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无与为乐者   ______      (2)相与步于中庭 ______

   (3)神寒骨       ______      (4)悄怆幽邃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潭中鱼百许头       高二黍许

B. 如鸣珮环,心乐      辍耕垄上

C. 全石为底         其境过清

D. 乃记之去         学不思则罔

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甲文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的微妙心境,语言朴素而含有深长的意味。

B. 柳宗元贬官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写下了乙文。

C. 乙文是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移步换景,抓住了小石潭的清幽、冷寂的特点来写的。

D. 以上甲乙两篇文章都是作者被贬官后所写的文章,都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因此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完全相同的。

4.把下面两个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考虑、想的共同、一起 感到……凄凉忧伤的样子 2.A 3.D 4.向潭的西南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重点词语为:斗、蛇、明灭)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5.甲文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乙文表达了作者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解析】甲文选自:《东坡志林》 作者:苏轼 年代:宋 乙文选自:选自《柳河东全集》 作者:柳宗元 年代:唐 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注意以下词语的理【解析】 凄、寒:使动用法,使……感到凄凉 ,使……感到寒冷。 2.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解答时,首先要明确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其次再明确每一项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最后与之比较,得出正确选项为A项。A的两个“可”都是“大约”之意;B的“之”分别是代词和动词;C的“以”分别是“用”和“因为”;D的“而”分别表示顺接和转折。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作者写作目的的把握。回答此题时,需要掌握句子翻译,把握文章内容,从而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D项理解分析不恰当,甲文表达的是乐观豁达,乙文则表达悲凉凄苦的思想感情。其他各项理解正确。 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主要重点词语:明灭可见: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 点睛: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 5.本题考查文言文比较阅读。就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而且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章,加以比较分析、对照鉴别地阅读。在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中达到提高学生迁移思维能力和深入分析问题能力的目的。甲文表达的是乐观豁达,乙文则表达悲凉凄苦的思想感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为人们所赞赏,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请结合上下文,仿照下文中划线句子在后面的横线上补写句子。要求围绕这段话主旨,句式一致,语意连贯。

我向海洋说:我怀念你,海洋应我,以柔和的潮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向山谷说:我怀念你,山谷回我,以潺潺的溪水。

 

查看答案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一些省区减少各类议事协调机构“成效显著”,仅湖南减少1.3万余个,江苏、内蒙古分别减少8472个和8081个。协调办公室、指挥部、委员会……这些机构名目繁多,涉及行业更五花八门:陕西省某市多年前甚至曾成立“推广足疗保健工作领导小组”,在成立之初就广受争议,最终销声匿迹。更别说曾引发讨论热潮的馒头办、西瓜办、“禁止午间饮酒办公室”,“奇葩”频现。 现在, 随着一系列简政放权政策的展开,地方层面“领导小组”乱象得到了初步整治。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2)______________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3)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 。(李白 《行路难(其一)》)

(4)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5)_________________,三年多难更凭危。(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

(6)好峰随处改,____________ 。(梅尧臣《鲁山山行》)

(7)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8)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查看答案

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填空。

(1)柳宗元是宋代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初中阶段学过的一篇文章是《____》。

(2)叶圣陶是现代作家、教育家、编辑家,初中阶段学过的一篇文章是《____》。

(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题目。

     朱赫来一边想事情,一边把短烟斗从嘴里抽出来,小心地用手指按一按里面的

      烟灰。烟斗灭了。

      ……

     省党委的会议已经开了将近两个钟头。那秃头家伙是铁路林木委员的主席。他用敏捷的手指翻弄着一叠文件,高谈阔论地说:“……大家看,就是这些客观的原因使得省委和铁路管理局的决议不可能实现。我再说一遍,甚至再过一个月,我们也还是不能供应比四百立方米更多的木材……”

以上文段选自长篇小说《_______》的第二部第2章。此章节写的是叛乱平息后,朱赫来等人此时不得不面对另一种艰难处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