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5G将给我们带来什么? 云 凡
用惯了4G再去用3G,会感觉网速就像蜗牛那么慢,GPRS就更难想象,多数人可能会崩溃。未来某一天,当5G真正到来,4G也会落得和3G一样的下场…… 科技行业总喜欢用“改变世界”来形容新技术,5G或许就是下一个会真正改变世界的技术。未来,在5G网络的支撑下,智能城市、远程手术、无人驾驶汽车和物联网等时髦概念将逐步成为现实。
5G有哪些不同呢?
首先,同3G和4G相比,5G速度更快,而且快得不是一星半点儿。专家认为,5G数据传输速度最终可以达到惊人的800Gbps,比目前测试的最新技术快100倍。三星公司曾在2013年宣布正在测试1Gbps运行的网络,记者当时激动地报道称,1Gbps意味着不到半分钟便可下载一部高清电影。而800Gpbs速度相当于1秒钟可以下载30部高清电影。
其次,5G网络的容量将是巨大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约有70亿个网络连接,到2020年全球网络连接将达到1000亿个。5G网络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能承载1000亿个网络连接,这将为物联网的进一步铺开和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奠定重要基础。目前网络连接仍以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为主,但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智能设备的大规模商用,将带来大量人与物、物与物的连接,从而形成更广阔和开放的物联网世界。
第三,5G网络的另一特点是稳定性高,不会断掉。专家预测,5G网络的可靠性相当于光纤连接,能够保证突然中断情况不再出现。这对安全至关重要,无论是远程手术,还是智能交通都要求网络不能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另外,5G网络的时延只有百万分之一秒,这是人类所不能察觉的速度,比4G网络快了约50倍。
未来5G的生活什么样?——万物互联
清晨醒来,卧室的灯和空调自动开启。你来到卫生间,洗脸水已自动调至适中的温度,数码牙刷记录并上传你的牙齿以及口腔的实时数据;戴上眼镜,妻子带着孩子正在上学的路上,通过眼镜片上的虚拟现实显示,孩子向你挥手说早安。你吃过早餐,摇控你的汽车自动开到门口接你,汽车带着你自动行驶在马路上,你在车上开启了视频会议……
以上便是未来5G生活的场景。
新型的5G“多址技术”可以将移动网络接入数量提高近百倍。目前我们的4G仅可以连接手机等少量设备,而5G网络除了手机以外,还可以连接近百件设备,大到一辆车,小到一根针。
汽车变成大“手机”接入网络,互不干扰自动行驶,优化道路交通,解放驾车的碎片化时间。在车内开视频会议、玩游戏皆可实现。同样,智能化生活方式已慢慢进入寻常百姓家。智能雨伞、水杯、餐具甚至智能女性卫生棉条已陆续面世。
专家预测,万物互联了,“手机”的概念将会逐渐淡化。未来以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终端将呈现融合化、微型化和多元化发展趋势,移动智能终端的功能将与眼镜、手表等穿戴设备融合。
(选自《百科知识》2016年15期)
1.本文以“5G将给我们带来什么?”为题,有什么妙处?
2.通 读全文,说说“5G”有哪些优点。
3.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新型的5G“多址技术”可以将移动网络接入数量提高近百倍。
4.文中划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冬天记忆
张海生
①虽然已经时隔久远,但我却依然念念不忘。在那物质极度贫乏的冬天里,一块石头、一堆柴草、一根鸡绒毛很自然就成了我患难的伙伴。
②我记忆里的冬天是那样的寒冷,我穿着厚厚的棉袄棉裤走在上学的路上,寒风打着呼哨扑过来,刀一样地扎疼我的脸,割疼我的耳朵,顺着袖口、脖子、胸口往棉衣裤里钻。教室里没有取暖的设备,窗户上常常没有玻璃,取而代之的是厚厚的白塑料布或纸袼褙片儿,风刮过来嘭嘭作响,顺着缝隙往教室里钻,我坐在教室里,写字的手冻得拿不住笔,把两手抄进棉袖筒里或凑到嘴上哈几口气暖暖继续写。下雪的日子,冰天雪地,树木上、老墙上、屋顶上全是雪,整个世界萧杀而苍茫。融雪的日子,更是冷得厉害,房檐上垂挂着短则几寸、长则数尺的小檊杖一样粗细的冰凌柱,哩哩啦啦地滴着水。我们用一根长长的竹竿,将一根根冰凌柱捣下来,小手冻得像透明的红萝卜。晚上睡觉是最受罪的时候,脱了衣服往被窝里钻,被窝里冰凉冰凉,冻得人浑身哆嗦,大半夜也暖不热。那时候我曾想,晚上我要能有一个温暖的被窝该有多幸福呀。
③那些冬天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寒冷。在梦一般的记忆里,我用驱寒的方式,用寻找温暖的方式,度过了一个个自由、率真、充满野趣的冬天。在学校里,下课的铃声一响,我们就跑着挤到一堵太阳光照得到的背风的墙根前,一字排开从两边往中间挤,使劲的挤,一边挤一边高声喊叫:挤挤,挤老干,挤出老干我喜欢。挤挤,挤老干,挤出老干我喜欢。如果中间的那一位被挤出来了,就迅速的跑到两端继续往中间挤,直到浑身发热,浑身出汗。我们还打皮老尖儿、迈大步、推铁环、吹鸡毛上天。
④放学了,几个同学一合计,直奔老麦场的麦秸垛,在麦垛的一方掏一个洞,再到地里偷几个白萝卜,用竹批儿剥去厚厚的一层皮儿,躺在麦秸洞里吃得津津有味,辣甜绕口。有时候,我们也会跑到大河塄的格档堆上,用自制的枪、棒做武器干抓特务、捉迷藏的游戏,我们常常忘记了时间,直玩得天昏地黑。麦场的小庵也是我们常去的地方,我们会在小庵的朝阳背风处挖一个坑,坑沿上垒几块土坯或砖块,然后到地里去拾些树梢干柴,点上火取暖,有时还用泥包住用弹弓打来的麻雀,放到火里烧烤,等到泥烧干了的时候,剥开泥块,麻雀的羽毛也会被烧的无影无踪,烧熟了的麻雀肉热气腾腾,再撒上些从家里偷来的盐,一边烤火一边吃,香甜而温暖。
⑤在关于寒冷的记忆中,尤其使我难忘的是那些圆溜溜、胖乎乎的鹅卵石,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冬天的冷被窝里竟有了这些可爱的小伙伴。那是母亲去城河里洗衣服时捎回来的,母亲选择了这些大小适中,形状可爱的鹅卵石洗净带回家。傍晚做饭时,母亲将几块石头围在煤火口边,到了睡觉前石头已经被炕得很热,母亲又把每一块石头用一块包袱布裹住,放进我和弟弟妹妹的被窝。我钻进暖和的被窝里,脚蹬一块石头,怀抱一块石头,冬天的寒冷已躲得无影无踪。
⑥时光已过去了几十年,如今我的女儿已将大学毕业,当我和她谈起这些往事,她听得一脸茫然,不知所云。当然我理解女儿,在这个地球逐渐变暖,北方再也找不到大雪,空调、水暖、电暖、暖水袋随处可见的年代,让女儿去理解一块石头的作用,理解人与人挤在一起用来取暖的方法,的确愚顽可笑。但我这个从贫穷年代走过来的人,怎么能够忘记了对一颗萝卜的回味,对一块石头的怀想,对一缕阳光的感恩呢?
1.文章题目是“冬天记忆”,作者除了回忆冬天的寒冷之外,还回忆了冬天的一些趣事,请概括出四条。
2.第②段关于寒冷的生动描写有什么作用?
3.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在那物质极度贫乏的冬天,一块石头、一堆柴草、一根鸡绒毛很自然地就成了我患难的伙伴。(从修辞角度赏析)
(2)母亲又把每一块石头用一块包袱布裹住,放进我和弟弟、妹妹的被窝。(从描写方法角度赏析)
4.文章中多处运用细节描写,请找出两处进行赏析。
5.文章的主旨句是什么?找到后抄写在下面并简要分析。
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 ,病树前头万木春。
(2)人生自古谁无死? 。
(3) ,不汲汲于富贵。
(4)东风不与周郎便, 。
(5)《马说》中描写千里马不被人认可赏识后的可悲命运的句子: ,
。
(6)《水调歌头》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的词句是: ,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朱熹 ,字元晦,徽州婺源人。熹幼颖悟 ,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问曰:“天之上何物?”松异之。就傅 ,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
年十八贡于乡④,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淳熙五年,除知南康军⑤。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⑥,多所全活。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⑦。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⑧。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复其旧,为《学规》俾守之。
(选自《宋史·朱熹传》)
【注释】①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徽州婺源:现在的江西婺源县。②悟:有悟性。③就傅:跟从老师读书。④贡于乡:参加乡贡考试。⑤军:宋代行政区域之一,相当于现在的县。⑥讲求荒政:十分重视赈济灾荒的措施。⑦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事情结束后,朱熹上表请求按照规定的标准奖赏献粮救灾的人。⑧引进士子:召集学生。讲论:讲学。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尝/从群儿戏沙上 B. 年十八/贡于乡 C. 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 D. 授/以《孝经》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视 (2)雨 (3)诣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
(2)奏复其旧,为《学规》俾守之。
4.结合选文,说说朱熹是一个怎样的人。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小题。
岁暮①到家
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②。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回③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注释】①岁暮:年终。②及辰:及时,指在年底前赶到家。③彽回:徘徊。
1.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借母亲疼爱儿子的心没有穷尽,赞美了伟大的母爱。
B. 儿子长时间没有回家,母亲只能把爱与思念寄托在“寒衣”和“家信”上。
C. 尽管儿子很直接地回答了母亲的对话,但却惭愧没有尽到做儿子的责任。
D. 尾联中的“风尘”比喻在外漂泊的艰辛劳累。
2.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用朴素的语言,细腻地刻画了久别回家后母子相见时真挚而复杂的感情。
B.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二句,把母亲对爱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写得多么真实、生动,情深意重,让所有游子读后热泪盈眶。
C. 第四句的诗眼是“新”,崭新之意,嘘寒问暖的家信还带着崭新的墨痕。一个“新”字,道出了母亲心中对儿子的不尽思念和关怀。
D. 全诗迂回曲折,含蓄凝重,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回味。
下列句子变换后意思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 原句:学校里只给每人发一张票,这怎能叫人不为难?
改句:学校里只给每人发一张票,这真叫人为难。
B. 原句:在南极考察队员面前,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改句:在南极考察队员面前,什么困难都不能克服。
C. 原句: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改句:他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D. 原句:学校既是传授知识的地方,也是创造知识、培育人才的地方。
改句:学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而且是创造知识、培育人才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