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①从天而降的片片雪花给人们带来欢乐,同时也给人...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①从天而降的片片雪花给人们带来欢乐,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无须额外投入的清洁能源。

②专家推算,10万吨雪换算成等量制冰所需能耗,相当于12万吨石油。如果用来进行存雪制冷,节约的燃油为数十分可观。现在,无能耗的“雪能源”正在北半球北方市民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入冬以后,人们随时把降雪积存起来,集中保管在专用的雪库里。来年夏天,把它循环往复地送入各户以达到制冷的目的。据报道,在某市最近出现了一座以存雪为制冷剂的6层空调住宅楼,这一奇特方式目前尚属世界首例。虽然一个夏天的用雪量为数不小,但该市每年的降雪量很大,一个冬天郊外地面积雪可厚达2米。一间雪库可积存100吨,足以满足夏天需要。

③除了制冷以外,雪还可以用于空气净化。雪的晶粒结构非常复杂,即使攥成雪团,内部的微孔仍可保持足够的空间,含有甲醛等有害物质的空气从中经过,这些化学成分就会吸附在上面,把空气流量调整至适当程度,可滤除90%以上的甲醛等有害成分。

雪水,经过蒸发后会重新凝结,成为冰状水。它是一种超软水。它不含钾、钠等矿物。它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因此,对人体有着奇妙的保健作用。对治疗红眼病、皮肤烫伤、冻伤都有效果,尤其对于轻患者,只需每三四个小时涂洗一次,可不用其他药物,45天就能痊愈。常用雪水洗澡,可以增强皮肤的抵杭力,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疾病。清纯的雪水还是一种美妙的天然饮料。研究表明,雪水中所含酶化合物比普通水多,所以当今医学界普遍认为,每天饮12杯雪水,可使血中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能防治动脉硬化症。俄罗斯的医学专家还提醒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冰结构水会日显不足,从而加速人的衰老,所以上了年纪的人喝雪水更有好处,可以延年益寿。

⑤目前已收集到的实验数据表明,户外4米高的雪堆,盖上30厘米厚的木屑、树叶等,到8月份仍可保持25米高度。可能用同样方法,将雪堆改为半地下方式,按照高25米,边长100米规模堆放,可存雪20万立方米左右,夏天就可从这里源源不断地取用,在空调或粮库恒温系统中发挥作用。来自大自然生态环境的雪,回过头来又开始为保护生态做贡献。

1.本文介绍了“雪”的哪些功能?

2.请围绕“雪水”,用一句话对第④段划线部分的句子加以整合。

3.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雪的晶粒结构非常复杂,攥成雪团后,可滤除甲醛等有害成分。

B.雪水对人体有奇妙的保健作用,对所有患者都有很好效果。

C.实验数据表明,用半地下方式贮雪,到夏天仍可保持贮存时的相同数量的雪。

D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内冰结构水日益不足,加速人的衰老。上了年纪的人喝雪水有好处,可延年益寿。

 

1.①制冷②空气净化③保健作用 2.雪水是水经过蒸发后重新凝结的,,不含钾、钠灯矿物质,具有很强的渗透力的冰状超软水。 3.D 【解析】 1. 试题分析:主要内容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概括,从具体文中具体语句中选用词语或组织句子。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学生了解文本内容,明确本文说明对象及其特征,依次说明本文说明对象“制冷”“净化”“保健”等特征即可。 考点:概括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这里结合语境作答,说出“雪水”本质特征即可。 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细心读文,准确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最适用的一种方法是,先从文章中找出与选项相关的内容,再把选项与之相互对照,找出它们细微的差别。通过比照发现,A项中说的是把雪攥成雪团时的情况,B项中雪水的保健作用只对部分患者,C项中实验数据表明的是户外存雪的数据。只有D项是正确的。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五柳先生传》节选)

【乙】崔子忠,字青蚓。其先山东平度州人。子忠为诸生①,甚贫。为文崛奥②,试而困,慨然弃去。荜门土壁,洒扫洁清;冬一褐,夏一葛,妻疏裳布衣,黾勉③操作,三女亦解颂读;虽无终日计,晏如也。工图绘,为绝技,时经营寄傲④;更善人,无不克肖⑤。当时贵人,多愿与之交,皆逃避不顾。不喜饮酒,二三故人以文字过从,谈竟日不能去。士自四方来,慕其人,多谢不见。     (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笔记卷·周亮工·书影》)

【注释】①诸生:明清时经省各级考试录取入府、州、县的学者,称诸生。②崛奥:深奥奇崛。③黾(mǐn)勉:勉励;尽力。④寄傲:寄托傲世之志。⑤克肖:酷似。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饮辄尽    _________      (2)试而困    _________    (3)更善 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①时经营寄傲              ②家贫,无从致书观(《送东阳马生序》)

B. ①既醉退                  ②狼亦黠矣,顷刻两毙。(《狼》)

C. ①虽无终日计              ②孔子曰:何陋有?(《陋室铭》)

D. ①亲旧知如此              ②真无马邪(《马说》)

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喜饮酒,二三故人以文字过从,谈竟日不能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是一篇别具一格的传记,作者借为“五柳先生”作传,从思想性格、志愿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

B. 【乙】文刻画人物生动形象。“荜门土壁”“ 冬一褐,夏一葛”,展示了崔子忠的安贫乐道;“无终日之计”“晏如也”,表现出崔子忠的率真、豪放、豁达。

C. 五柳先生和崔子忠虽然贫穷,却都是悠闲自适,他们共同的生活志趣是:读书、作画、饮酒、著文章。

D. 两文在语言表达上的显著特点是多用否定句。“不慕荣利”“不求甚解”“皆逃避不顾”“多谢不见”等否定句突出了五柳先生和崔子忠愤世嫉俗的性格。

5.五柳先生与崔子忠是如何面对家庭的贫困现状的?这反映他们怎样的生活志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小题。

赠从弟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_

A.首句中,“亭亭”的意思是“高耸的样子”,写出了青松挺立风中的形象。

B.三、四两句连用两个“一何”,第一个“一何”突出了风之大,第二个“一何”突出了青松的雄健挺拔。

C.诗歌前四句集中笔墨写松树的外在形象,后四句则重笔描写松树的内在品格,由表及里地塑造了松树的整体形象。

D.反衬手法的运用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主要特点,全诗以“山上松”的坚韧反衬出“谷中风”的迅疾。

(2)这是一首咏物诗,诗歌标题是“赠从弟”而内容却写“松”,请你简要分析作者的用

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照画线句子的句式,在横线处写上两个与前边意思连贯的句子。

      让自己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朵花:一次无偿的献血是一朵花,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生活的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

 

查看答案

学校“经典诵读,感悟人生”演讲比赛组委会已邀请到资深记者吕女士担任评委,现请你将本次大赛的相关事宜电话告知她。选出下列表述最准确、语言最得体的一项(   

A.7月3日下午两点,在我校礼堂举行“经典诵读,感悟人生”演讲比赛,请您参加。

B.吕女士,您好!请您来我校参加“经典诵读,感悟人生”演讲比赛。

C.吕女士,您好!7月3日下午两点,“经典诵读,感悟人生”演讲比赛将在我校礼堂举行,届时请您光临指导。

D.吕女士,您好!7月3日下午两点,“经典诵读,感悟人生”演讲比赛将在我校礼堂举行,请您必须准时到达现场!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__,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吴均《与朱元思书》)

⑵余立侍左右,______,俯身倾耳以请。(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⑷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⑸但愿人长久,_____。(苏轼《水调歌头》)    

________,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⑺海内存知己,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________,欲上青天览明月(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