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们希望从他身上找见威严非凡的东西,希望看到一个貌似天父的美髯公,集尊贵、轩昂、伟岸、天才于一身。(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B. 什么个大司命,什么个少司命,你们的天大的本领就只有晓得播弄人!(挑拨。)
C. 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这里是反语,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
D. 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落第 执拗 翻来覆去 千山万壑
B. 拖辞 生疏 郁郁寡欢 家徒四壁
C. 广漠 虐待 城惶城恐 海誓山盟
D. 尴尬 琐事 抑扬顿挫 长嘘短叹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管束(shù) 璀璨(cuǐ) 脂粉奁(lián) 正襟危坐(jīn)
B. 滞留(zhì) 宽恕(shù) 文绉绉(zhōu) 万象更新(ɡēnɡ)
C. 禁锢(ɡù) 酷肖(xiāo) 眼翳病(yì) 广袤无垠(yín)
D. 愚钝(dùn) 博识(shí) 幻灯片(piàn) 盛气凌人(línɡ)
阅读下面文字,然后作文。
就像徐志摩说的:你我相遇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一生中,总得和许多人相遇遭逢,然后共同交织出悲喜哀乐的故事。或许有些人就这样离开了;或许有些人还逗留在你的身边,做一个永恒的陪伴。
请你细细思索,在你的生命中,是否有过这样的一个人,陪你分享光荣与挫败?你和他(她)之间又发生过怎样的故事呢?
请以《有你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
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最美的姿态
①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
②一种人认为:人既然作为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肉体的 、 与 只需五谷与酒肉,但五谷与酒肉所饲养的只是一具没有灵魂、可以行走、可以叫嚣的躯体。人应该是一种追求精神并从精神上获得偷悦的动物,这种动物是需要通过修炼的,而修炼的重要方式之一便是阅读。
③另一种人,即使书籍堆成山耸立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不可能思考一下这些书与他们自己的人生与生活有何关系。吸引这些人的只是物质与金钱,再有便是各种各样的“娱乐”。
④人这一辈子,无论怎样辛劳、勤勉,实际上只能在极小的范围内经历生活,经历人生。由于如此,人认知世界,十有八九是盲人摸象,很难有对世界的完整把握,而图书呈现了人类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不同经验。一个识字人,只需有书在手,坐在家中,或案前,或榻上,或瓜棚豆架之下,便可走出生活圈栏,进入一个无边的疆域。明明是身居斗室,却从别人的文字里看到了沙漠驼影、雪山马迹、深宫秘事、坊间趣闻……读书渐久,经验渐丰,你会发现,读书使人的心灵宛如秋天雨中的池塘,逐渐充盈。
⑤读书人的高贵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就的。有些人,就造物主创造的毛坯而言,也许是没有魅力的,甚至是有缺陷不完美的。然而,读书生涯使他们由内到外获得了新生。虽然还是从前的身材与面孔,却有了一种比身材、面孔高贵得多的叫“气质”的东西。一些以读书为生的先生,当他们安坐在藤椅里向你平易近人地叙事或论理,当他们站在讲台上条分缕析地讲述他们的发现,当他们在餐桌上很随意地诙谐了一下时,你会觉得这些先生真是很有神采。此时,你就会真正领略“书卷气”的迷人之处。
⑥人类无疑是一切动物中最善于展示自身的动物,体育场、舞台、T型台……这一切场所,都是人类展示自己身体以及姿态的地方,但你知道吗?人类最优美的姿态是读书。
(选自《北大中文系第一课》,有删改)
1.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列词语填到第②段的空白出,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滋长 满足 强壮 B. 滋长 强壮 满足
C. 满足 滋长 强壮 D. 强壮 满足 滋长
3.阅读④⑤两段,说说读书有哪些好处?
4.文章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
盐促进了华夏民族的形成
①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炎、黄两个部落是在阪泉之战后才整合到一起的。从此,中国大地上的大小部落走向联合统一。史学家钱穆和张其昀谈到炎黄血战的原因时,都认为这场战争实因食盐这一极为重要的民生与战略物资而起。
②此后,盐在中华文明的进程中,一直占据着无可取代的地位。尧、舜、禹先后成为统一华夏的帝王后,不约而同地选择在盐池附近的平阳、蒲坂、安邑筑城,史称“尧都”“舜都”“禹都”。尧、舜、禹为何要在这些地方筑城?正是出于保卫盐池的考虑。
③盐给华夏民族带来前行力量的同时,也带来了丰厚的财富,所以尧、舜、禹三帝对盐充满了感恩之情。舜帝曾创作了一首《南风》,诗化了盐对百姓和国家的重要性。
④春秋战国长达550年的历史进程中,盐再一次成为国家与民族整合的无形推手。这一时期“盐政”概念定型,“盐业官营”这一日后的专营制度出现并被迅速推广,产盐各国因此而获暴利,为日后的兼并积聚了雄厚的战争本钱,先秦各诸侯国因国力变化而重新洗牌。
⑤在盐与税收捆绑到一起后,盐更成为左右诸侯国兼并战争走向的隐性力量。因盐税暴富而强大的,除了西部的晋国外,还有东方的齐国和燕国。这些重要的产盐国,财富积聚,国力大增,很快在诸侯战争中占得上风。
⑥对盐觊觎最迫切的是秦国。“商鞅变法”后,秦国迅速夺取了山西境内的“安邑盐池”,开始池盐大生产。食盐专营,开征盐税,为进一步征战奠定了物质基础。有了盐的秦国逐渐强大起来,最终灭了六国,统一华夏,真可谓“得盐者得天下”。
⑦汉武帝时国力强盛,但长期对抗北方匈奴的边境战争,耗空了国库。于是,汉武帝下令施行盐铁专卖,将这两种物资的买卖权收归国有,以保证战争和国防军费。
⑧唐朝中叶后,国库空虚,朝廷便强行加价卖盐,增加财税。每斗盐一下子由10钱涨到110钱。
⑨为此,历朝历代都禁止私人售盐。汉武帝的“禁私令”规定,私贩食盐一旦被发现,要将犯人的左脚大拇指砍掉。五代时的后唐也有相应的惩治措施:贩私盐“五斤以上,买卖人各决臀杖二十,处死”。明清时期,官府“禁售私盐”空前严格,几乎与现代禁毒一样严厉。但由于暴利的驱使和生活所迫,私盐贩卖历代不绝,而且因盐而起的社会事件层出不穷。如唐末,贩私盐出身的王仙芝、黄巢,率先起义;再如元末,盐户出身的张士诚带领盐民揭竿而起……由此可见,盐与江山社稷息息相关。
1.这篇文章以“盐促进了华夏民族的形成”为标题有何作用?
2.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
3.下面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引《史记》和史学家的论述,引出了本文说明的对象——盐。
B. 第④⑤两段介绍“盐政”,说明盐进一步促进了国家与民族的整合。
C. 第⑨段介绍历代对私人售盐的严厉惩治措施,其目的是说明盐私售的巨大危害。
D. 本文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各种史实为例,使说明更具体、更可信。
4.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而本文记叙较多。请结合文章内容,谈一下记叙和说明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