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题。
睡在芬芳的稻草床上
周志国
①睡在稻草上。小憩的庄稼人。贪玩的孩子。阳光洒在温软金黄的草堆上。花儿一样的梦。
②我睡在稻草上,是睡在用稻草铺垫的木床上。
③从农村出来后的每年春节,我是雷打不动要回老家去的。回到乡下,回到父母的身边。有一年冬天,大雪齐了膝盖,我就是连滚带爬回去的。人回去,心也回去。
④父母家里就两位老人,至今没有舍得添一件时尚的家什,没有音乐,没有电视。除了吃饭,我们就从早到晚围着曦曦燃烧的木柴火塘,嗑母亲炒的南瓜籽说话,常常要说到夜深了才想起该去睡觉。
⑤这么多年,我只要回去,都和父亲抵足而眠。今年春节回家的第一个晚上,我们说到家里的公鸡都叫了头遍。临睡了,母亲说被子床单什么的,都是新洗了的,还用米汤水浆了。父亲抢过话头,特别补充说,垫絮下面的稻草全部换了新的,是他从草垛里选那壮实金黄的稻草,把袍叶撸干净了,再用菜刀切齐整,一把一把,一层一层铺在床板上,平实,厚实,松软,睡在上面,不比席梦思差。
⑥我的脑海里,迅速出现了父亲做这一切时的情一景:视线在草把里探寻,双手在草垛里翻找,拉出来,一只手捏着草尖处,另一只手的五个手指张成梳子样顺着草身一次次往下撸,袍叶撸干净了,手上就剩下了金黄的草梗。看看撸得差不多了,就顿齐了用刀切,然后抱到床边细细地铺好。稻草铺好了,再铺上棉絮,铺上床单;看看自己精心忙活打理一新的床铺,只等自己的儿子回来。老人家的幸福像蜜汁样从心底里往周身流淌。
⑦脱去臃肿的外衣,钻到被窝里躺下去,一股熟悉的稻草的气息顿时向我袭来。稻草的味道,稻谷的味道,泥土的味道,甚至父亲的味道整个包裹了我。我没有说话,我调动自己所有的感觉器官、嗅觉器官一起感受,一起回味,一起品尝,重温自己生在稻草铺上,睡在稻草铺上的那些过去了的岁月和生活。
⑧我也种过水稻。收获金黄的稻谷,也收获金黄的稻草。季节熟了,把多数的稻谷卖给粮站,把够吃的稻子留给自己。想象着金黄的稻谷加工成雪白的大米去养育天下的生命。也有骄傲,也有自豪。稻谷都安排好了,成堆的稻草则留下来陪着我们过一年里剩余的日子。它的用处很多,切碎了洒上清淡的盐水用它做牛的饲料,晒干了用它来生火做饭,理净了用它来垫床铺,过去它还是庄户人家盖屋面的唯一材料。
⑨自打搬进城里,我们的生活就彻底告别了稻草。垫床的是席梦思,烧饭的是煤电气。我们把稻草扔在了乡下,把与稻草有关的一切都扔在了逐渐淡去的记忆里。甚至好多的日子,我们在梦里都不见了它的踪影。曾记得,第一次睡上席梦思,那一份当了神仙的感觉是何等的美妙。孩子们在床上玩起了弹跳的游戏,我们则在历数稻草铺的简陋与粗糙。谁也不知道,第二天起来,我们都喊腰疼。如今想来,那是不习惯的缘故,并不是席梦思的错。我们尽管对稻草铺还存有一丝留恋,但终究是不会再到乡下去拖车草来垫床铺了的。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早已经习惯了席梦思的软和,忘记了那些与稻草滚在一起的日子。
⑩户外有风,屋后的竹林在沙沙摇响。远处有几声狗吠起落。这个静谧温馨的晚上,我睡在稻草上,睡在父亲身边,我感到异常的踏实与香甜。我做了一个梦:田野里翠绿的禾苗翻起金黄的稻浪,从金黄的稻堆里淌出了白米的河流……在阳光照耀的田野里,我躺在芬芳的稻草上。幸福地睡着了……
(本文有删节)
1.文章围绕“稻草床”展开情节,作者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2.文章字里行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请结合下而句中的加点词作简要分析。
有一年冬天,大雪齐了膝盖,我就是连滚带爬回去的。
3.结合全文内容,请简要分析“父亲”这一人物形象。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第⑨段画线句的理解。
5.【甲】【乙】两个片段都属于景物描写,请比较两者在写法上各有什么不同,几各有什么不同的用意。
【甲】我做了一个梦:田野里翠绿的禾苗翻起金黄的稻浪,从金黄的稻堆里尚出了白米的河
流……在阳光照耀的田野里,我躺在芬芳的稻草上。幸福地睡着了……
【乙】站在亭前望去,满眼确是一片浓碧。远近高低,树木枝缠藤绕,密不分株,沉甸甸的湿绿,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直向山顶推去。就连脚下盘旋曲折的石径,也印满苔痕,点点鲜绿。(《鼎湖山听泉》)
6.文章标题和结尾处都出现了“芬芳”一词,它有怎样丰富的内涵?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题。
大数据
材料一:
日前,2016年“数博会”在贵阳召开。此次“数博会”是贵州挂牌成为国家大数据产业综合实验区以来,首次举办的一次大数据交易、数字化产品展示、互联网技术交流的大型盛会。2014年起,大数据中心、呼叫中心先后落户贵州,伴随贵阳城区无线WIFi全覆盖的建成,让贵州从昔日工业时代的追随者,变成大数据时代的同行者,甚至是领跑者。据大数据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大数据是依托互联网优势,融合数据库资源与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而研发的大型数据交易中心。大数据存储容量特别大,预计未来全球存储总量将增至40 ZB,即4000万亿亿字节;资源互为关联且覆盖面广;资源实时,更新快,最快可达1分钟,甚至几秒、几十秒的更新速度。
材料二:
东方祥云的负责人李胜在1999年创办企业时,希望利用数据库对洪水进行预报来摆脱传统洪水预报方式的弊病。然而这条路并不好走,好几次公司都濒临死亡,为了生存,甚至还被迫倒卖过电脑。直到2015年,恰遇到贵州实施大数据战略,东方祥云获得了机遇。东方翔云的数据库借助大数据平台得以收集到全球所有公开的气象卫星遥感数据,各个主要河流的水文数据及各种图片、视频。现在可以将洪涝灾害的预测从20分钟延长到72小时。是大数据技术和水利的结合让东方翔云大数据项目在中国“云上贵州”商业模式大赛中一炮打响,获得最高奖—“云端大奖”,并获得500万元扶持资金。
材料三:
有人时2015年反信息诈骗联盟发布的大数据作了如下统计:
表一:
年龄段 | 20一29岁 | 30一39岁 | 40一49岁 | 50岁以上 |
受骗者人群比例 | 8% | 15% | 37% | 40% |
诈骗者人群比例 | 80% | 10% | 6% | 4% |
表二:
年代 | 90年代 | 2000年一2009年 | 2010年一2012年 | 2013年一2015年 | |||
诈骗 手段 | 传统 手段 | 电信 | 互联网 | 电信 | 互联网 | 电信 | 互联网+ |
丢包、 设圈套 | 电话+ 短信 | 发布中 奖信息 | 电话+ 短信 | 伪基站、 钓鱼网站 | 电话+短信; 冒充公检法等 | “线上支付” 转移; “网购退款”等 | |
所占 比例 | 85%以上 | 80% | 10% | 75% | 21% | 52% | 43% |
(以上材料来自《南方周末》《人民日报》等,有改动
1.结合上文内容,请你简要概括“大数据”的主要特点。
2.请你结合材料三中表一、表二的内容,归纳出二条有价值的信息。
3.材料二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选择其中一种简析其说明效果。
阅读下面一则文言短文,完成小题。
刘旷,不知何许人也,性谨厚,每以诚怒应物。开皇初,为平乡令,单骑之官。人有诤讼者,辄丁宁晓以义理,不加绳劾,各自引咎而去。所得俸禄,赈施穷乏。百姓感其德化,更相笃励,曰:“有君如此,何得为非?”在职七年,风教①大洽,狱中无系囚,诤讼绝息,囹圄②皆生草,庭可张罗。及去官,吏人无少长号泣,于路将送,数百里不绝。迁为临颍令,清名善政,为天下第一。
(选自《隋书》,有删改)
【注】①风教:风俗教化。②囹圄:监狱。
1.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刘旷,不知何许人也,性谨厚,每以诚恕应物。
②狱中无系囚,诤讼绝息,囹圄皆生草,庭可张罗。
2.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刘旷是怎样处理官司的,从这个故事中你又明白了什么道理。
阅读《赵普》选段,完成小题。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秦,太祖怒,碎裂案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A. 及次日临政 B. 未有其比
执策而临之《马说》 比至陈《陈涉世家》
C. 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D. 卒用其人
2.明太祖朱元璋称赞赵普“实在是位贤相”,请结合文中相关细节说说赵普能成为“贤相”的原因。
比较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完成小题。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破阵子
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1.两首词中描绘的景物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分别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2.说说画线句在写景方面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并作简要分析。
3.下面语句所体现的词风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A.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B.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C.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D. 沙场秋点兵。
根据下面一段材料,请概括提炼虞山诗派的三个特点。
明末清初,虞山诗派独步江南,成为左右清初诗坛的一个主要流派。虞山诗派的诗人们身处明清易代之际,社会动荡,民生疾苦,忧国志士积愤难平,他们诗歌最显著的艺术风格是苍劲悲凉。钱谦益晚年的《投笔集》,被誉为“明清之诗史”。在虞山诗派的影响下,清朝中期出现了“性灵派”,他们主张写性情,提倡写个性,这也是虞山诗派着力主张的。直至清代晚期,常熟诗人盛行西昆体,提倡学习宋初西昆体诗,追求感情寄托。清康熙年间,虞山诗派传播于京师,影响由江南扩展至北方,自清代初期、中期、晚期,纵贯近300年,直至近现代,尤存虞山诗派嗣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