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呼唤“工匠精神” ①今年年初,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参加一个座谈会时,说中国至今不能...

呼唤“工匠精神”

①今年年初,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参加一个座谈会时,说中国至今不能生产模具钢,比如圆珠笔的“圆珠”都需要进口。中国有三千多家制笔企业、二十余万从业人口,年产圆珠笔四百多亿支,是当之无愧的制笔大国,但一连串值得骄傲的数字背后,却是核心技术和材料高度依赖进口、劣质假冒产品泛滥的尴尬局面。

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为何我们却无法实现一个小小零件的完全自主研发和生产?有关专家表示,这个小小圆珠笔的困境,其实也是我国制造业很多领域都面临的困境。困境的产生有诸多原因,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缺少“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按照百度百科的词条解释,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

我们可以从瑞士制表匠的例子上一窥“工匠精神”的含义。瑞士制表匠工作时凝神专一,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他们用心制造产品的态度就是工匠精神的思维和理念。在工匠们的眼里,只有对制造的一丝不苟、对完美的孜孜追求,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正是凭着这种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瑞士手表得以誉满天下、畅销世界。

东京银座的小野二郎,捏了大半辈子寿司,被称为“寿司之神”,日本将他视为国家珍宝。为保证温度,用餐前的热毛巾是学徒手拧的;为保证米饭的口感,煮饭的锅盖压力之大需要双手使劲才能打开;煎蛋这份看似简单的活,要出自有十年经验的徒弟之手;从前的虾是早晨煮好后放入冰箱直到上菜前取出,现在是将虾煮到客人光顾前才取出;给章鱼按摩时间从半小时增加到40至50分钟,只是为了让肉质变软、带出香味。专注寿司60载,食客们品味的不是寿司,而是小野二郎的工匠精神:精益求精以期达到新巅峰。

在我国古代,“工匠精神”也是非常突出的。早在《诗经》中,就把对骨器、象牙、玉石加工,形象地描述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孔子在《论语》中对此充分肯定,朱熹对此解读为“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最值得一提的是鲁班,他已成为“工匠精神”的典范。他以手工操作为职业,钻研技巧,全神贯注,精益求精,集工匠大师、技术家、发明家于一身,把工匠精神发挥到了极致,被奉为制造业的鼻祖,并成为历代工匠的榜样。而现在社会心浮气躁,人们普遍追求“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那些讲究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久而久之,很多人也就放弃了对工匠精神的追求,以至于一支小小圆珠笔的生产也要严重依赖进口的技术和材料。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并不是制造业强国,而中国的发展却必须要经历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型。在这样的时代,优秀的工匠跟杰出的科学家、工程师一样,都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尊重每一个工匠,以良好的环境催生新时代的工匠精神,中国的制造业才会有万紫千红的春天。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开头从李克强总理参加座谈会时所说写起,你认为有什么好处?

3.文章第段中加点词语“高度”能否删去,为什么?

4.文章第、第段列举了瑞士和日本的例子,能否删去其中一个,为什么?

5.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1.制造业大国(时代、中国)呼唤“工匠精神” 2.用新闻素材开头,易于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论题——工匠精神;同时又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中国制造业面临很多核心技术和材料不能完全自主研发和生产的困境。 3.加点的“高度”不能删去。“高度”表明我国制造业的核心技术和材料对外依赖程度非常大,删去后与我国目前制造业的现况不相符,这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4.不能。因为第○4段瑞士的例子证明了工匠精神精雕细琢的理念,第○5段日本的例子解释了工匠精神精益求精的理念,这和第○3段中提出的两种理念一一对应。 5.(1)道理论证。引用《诗经》、孔子、朱熹的话,充分论证了我国古代对“工匠精神”是非常看重的,增强了说服力、可信度。 (2)举例论证。举鲁班的事例,证明我国古代早就重视“工匠精神”,并且工匠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具有说服力。 (3)对比论证。把古人的“工匠精神”、能得到应有的尊重与现代人追求即时利益而缺少“工匠精神”、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作比较,更加有力地证明了“时代呼唤工匠精神”的观点。 【解析】 1.试题分析: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一般出现在标题,首段,尾段当中,可以有针对的去筛选,此题标题就可看出论点。 2.试题分析:从内容方面,是作为事实论据的,从读者方面,是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 3.试题分析:议论文讲究论证充分,有力,要想论证充分和严密,语言当然也就要讲究准确和严密。 4.试题分析:文中日本和瑞士两个事例分别对应论证着不同的小论点,当然不能随意的去掉。 5.试题分析:本文考查的的论证方式,其中用到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和对比论证,分别到文中去举例,并说明效果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草帽是父亲的徽饰

①回首数十年前的父亲,虽然对父亲的容颜模样已不再十分清晰,但象征父亲精神家园的草帽,常常从麦梢的朝朝暮暮里走来。永远的父爱,携带阳光、汗水,蹚过我思念的河。

②几阵春阳暖照,麦苗开始吐穗扬花,太阳的威力也一天比一天大起来。这时父亲说,是该去买一顶草帽了!父亲平时购买物什,对好与坏并不很在意,唯独对草帽的要求几近苛刻:一定得是麦子的穗杆儿编织的,因为这样的草帽一绺绺圈绕着,细密非常,也白亮得耀眼。

③草帽买回后,父亲还要拿了细密的白布,给草帽的圈沿缝上,要缝上的还有帽肚儿,因为这些地方是最容易破损的。但是,一顶草帽总也敌不过岁月的敲打侵蚀。雨来时,雨水敲响出流逝的音符,“噗噗噗”,草帽的韶华被敲打得有几分苍老起来;收割间,火辣辣的太阳穿不透草帽的故事和寓言,却把帽檐敲出了龙钟之态……

④村人们都说,父亲是村里手最巧的。一天,父亲对我说:“清儿,和我一起去弄一些麦秸来。”是的,父亲要自己来编草帽。对那些韧性十足的麦秸儿进行一番整理修饰后,父亲便拿起它们,像拾掇起一绺绺柔韧苍劲的时光,在手指间绕过来,绕过去,不上半天功夫,一顶草帽就编出来了。初始时,父亲编出的草帽还略显粗糙,编上几顶后,那草帽就非常结实漂亮了,嗬,简直就是一件精美无比的工艺品!

⑤父亲编出的草帽,除了自己和家人戴,大多数送给了乡亲们。要是乡邻们夸父亲“心好手巧”,父亲黝黑的脸庞上会绽放出璀璨的笑容。那时乡村是大集体,有一年天大旱,从春到夏,一连百天没下雨。有一天,天空中终于飘来一大片墨一般的云,雨夹裹着烟雾滚落了下来。乡人们欢呼着!但不到一顿饭的工夫,云儿就如同孙悟空翻了一个筋斗,远去十万八千里。

⑥雨过地皮湿,太阳又开始亮晃晃地炙烤着大地。乡人们这时要做的是如何保住这点儿雨水,让它成为墒土。乡亲们纷纷走进地头,人们知道,夏日下雨的时间太短,太阳又火爆地出来,上烤下蒸,人会感到更加炎热。但父亲等乡人们顾不了这些,在荒野之地,或泥水沟中,扯来青草覆盖于地表。可久旱之后,哪里能找到那么多青草呢?

⑦此时,父亲将刚刚编织好的一百多顶草帽从家中一股脑儿搬到农田中来,戴在庄稼的根部,为减缓地里的水分蒸发,父亲甚或把头顶上的最后一顶草帽也摘了,光着头任凭烈日烤晒着,那一百多顶草帽就似一顶顶钢盔,抵挡住了烈日之箭镞的攻击,在太阳下闪闪发着光,宛如父亲闪光的心灵

⑧由此,在我幼小的心中,明白了父亲为什么一直喜欢与珍惜草帽,只因为草帽是一种荣誉,而唯有父亲才有资格佩戴村庄这无上荣耀的徽饰。

⑨父亲50多岁时,在一次抗击旱魔中不幸去世,永远离开了他钟爱的家人,亲近的乡邻,还有牵挂着的麦浪。父亲编织的草帽清香了大地宽厚的胸脯,把麦子的思想气息随着南来北往的风雨四处传送。于是,那一顶顶草帽吐纳尽了生命的亘远与辽阔,也芳香明丽着我对生命及人生的认识与感悟。

1.根据文章的内容和思路,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父亲护草帽,经不住侵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⑦段画横线的语句。

那一百多顶草帽就似一顶顶钢盔,抵挡住了烈日之箭镞的攻击,在太阳下闪闪发着光,宛如父亲闪光的心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章标题“草帽是父亲的徽饰”的作用。

4.文章结尾写到“于是,那一顶顶草帽吐纳尽了生命的亘远与辽阔,也芳香明丽着我对生命及人生的认识与感悟。”这里的“认识与感悟”包含了哪些内容?

 

查看答案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也?《虽有嘉肴》

【乙】国朝尚书刘南垣公① ,告老家居。有直指使②者,以饮食苛求属吏③ ,郡县患之。公曰:“此吾门生,当开谕之。”

俟其来款④之,曰:“老夫欲设席,恐妨公务,特留此一饭。但老妻他往,无人治具,家常饭,能对食乎?”直指以师命,不敢辞。

     自朝过午,饭尚未出,直指饥甚。比食至,惟脱粟饭、豆腐一器而已。各食三碗,直指觉过饱。

      少顷,嘉肴美酝,罗列盈前,不能下箸⑤。公强之,对曰:“已饱甚,不能也。”公笑曰:“可见饮馔原无精粗,饥时易为食,饱时难为味,时使然耳!”  直指谕其训,后不敢以盘飧⑥责人。《食喻》      

【注释】①刘南垣公:指曾任明朝尚书的刘麟。②直指使:官职名。③属吏:部下。④款:款待。⑤箸:筷子。⑹飧(sūn):本指晚饭,这里指饭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⑴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_________      ⑵ 直指师命,不敢辞。_________

2.下面句子中划分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B.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C. 以饮食/苛求/属吏    D. 罗列/盈前,不/能下箸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以饮食苛求属吏,郡县患之。

4.甲、乙两文虽都出现了“嘉肴”,但所讲道理各不相同,请简析回答。

5.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你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词的上片描述_________;下片前四句描写____________

2.词的结语只用了“可怜白发生”五个字,试结合词的内容作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习近平总书记把“全民阅读”首次写入党的十八大工作报告中,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全民阅读、对经典文化传承的重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说“任何一个梦想都有可能因为读书而实现,而实现一个梦想也必须借助阅读经典来实现。”现在,你所在的班级要开展“经典伴我一路成长”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2017年4月23日是第22个“世界读书日”,为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班长拟写了宣传标语的上句,请你补写下句。

好读书, 读书让生活变得充实;    读好书,______________

(2)本次活动要成功举行,离不开大家的合作。学习委员已拟定了两个活动形式,请你仿照示例再设计两个活动形式。

活动一:分门别类辑经典  

活动二:声情并茂诵经典 

活动三:_________ 

活动四:__________

(3)为了摸清全校学生的阅读现状,班级成立了一个调查分队,下面是调查分队绘制的读书现状调查表。

调查项目               学段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

1.2小时

     1小时

     0.5小时

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重

   25.6%

     33.8%

     45.5%

 

分析上表,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针对以下同学发言,分别给同学们和学校校长提一条建议,注意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甲同学:网络时代,信息量很大,可以看的书很多,但是,面对茫茫书海,还真不知从何下手。

乙同学:我们现在太忙了,题山题海,哪有时间去阅读?

丙同学:我也读过许多书,但读后很容易忘记,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

向同学们提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校长提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刘爷爷患高血压病,近日收到儿子寄来的降压药,但不知怎么服用。下面是降压药说明书中的部分内容,请你选取必要信息,用自己的话简明、得体地告诉刘爷爷该怎么服用(不超过30个字)。【性状】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薄膜衣后显白色。【适应症】用于治疗高血压。【规格】5mg/片 。【用法用量】成人每日推荐剂量为10mg,每日一次,早晨服用较好,饭前饭后均可。可以长期连续用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