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阅读。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节选) 岑参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古代诗歌阅读。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节选)

岑参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下列对本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岑参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诗题中的“歌”是古诗的常见体裁。

B. 一二句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极力描绘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浩大苍茫。

C. 从“中军”到“辕门”再到“轮台东门”,清楚表明地点转移,脉络分明。

D. 最后两句直接抒情,作者独自看着身后雪地上的的马蹄印,感慨万千。

2.请简析作者反复描写雪景的原因。

 

1.D 2.示例:渲染惜别氛围,抒发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示例:反复点题,与诗题形成呼应。 【解析】 1.试题分析:D. “最后两句直接抒情,作者独自看着身后雪地上的的马蹄印,感慨万千” 对本诗解说不正确。此两句是通过叙事来抒情的间接抒情。意思是:前方的天山道路都已被大雪铺满,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遥望朋友远去的身影,在山回路转中渐渐不见,只看见雪地上留下的一行人马走过的脚印……词尽而意不尽,余味绵绵,使人低回不已。 2.试题分析:题干:请简析作者反复描写雪景的原因。考查环境描写对内容的作用。可从以下角度去考虑答案:其一渲染惜别氛围,抒发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其二反复点题,与诗题形成呼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语言综合运用。

春天,江南的雨充满了诗情画意,有着“烟笼寒水月笼纱”的   [甲]   (A.迷蒙B.迷茫)和“似喜非喜含情目”的   [乙]   (A.隐约 B.婉约),引人无限xiá思。

夏季一来,就到了他肆意展现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的时候。他像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浑身充满了péng勃新生的力量,很是有些野蛮。炎热的午后,                              有股奇怪又特别的味道,氤氲又迷离,眼前只见白茫茫一片,顿时整个世界沉浸在   [丙]   (A.不着边际 B.漫无边际)的大雨中。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①无限xiá(     )思        )意

(2)为【甲】【乙】【丙】三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将序号填入横线。

【甲】        【乙】       【丙】        

(3)以下是文中划线部分的内容,正确排列顺序应是(   

①几滴小雨象征性预告后    

②万里晴空倏尔乌云密布    

③豆大的雨点便老实不客气地劈头盖脸地倾倒下来   

④晒了一天的灼热的马路顿时腾起一股白色的热气    

⑤隐隐几声雷鸣

A.①②③⑤④              B.②⑤①③④

C.②⑤①④③              D.①②⑤③④

 

查看答案

句篇名句默写。   

(1)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2)折戟沉沙铁未销,            。(杜牧《赤壁》)

(3)           ,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

(4)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5)          ,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6)可怜身上衣正单,           。(白居易《卖炭翁》)

(7)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虽有嘉肴》)

(8)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诸葛亮《出师表》)

(9)《伯牙善鼓琴》分别用子期的话“      ”、“       ”表现了子期善听伯牙的琴声,二人不愧为知音。

(10)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用“             ”点出了作者途经潼关、遥望旧朝故都长安时无限伤感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我们的记忆里,总是铭刻着一些美丽的画卷,成为我们心底最美丽的风景:那些画卷上,有名山胜水,风光旖旎;有身边景物,精巧细腻;有震撼人心的情景,发人深省;也有细小寻常的故事,催人泪下。不管时间如何流逝,他们总是留在我们记忆深处,难以忘怀!

请以“记忆中最美的风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查看答案

阅读《天使的礼物》,完成完成下列小题。

①黄昏,儿子一如既往地推我去广场散心。二月的风变得暖起来,但是吹到脸上依然带着股寒意,就如我此刻的心境。

②刚坐上轮椅的时候,医生尚笑呵呵打趣,说我最多只能享用三周。可是如今漫长的三个月过去了,我依然坐在轮椅上。广播里正放着《吉祥三宝》,真羡慕那个丰腴健硕的妈妈,想必她到了80岁还能健步如飞吧?不像我,三十几岁就坐在轮椅上了。

③儿子兴致勃勃地问:情人节送什么礼物好?

④我漫不经心作答:“那要看对方喜欢什么,如果是心爱的,一句话,一首歌也是好的。”说完才觉惊骇,他刚上一年级,居然提出这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不禁想起上学期他曾说与一小女生相爱,我问,怎么爱?他答:“我们下课后一起在草坪里找灵芝草,给妈妈治病。”现在,灵芝草没找到,居然懂得过情人节了。

⑤忽然间,在淡金的晚霞里,一首英文歌响起来,我不禁感慨:“人长耳朵,就为享受这样美的声音吧!”儿子动容。

⑥回家后,儿子替我按摩,他见过名医生为我做按摩,手法倒是学得有模有样,可力度还远远不够。窗外传来孩子的笑闹声,我发现了儿子的心不在焉,顿时心生黯然,命他快快去玩。

⑦第二天黄昏,竟然又听到那首歌,是洒水车在唱,一时间,只觉得漫天繁花落了又开,连时光都淹没了。回过神来,才发现儿子早出去了。

⑧钟点工临走时提醒我,说整个寒假儿子日日在闹市区出没。那一带网吧颇多,里面未成年人也很多,要我千万管紧孩子,她说她的儿子就是在网吧里毁了的。我心里百味杂陈,酝酿着如何同儿子谈。

⑨可儿子似乎总是很忙,没等我谈到正题,他就鱼一样溜了。是的,外面春日融融,谁耐烦整日对着一张蜡黄的面孔呢!

⑩每一次,听着楼道里咚咚远去的足音,每一步,都似踩在我心上,想起从前他寸步不离地守候着我,小朋友叫去踢足球、堆雪人一概不理,如今,怯得连边都不肯沾了。

长叹一声,吃药罢,这一粒吃掉的是老公的轿车车灯,那一粒咽下的是儿子模型飞机的翅膀,家人的梦想悉数掉进我胃里。一时间,我忍不住泪流满面。

突然,气喘吁吁的儿子冲进来:“嘿,妈妈,情人节快乐!”我惊呆了,捧着他递过来的礼品盒不知所措,儿子一迭声地催我拆开,是一张唱片,他替我放进CD机里,音乐水一般漫过来,正是我最爱的那一首。

我哭笑不得,原以为这礼物是送给那个小女生的,现在居然给了我!望着那张汗津津的脸,纵有千个疑问我也只能咽下。

傍晚,儿子又推我出去,他指着华丽的橱窗得意地说:“哈,我又找到一个错字!”顺着那手指望过去,花团锦簇的五个大字:情人节快乐,哪里有错?

见我疑惑,他急忙用手指在我手心画着:“是亲人的‘亲’,不是事情的‘情’,明天我要告诉老师去。”原来是这样,他一直以为是亲人节,所以误把礼物给了我。

这时,一个陌生的中年人朝我们走过来,他很友好地问:“小朋友,你找到了吗?”儿子回答:“找到了,谢谢叔叔。”我诧异地望着他们。那人说,他是负责在广场播放音乐的。有天晚上儿子去找他,询问下午放的一支英文歌的名字,他说妈妈喜欢听,想买给妈妈。一下午放了那么多唱片,哪里能记得清呢?于是把所有的英文歌拿来一首首试放,最终也没有找到,但他却记住了那个执着的小男孩。

洒水车过来了,开到我们身边缓缓停下,一个年轻人探出脑袋笑着问:“找到了吗?”

原来,那首叫做《斯卡布罗集市》的英文歌,正是这位司机帮助找到的。他也一直惦记着这个倔强的小男孩,惦记着他能否买到唱片。

洒水车开走了,我们继续向前。路边一个老太太在卖音像制品,她笑咪咪地问儿子:“找到了吗?”我与儿子一道感激地回答:“找到了!找到了!”我的声音里竟有了微微的哽咽。

我终于知道,我的孩子没有去网吧,也从来没有冷落我,他一直都不曾放弃对那棵灵芝草的寻找。反复地听那首歌,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被这个痴痴的孩子所感动,可我知道,这份礼物,足以温暖一个母亲的一生。

1.请结合文章说说“天使的礼物”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2.文章第⑧段中画线的句子“我心里百味杂陈,酝酿着如何同儿子谈 ”,请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我”的心里百味杂陈?

3.如何理解最后一段中“痴痴”一词的意思?文章主要通过哪一件事来表现儿子的“痴”?

4.“找到了吗”“找到了!”文中多处出现这个问答,分别表现了问答双方怎样的心理?

5.一个小小的孩子,用自己的行动,温暖了母亲的一生,令人动容。读了全文,你有什么感想?请结合实际谈一谈。

 

查看答案

阅读《说与做》(节选),完成下列小题。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仆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公仆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和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是怎样对待“说”和“做”的?

2.段中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言”“行”完全一致?

3.请简要概括闻一多先生的形象。

4.对于是先言后行,还是先行后言,你是如何看的?在言和行的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