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真谛 里程碑 通霄达旦 无与伦比
B. 祈祷 荧光屏 一气呵成 中流砥柱
C. 恻隐 发详地 相得益彰 珠丝马迹
D. 辐射 一瞬间 砰然心动 姹紫嫣红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
A. 殷红/殷切 馈赠/溃不成军 日薄西山/薄利多销
B. 悖论/蓬勃 催眠/摧枯拉朽 巍然屹立/迄今为止
C. 倔强 /强大 阔绰/绰起家伙 哄堂大笑/一哄而起
D. 咳嗽/洗漱 晦涩/诲人不倦 随机应变/应有尽有
人的一生,是由无数个瞬间组成。瞬间令人珍惜,瞬间令人回味。美的事物总是让人难以忘怀,而美,不一定要长久,也许有时只是短暂的一瞬。瞬间的美无处不在,像冬日的阳光;像雨夜的歌谣;像久旱大地上的甘霖……一瞬间的美虽是微不足道,可足以让人铭刻终生。
请以“瞬间的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④严禁抄袭或套作。
喊 魂
从我记事起,湖村人爱有意无意地跟我说:你是你爹捡的!
他们说:那日潘河上跑水,鱼跟着泄洪道往潘河下溢,你爹拿着鱼叉在河下叉鱼。就在这时,上游漂来一只大木盆,盆中放了一个女婴,你爹当时就扔了鱼叉,鱼都顾不上要,把你抱回了家。
这个版本初时我并不相信,我们村的大人最爱吓唬细伢时说那个谁是从哪儿哪儿捡来的。但说的人多了,说的次数多了,我忍不住问我娘:我当真是我爹捡来的不?娘听了当即怔了一下,神情很不自然,但她随即哈哈大笑起来:你个傻二丫真是捡来的呢!娘接着又说,你爹当时叉了一天的鱼,累得很,一路抱你回家 时手都酸了。
我姐大丫此时靠在门外捂嘴偷笑。
娘见我嘴巴翘得高高的,停了笑,对我说,二丫你真个是傻丫头,我都生了你大丫姐,还捡你这丫头片子作甚?
我立时破涕为笑。
但大丫从此没事时老爱冲我喊:二丫,二丫,你是爹从潘河捡来的野伢子,嘻嘻……
我很生气,几次找大丫打架,但每次都输。
那个卖冰棒的跛子再来湖村时,我偷偷把大丫的新凉鞋提了出去。然后在大丫哭着找新凉鞋时,我伙同娟子躲在屋后吃冰棒,笑得不亦乐乎。
娘找到我,盯着我红彤彤的嘴,又看到屋后那堆冰棒纸,脸色铁青。在她转身找扫帚时,我赶紧和娟子一起从后院门溜了。
娟子说:二丫你别难过,我悄悄听到我娘跟人唠话时说,你爹把你捡来时,你娘哭了很久!捡了你,她就不能再生儿子了。
我很难过。整个下午,我躲在潘河里,玩水、摸鱼……到娘找到我时,天都黑透了。
晚上娘还没来得及揍我,我就发烧,说胡话。连着几天打针吃药都不见好转。娘整夜整夜地抱着我哭,最后在奶奶的劝说下,娘提了一大堆礼物背着我去村头找神婆“三相公”。
娘从前不信“三相公”,一向都绕着她家走。
“三相公”把我放在椅子上,手指头在指节上点点掐掐,最后说我被潘河中的淹水鬼缠了身,丢了魂。
娘信以为真,就和“三相公”一起去潘河,迷迷糊糊中我听到娘的声音从潘河传来:二丫!你在潘河吓了回呀——
迷糊中我也听到“三相公”的声音:回来了呀!
听见娘 又叫:二丫!你在潘河吓了回呀——
唤声越来越近,娘走近我的床头,轻轻地把怀中的什么东西放在我的心口,掖紧被窝,轻拍着:我的二丫在这,我的二丫回来了喽!
我在迷迷糊糊中,眼泪却淌湿一大片枕头。早听别人说:细伢子在野外失了魂,只有亲娘唤才能把魂魄招回来,别人喊,会把魂魄吓跑,而细伢子也就没命活了。而我,是爹从潘河上捡来的野伢子!
潘河边又传来娘的声音,二丫!你在潘河里吓了回呀——
那一夜,娘的沙哑的声音在潘河边来来回回响起,直到天亮,直到我迷迷糊糊睡熟。
因为这场突 来的病,我逃过了一通海揍。但大丫从此记上我偷她凉鞋兑冰棒的仇,更频繁地冲我喊:二丫,二丫,你是爹从潘河捡来的野伢子。那天,上游漂来一只大木盆,盆中放了一个女婴,叫二丫,嘻嘻……
我不甘示弱,也冲着她喊:大丫,大丫,你是爹从潘河捡来的野伢子。爹那天在潘河下游叉鱼,就在这时,上游漂来一只大木盆,盆中放了两个女婴,一个叫大丫,一个叫二丫,嘻嘻……
娘在院中里听到,边作势找扫帚,边比比划划地打着手语——娘自那晚为我喊魂后,声带就拉坏了!因为娘听“三相公”说,就算不是亲娘,只要娘心在,魂魄都是能喊回来的。
(选自《大观<东京文学>》201 6年01期,略有删改,作者:徐建英)
1.请在下面横线上补充相关情节及二丫的心情。
村人告知身世时不信→ → → → →娘为“我”喊魂时感动
2.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娘听了当即怔了一下,神情很不自然,但她随即哈哈大笑起来:你个傻二丫真是捡来的呢!(加点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上游漂来一只大木盆,盆中放了一个女婴,叫二丫。”“上游漂来一只大木盆,盆中放了两个女婴,一个叫大丫,一个叫二丫。”(大丫、二丫的话同中有异,作者这样写有何意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全文,简析文中划线句的作用。
4.文章为何以“喊魂”为题?谈谈你的理解。
和谐是一种境界
徐学平
①明月秋风,桃红柳绿,这是自然界的和谐;琴瑟交鸣,黄钟大吕,这是艺术的和谐;和而不同,求同存异,这是人文的和谐。和谐总是令人神往的,因为它包含了人类生活中许多美好的情愫。
②宽容是一种和谐。蔺相如用他博大的胸怀宽恕了廉颇的傲慢无礼,老将廉颇最终被蔺相如的大度所折服,当他负荆请罪、屈膝一跪之时,金山倒、玉柱折,百炼钢化作绕指柔。“将相和”,让强秦不敢小觑,让赵国立身中原,这也成就了一段千古美谈。
③无私是一种和谐。晋平公就南阳县令的人选问题征求祁黄羊的意见,祁黄羊毫不犹豫地推荐了解狐。晋平公感到很奇怪:“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还要推荐他做官?”祁黄羊答道:“您只问我谁适合当县令,并没有问我的仇人是谁,在这方面他的确很优秀。”于是,解狐便做了南阳的县令。君子之心如此坦荡,举贤荐能,得到了世人的广泛称颂。
④知遇是一种和谐。管仲贪财利,鲍叔牙并不认为他贪婪而是因为贫困;管仲当官几次被赶走,鲍叔牙并不认为他能力不够而是未逢其主;管仲打仗败阵逃跑,鲍叔牙并不认为他怯懦而是惦念家中老母;管仲辅佐公子纠失败后被囚禁遭侮辱,鲍叔牙并不认为他贪生怕死而是忍辱负重。鲍叔牙对管仲的知遇和推崇,最终让“管鲍之交”成为代代流传的佳话。
⑤和谐是一种境界。一个心胸狭窄的人无法达到心灵的和谐,因为他不能宽容待人,不能保持一颗平常心去正确对待成败得失,胜利面前不骄傲、失败挫折不屈服;凡事斤斤计较的人也无法达到心灵的和谐,因为他不能对名利、地位、待遇之类处之泰然,不能正确对待和处理各种矛盾,顺其自然,拿得起、放得下。要实现心灵的和谐,就要用宽容取代狭隘,就一定要有淡泊名利的精神,看轻身外之物,安置好我们的灵魂,在心理和谐的基础上坦然面对人生。
⑥子曰“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说一个人要善于与别人和谐相处,要善于调和矛盾冲突,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一致。因此,和谐不仅是一种处世哲学,更是一种至高至纯的人生境界。
⑦托尔斯泰说:“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一个心灵和谐的人,才能认知健全,品质完善,知荣明辱,才能用宽容取代狭隘,有求同存异的大度雅量,有克己为人的奉献胸怀。但是,单一不是和谐。一个社会,只有心灵和谐的人多了,才能呈现出正义之风,和谐之气,我们的生活一定也会因此而变得更加美好。
(选自《三门峡日报》2013年11月19日)
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
2.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1)文章的⑤⑥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不符合本文内容的一项是( )
A. 君子和而不同,说的是一个人要善于与别人和谐相处,要善于调和矛盾冲突。
B. 一个心灵和谐的人,才能认知健全,品质完善。
C. 凡是斤斤计较的人,虽然无法达到心灵的和谐,但他能对名利、地位、待遇之类处之泰然。
D. 君子之心只有坦荡,才能得到世人广泛称颂。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皇后谏曰:“昔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三也。’公乃释罪。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太宗意乃解。
(选自《贞观政要》)
1.解释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
(1)臣之妻私臣(_______) (2)今齐地方千里(_______) (3)无病而暴死(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皆以美于徐公 ②恒于宫中养饲
B. ①臣之妻私臣 ②百姓闻之,必怨吾君
C. ①太宗意乃解 ②屠乃奔倚其下
D. ①时时而间进 ②无病而暴死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主要原因是齐王身边的人阿谀奉承,齐王不可能听到真实的情况。
B. 齐王下令后,进谏者由“门庭若市”到“时时而间进”,再到“无可进者”,这种变化说明齐王纳谏后,朝政的弊端越来越少。
C. 齐景公因为马死就要杀人,晏子直接指出了他的三大过错,齐景公幡然醒悟。
D. 威王、齐景公和唐太宗都是善于纳谏的君主,这也是臣子进谏成功的主要原因。
4.两段选文中邹忌和皇后劝谏目的各是什么?他们都采用了哪种劝谏方法?
5.把文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