路面盖上了。”“老新疆”如是回答。是吗?我仍然觉得难以置信。有了好路却又莫名其妙地把它掩盖起来,那怎么可能呢?
见到那些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养尊处优的青年的时候,我禁不住想:让他们去新疆见识见识吧,哪怕只见识一下四月泥泞,他们就会懂得建设的不易,走路的不易,管理的不易,春天的不易,一切不易的不易了。艰难,这不正是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吗?泥泞,这不正是通向日暖风和的盛春与初夏的必由之路吗?这些大城市的孩子们未免活得太轻松太舒服了,他们上哪里了解“国情”去?上哪里结合实际去?如此这般,不知道这样想是否也有点“红眼病”的前兆。
据说现在已经没有这么多泥泞了。乌鲁木齐各单位承包门前的道路,不令雪积,不令冰就,到了化雪天气无雪可化,也就无泥可泞了。至于伊犁,像阿合买提江路之类的大土路,早已铺上了沥青路面,即使翻浆也成不了条条大河的河道了。乡下的土路呢?该是依旧吧?高轮牛车(二轱辘)可能正是为了适应泥泞的与多渠道的路面而制造出来的,如果车轱辘小一点,陷入没入泥中渠中,不就更麻烦了吗?农村,世界上正因为有农村,怀旧的温馨才有所寄寓,岁月的无情的冲刷之中才保留了几个安全的小平台。真没了泥泞,还能算新疆的春天吗?
而不论大的泥泞也罢,愈益减少的泥泞也罢,经过了化雪季节,新疆的盛春初夏是极为美妙的。待到百花盛开树叶纷披的时候,待到过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时候,不论有过多么吓人的泥泞,一点影子也不会留下了。一切都会变得清清爽爽,利利落落。到那时候你向一个外地人介绍乌鲁木齐或者伊犁的四月泥泞,说不定他以为你是在危言耸听或者“踩乎”边疆呢。
1.综合全文,概括文中加点词“惊心动魄”的具体内容。
2.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画线句在文中的含义。
3.文章标题的中心词是“泥泞”,文章重点描写的也是泥泞,却为何从布满冰雪的道路开始写起?
4.泥泞的道路总会给人带来无穷的麻烦,但在作者的眼里似乎还有其美丽的一面,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这种感情?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