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
见桌子上有酒有肉,武松拿起酒锺子,一饮而尽,连吃了三四锺,便去死尸身上割下一片衣襟来,蘸着血,去白粉壁上大写下八字道:“ ”……却待下楼,只听得楼下夫人声音叫道……
(节选自《水浒》)
1.请写出选段中“楼”的名称
2.武松写了哪八个大字?由此可知他是个怎样的人?
3.简述武松杀人的原因。
文言文阅读
越人遇狗
邓牧
越人①道上遇狗,狗下首摇尾人言曰:“我善猎,与若中分②。”越人喜,引而俱归。食以粱肉,待之以人礼。狗得盛礼,日益倨,猎得兽,必尽啖乃已。或嗤越人曰:“尔饮食之,得兽,狗尽啖乃已,将奚③以狗为?”越人悟,因与分肉,多自与。狗怒,啮其首,断领足,走而去之。
夫以家人养狗,而与狗争食,几何不败也!
(选自《伯牙琴·二戒》)
【注释】①越人:越国人。②中分:对半分。③奚:什么.
1.下面句中加点的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日益倨(傲慢,不客气) 蒙乃始就学(从事)
B. 或嗤越人曰(有的人)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谏诤)
C. 狗尽啖乃已(停止) 无案牍之劳形(劳累)
D. 多自与(给予) 相委而去(丢下,舍弃)
2.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引而俱归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B. 夫以家人养狗 俯身倾耳以请
C. 走而去之 仲永之通悟
D. 啮其首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3.下列表述不当的一项是( )
A. 越国人在路上遇到一条狗,听信了狗的话,就高兴地带狗回家喂养。
B. 越国人起初高规格喂养狗,狗也善待主人,把每次捕获得猎物全部给主人。
C. 越人后来与狗争食物,结果被狗咬断了脖子和脚。
D. 这个寓言故事的结尾发表议论,揭示了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食以粱肉,待之以人礼。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
古诗词赏析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本曲中的“ ”四个字,暗示了潼关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
2.任选一个角度,赏析“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妙处。
古诗文默写
(1)当窗理云鬓, 。(《木兰诗》)
(2)年少万兜鍪, 。(《辛弃疾《南乡子》》)
(3)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比喻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的两句诗是:
, 。
(5)王老师在旅游淡季一个人到大别山游玩,他走到了一片树林深处,那里的寂静环境弥漫着忧伤的气息,真可谓是“ , ”,于是,她迅速离开了树林。(用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句子填写)
综合性学习
班级开展“走进夏天话端午”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走进夏天:请欣赏下面四幅“夏”字的书法作品,属于隶书的一项是( )
(2)情系端午:请你结合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习题。
它从汩罗江的波涛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每一条河川都回荡着振聋发聩的呐喊,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
①“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所指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
②下面是一位同学根据上述文字撰写的一副对联,在横线上可以补写的词语是:__
插艾叶清香缕缕飘四海
赛龙舟________传九州
(3)弘扬传统:现在,在青少年当中,很多人不了解端午,中秋不想回家团圆,对清明的祭奠活动也不以为意,却热衷于过圣诞节等西方节日。某网站针对这种现象,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主题向网友征集公益广告。请你也设计一条(含有一种修辞手法)。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虞初新志》是笔记体小说,《资治通鉴》是编年体史书。
B. 《故乡》的闰土和《孔乙己》中的孔乙己,都是鲁迅笔下受迫害的旧知识分子代表。
C. 《使至塞上》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两首边塞诗的作者分别是唐代诗人岑参和王维。
D. 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的信》一文既是一封爱憎分明的书信,也是一篇酣畅淋漓的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