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1)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1)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③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不得抄袭。

提示:春,咏叹生活的酸甜苦辣;歌,抒尽人间的喜怒哀乐;曲,穿透历史,在文学艺术的殿堂里余音绕梁。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像,你会发觉:春天充满生机与活力,是生命的象征;春天拥有美好的前景,是青春与希望的象征;春天拥有温暖的阳光,是关爱的象征;春天拥有绵绵的春雨,是思念的象征。山水有春,风雨有歌,岁月有曲,亲情有讴,校园有乐……(友情提示:“春”既可作名词,又可作动词。) 请以“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题目:我不再________________

 

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 花已开遍原野,我却还不曾察觉。 窗外,忽然一只风筝晃晃悠悠地在蓝天下穿行,在平淡无味的生活中突然多了一丝春意。这才发觉,春天来了,真真切切地来了。 而我却还埋藏在冬天里,过着随意无趣自以为舒服的生活。整天嗑瓜子,与同学聊天,睡觉,这仿佛成为天经地义的事情了。 整天捧着《郭敬明小说集》看得津津有味,沉迷于虚幻的梦影里,但还是那样的痴迷。此刻有一种东西正从我的手里流逝,我知道那是时间在推移。 四季轮回,不经意的来,不经意的去,而我只是将那逝去的感受模糊成一种迷离。 课堂上,自然是心不在焉,学习成绩自然也就会下滑,而身旁的一些人…… 母亲说,我愿意是甘泉,只愿能滋润你的心田。所以你要加油! 父亲说,你看见我手中的烟了吗?我就像它燃烧了自己的生命而带给你幸福,所以你要努力! 班主任说,当你不知道要怎么读书的时候,你就要看着我是怎样教书的。所以,你们要进步! 物理老师说,在电路图中,只有电池储备好了能量,灯泡才能发出强烈的光,所以,你们要勤奋! 英语老师说,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所以,你们要…… 几个大大的感叹号让我惊异,可我却还是重复着我自己的生活,耳朵里丝毫未进一句话,虽然,我知道我要加油了。 一节一节的课很快便从我身边溜走了,又是语文晚自习,老师说去五楼看节目抄语录。 我机械地收好笔记本随着人群向上涌,不经意间看见了楼下的一块草坪,都已经绿了。是啊,春意正在蔓延,而我的心还是茫茫冬天。心中泛起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五楼。屏幕上是《情满中国——抗击冰雪专题文艺晚会》。当我看到那一个个震撼人心的画面时,我惊呆了。“一些汽车上和人的手臂上都挂上了绿丝带,这些都是无偿在冰雪中接送老人和妇女儿童,在微笑中搀扶,在人群中互助,这些绿丝带更飘扬在人们的心中,化成温情,凝固力量,展示信念……冰雪是严酷的,但有着一条绿色将所有人的心系在了一起,互相温暖,那么这个冬天就变得不再寒冷。大雪可以冰封天地,但无法阻挡春天的温暖……”画面还在播放,绿丝带在我的心中蔓延,此时,我的心中一片春光。 不知不觉中,一滴眼泪滑过眼前。是的,那是感动的泪。 我知道,那是心中的春天,开出了一朵灿烂的鲜花。 【解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注意审清题目的关键点。 关键词一:“春天”,所叙之事,必须发生在春天;抒发感情、生发议论都必须关联“春天”这一季节主题。 关键词二:“不寻常”,就是不同于其它季节,不同于以往的春天。在这个春天里,发生的不寻常的故事,体会到耐人寻味的感受,或者说,有一种不同寻常的收获。 这个题目的亮点,在于写好这个“不寻常”。 我们可以从“春天的故事”这一角度构思。在某一个春天里,曾经发生过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主角可以是自我,也可以是他人。这一种经历,这一幕感动改变了我的生活,启迪了我的思想,丰富了我的智慧。这就是一种“不寻常”。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为了追求“不寻常”,而虚构离奇夸张的故事情节,失去了真实的生活基础,反而成为文章的败笔。 我们也可以从“春天的情怀”这一角度构思。这个思路应该贴近一般同学的写作与生活基础。因为,春天的记忆,总是大同小异,春暖花开,春意盎然,走进春天,拥抱春光,总是我们生活的主旋律。那么“感受的不寻常”就有文可写了,每一个人面对大好春光总是有着不同的感受与丰富绚烂的遐想。特别是能结合微型故事生活细节写出别致的春天情怀,文章更为动人。 点睛:审题是指细心揣摩题意,把握题旨,明确要求,即对作文题目所显示的中心、范围和所暗示的体裁特点等作全面审视。对于命题作文,其中心要依据对题目的分析来确定,因此,审题至关重要,写作前一定要“瞻前顾后”,审清其中的内涵,明确题目的范围及重点,找准“题眼”,来确立要表现的中心。否则,一旦“跑题”,即使语言非常生动精炼,内容新颖精彩,该文的价值也会大打折扣,得分更难以提高。 命题作文,选材得当,至关重要。对于题目来说,范围有大小之分,对于所写的事件来说,意义有深浅之分。一般情况下,小题应该“大作”,大题应该“小作”。“小题大作”是指题目比较具体,涉及的范围较小,涉及的人数较少的作文,对这样的事件如果作深入地思考和挖掘,往往包含着普遍的、深刻的、给人启发和教育的道理。“大作”就是要在事件的意义、道理、说明的问题上下功夫,动脑筋,细思考、深挖掘;“大作”就是要“平中见奇”“化腐朽为神奇”,就是要言人所未言之言,道人所想道之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莫言

我家后面有一条弯弯曲曲的胶河,沿着高高的河堤向东北方向走七里左右路,就到了一片方圆数千亩的荒草甸子。每年夏天,爷爷都去那儿割草,我爷爷的镰刀磨得快,割草技术高,割下来的草干净,不拖泥带水。

最早跟爷爷去荒草甸子割草,是刚过了七岁生日不久的一天。堤顶是一条灰白的小路, 路的两边长满野草,行人的脚压迫得它们很瑟缩,但依然是生气勃勃的。爷爷的步子轻悄悄的,走得不紧不慢,听不到脚步声。田野里丝线流苏般的玉米缨儿,刀剑般的玉米叶儿,刚秀出的高粱穗儿,很结实的谷子尾巴,都在雾中时隐时现。河堤上的绿草叶儿上挂着亮晶晶的露水珠儿,微微颤抖着,对我打着招呼。

田野里根寂静,爷爷漫不经心地哼起歌子来:

一匹马踏破了铁甲连环,一杆枪杀败了天下好汉

一碗酒消解了三代的冤情,一文钱难住了盖世的英雄……

坦荡荡的旷野上缓慢地爬行着爷爷悲壮苍凉的歌声。听着歌声,我感到陡然间长大了不少,童年似乎就消逝在这条灰白的镶着野草的河堤上。

他带着我找老茅草,老茅草含水少,干得快,牲口也爱吃。爷爷提着一把大镰刀,我捉着一柄小镰刀,在一片茅草前蹲下来。“看我怎么割。”爷爷示范给我看。他并不认真教我,比画了几下就低头割他的草去了。他割草的姿势很美,动作富有节奏。我试着割了几下,很累,厌烦了,扔下镰刀,追鸟捉蚂蚱去了。

不知何时,无上布满了大块的黑云。

我帮着爷爷把草装上车,小车像座小山包一样。大堤弯弯曲曲,刚走出里把路,黑云就把太阳完全遮住了。天地之间没有了界限,我竟然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回头看爷爷,爷爷的脸木木的,一点表情也没有。

河堤下的庄稼叶子忽然动了起来,但没有声音。河里也有平滑的波浪涌起,同样没有声音。很高很远的地方似乎传来了世上没有的声音,天地之间变成紫色,还有扑鼻的干草气息、野蒿子的苦味和野菊花幽幽的香气。

在我们的前方,出现了一个黑色的,顶天立地的圆柱,圆柱飞速旋转着,向我们逼过来,紧接着传来沉闷如雷鸣的呼噜声。

“爷爷,那是什么?”  “风。”

爷爷淡淡地说,“使劲拉车吧,孩子。”说着,他弯下了腰。

我们钻进了风里,听不到什么声音,只感到有两个大巴掌在使劲扇着耳门子,鼓膜嗡嗡地响。堤下的庄稼像接到命令的士兵,一齐倒伏下去。

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像钉子一样钉在堤上,腿上的肌肉像树根一样条条棱棱地凸起来。风把车上半干不湿的茅草揪出来,扬起来,小车直哆嗦。爷爷的双腿开始颤抖了,汗水从他背上流下来。

夕阳不动声色地露出来,河里通红通红,像流动着冷冷的铁水。庄稼慢慢地直起腰。爷象一尊青铜塑像一样保持着用力的姿势。我高呼着:“爷爷,风过去了。”

他慢慢地放下车子,费劲地直起腰,我看到他的手指都蜷曲着不能伸直了。

风把我们车上的草全卷走了,不,还有一棵草夹在车梁的榫缝里.我把那棵草举着给爷爷看,一根普通的老茅草,也不知是红色还是绿色。

“爷爷,就剩下一棵草了。”我有点懊丧地说。

“天黑了,走吧。”爷爷说着,弯腰推起了小车。

我举着那棵草,跟着爷爷走了一会儿,就把它随手扔在堤下淡黄色的暮色中了。

1.请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

2.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坦荡荡的旷野上缓慢地爬行着爷爷悲壮苍凉的歌声”,“爬行”一词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味“我们钻进了风里”一句中“钻”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全文分析爷爷的人物形象。

4.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大风降临前的情形,请简要赏析。

5.试分析文中的“我”这个人物有哪些作用?

 

查看答案

美丽如初

①月色皎洁,一如闪亮的白绸,宁静而安祥地弥漫。我握着母亲的手站在街口,等放晚学的弟弟归家。并不冷,然而街静人空,我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遥望着那条很宽很白的路,母亲说:“一直这样等,惯了。”我的心悚然一动, 目光在母亲单薄的身影里模糊了。

②我也曾让母亲这样地等待过,并不是小的时候,女儿大了,反而更让母亲牵挂。那些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和学友们一路高歌神侃地回家,一个人转进僻静的街口,却望见母亲的衣衫和着树影飘动,一样的迷离,心忽地跳快了,跑过去,却只叫了一声“妈妈!”母亲也不说什么,很欣慰地笑着,拍拍我的手,一起走回家去。

③而今我去了异地,只在假期里归来,母亲的身影却依然准时地站在街口树下,等待不久也要离家求学的弟弟。我忽然很羡慕母亲,可以把那么深沉的爱包容在静静的等待中。

④清脆的铃声响过来,弟笑嘻嘻立在我和母亲面前:“妈!姐!”“怎么才回来,让妈等那么久?”我半是欢喜半是埋怨。 “回家吧!”母亲还是那么欣慰地笑着,拍拍弟的手。弟冲我做个鬼脸。看弟高大的身影在母亲的身边,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起航的船只能留恋温暖的港湾,却不能永远停泊。

⑤返校之前,母亲安静地替我整理行囊,见我跟着她走来走去,却不开口,母亲说:“从前你外婆也是这样送我走。”啊,我默默地望着母亲,仿佛看见外婆的双手在忙碌。我忽然明白了,从前外婆一定也曾站在街口,等母亲回家,就像母亲今天等我们回家,而我也会有那么一天,让深深的爱溶在等待中。

⑥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才知道不论经过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

1.请在第③段中找出,在等放晚学的弟弟时,我“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的原因。

2.第④段中写到,“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我”觉得失去了什么呢?

3.纵观全文,找出与末段中“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这个句子相呼应的一句话。

4.文章首段的景物描写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在文中主要起什么作用?

5.说说为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

6.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对母爱的理解。

 

查看答案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本曲作者是______________家。山坡羊是___________

2.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表达的主题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本文作者___________,明初文学家。与刘基、高启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本文题目中的“序”,和我们今天所说的某书序言的“序”含义不同,这里的序指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白玉之环出    解释:______________

②同舍生皆绮绣  解释: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5.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经历的目的何在?

6.读了本段文字,你觉得作者最终能学业有成的原因有哪些?

 

查看答案

(1) ____________________,坐看云起时。

(2)东风不与周郎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主旨句是: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5)《与朱元思书》中用比喻和对偶描写水势迅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6)今天,人们常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哲理的诗来形容新生事物的蓬勃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