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生气的成本有多高 林海峰 ①人人都知道生气不好,可...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生气的成本有多高

林海峰

①人人都知道生气不好,可事到临头每个人都会不加控制地大生其气。原因何在?还是对生气认识不到位。事实是,你的每一次心情变化,都会在瞬间对你的身体产生巨大影响。

②神经为了应对产生的心理变化,会调动身体的全部资源,进入应激状态。由于神经系统连接着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所以,一旦神经启动应激状态,就像一个国家启动战争程序一样,所有相关系统都会投入战斗,正常的生产将停止,所有资源都用来备战。

③于是,原来用于生长、修复的内分泌,被改变为用于应激状态的内分泌,其结果就是内分泌系统紊乱;免疫会因为应激需要而受到抑制;循环能力会因为应激而下降;消化功能会因为应激而减弱。机体为了应激,不得不强化心脏的跳动以支持“战争”所需的供养,这就为心脏病的发生累积了条件。为了应激,机体不得不提高血压来保证循环需要,从而引发高血压。血糖也不得不升高,机体还要将肝糖迅速转化为血糖,将组织中的蛋白质也转化为糖,以支持能量的应激供应,这就当然地引起糖尿病!

④可悲酌是,这场战争是假想出来的!并不是像兔子遇到老虎,猴子遇到蟒蛇那样,必须应激以保护生命!而是由于你自己大脑的思维模式,引起的神经紧张,牵动了机体的系统变更!

⑤别以为你有可以生气的理由,就可以理直气壮的生气;别以为你有值得怀疑的证据,就可以让自己疑神疑鬼;别以为情绪紧张所导致的压力,只是一时的心情不好。对不起,你的身体不知道你在小题大做,你的神经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想象出来的可怕、紧张”。你的神经忠诚于你的想法,只要你往坏处想,神经就即刻为你准备!那是自然界生存的法则——迅速备战,才有机会逃离危险。

⑥美国的生理学家爱尔马,为了研究心理状态对人健康的影响,做了一个实验。把人在生气时呼出的“生气水”注射在大白鼠身上,几分种后大白鼠就死了。人生气__分钟,所消耗的精力,不亚于参加一次____米的赛跑

⑦在导致疾病的五大因素中,营养失衡、毒素积累、损耗过度、自然衰老这四个因素加起来的损害,都没有不良情绪积累所带来的严重。因为,不良情绪的产生,可以像导火索那样导致其他四个因素同时发生

⑧人们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不良情绪,引发坏心情,触动压力导火索的?原来,仔细研究发现,能够触动神经紧张的因素,来自这样几个方面:陷入了不愿意面对的境遇;碰上了让人失望的事情;预期的意愿没有达到。

⑨如何避免不良情绪,如何创造好心情?这是养生之道中最关键的部分。道家为此选择闭关;佛家进入深山老林,严格宣布“八戒”;儒家设法约束举止;武术家更是想尽办法让自己入静。数千年来,人们为了摆脱人为的思想压力所引起的生理病变,费尽脑汁!

⑩淡定从容、泰然自若、不慌不忙、不卑不亢,这些成语,道出了心智修养的核心,也道出了解决不良情绪伤害的途径。

没有什么事情值得你真正生气,因为生命一定远比那些事情重要;没有什么人值得你生气,因为你无需因为他们而伤害自己。不要出卖你的心情去制造压力,不要出卖你的心情去累积负面的情绪!照顾好自己,首先要照顾好你的心情。

(摘自《济南时报》有删改)

1.细读第①一③段,分析生气影响人的身体的过程,在下列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情绪紧张导致压力增加,机体不得不强化心脏的跳动来保证身体所需的供养,这就会立刻引发心脏病。

B. 不良情绪积累对人造成的危害,远比营养失衡、毒素积累、损耗过度、自然衰老这四个因素加起来的损害严重得多。

C. 陷入了不愿意面对的境遇、碰上了让人失望的事情、预期的意愿没有达到,是一个人产生不良情绪的主要因素。

D. 道家闭关,佛家“八戒”,儒家约束举止,都是为了避免不良情绪,创造好心情。

3.联系上下文,分析下列加点词语的作用。

(1)你的每一次心情变化,都会在瞬间对你的身体产生巨大影响。

(2)为了应激,血糖也不得不升高,机体还要将肝糖迅速转化为血糖,将组织中的蛋白质也转化为糖,以支持能量的应激供应,这就当然地引起糖尿病!

4.文中画线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人生气10分钟,所消耗的精力,不亚于参加一次3000米的赛跑。

(2)不良情绪的产生,可以像导火索那样导致其他四个因素同时发生。

5.读了此文,你认为避免不良情绪伤害的重要途径是什么?生活中遭遇不良情绪时,你常用什么方法排遣?

 

1.①神经启动(进入)应激状态; ②内分泌系统紊乱 2.A 3.(1)瞬间:转眼之间,说明坐气对身体产生影响的速度很快。(2)当然:指没有疑问的意思,说明生气毫无疑问会引起血糖升高,从而引发糖尿病。 4.(1)列数字、作比较,具体说明生气会消耗人的很多精力。(2)打比方,形象地说明了不良情绪会引发其他四种因素同时产生,给人的身体造成严重的后果。 5.避免不良情绪伤害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心智修养,调整心态。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有:散步,唱歌,参加体育活动等。 【解析】 1.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分析文章结构层次的题型,因为此题有很多内容填写完毕,考生只要分析未填写的内容相邻的已经填写的内容,就很好确定应填写的内容,如本题纵向填写的内容,前面为“系统正常生产停止”,这是文章第②段的内容,后面的内容是第三自然段的内容,未填写的内容就是填写出第三段的内容,因为有前面的示范,此处填写的字数与前面尽量保持一致,可填写为:神经进入应激状态;再看横向的内容,“产生心理变化”“免疫受到抑制”之间的内容是“内分泌系统紊乱”。 2.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做出判定。A项在原文的表述是“机体为了应激,不得不强化心脏的跳动以支持‘战争’所需的供养,这就为心脏病的发生累积了条件”,并没有提到“这就会立刻引发心脏病”。 3.试题分析:回答此类题要注意“四联系”,即联系本词(对本词语的含义进行解说)、联系本句或者上下文(突出了本句或者上下文的什么内容)、联系文章的中心(论点)与作者的态度感情、联系特殊的表达效果(即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的词语)。本题就按照此解题步骤分析:(1)瞬间,形容时间很短暂,此处是说每一次生气,对身体的影响。因此将内容加以总结,就得出了本题的答案。(2) 当然:指没有疑问的意思,说明生气毫无疑问会引起血糖升高,从而引发糖尿病。 4.试题分析: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画图表等。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解题套路为: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作比较:通过××和××作比较,突出强调了××的××特点(地位、影响等)。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按照套路解答此题即可。 5.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文知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一道题,把语文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用所学的语文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我们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方面,此题就是要考生在学习本文的基础上,能利用文章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答此题一定注意筛选整合本文的有效信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传递

①夜色凄冷,阵阵江风袭来,她不禁打了个寒颤。

②一年前,她禁不住好友的怂恿,拿出所有的积蓄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火锅店。生意本来红红火火,不料厨师的一次失误,导致两位顾客食物中毒。尽管她们第一时间为对方治疗,火锅店的声誉还是受到了影响,顾客开始越来越少。关键时刻,好友撤资,一走了之,她内心十分痛苦。

③风更大了,她走到自己的汽车前面,竟发现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趴在车前睡着了,手里拿着一个脏兮兮的蛇皮口袋,看样子是捡废品的。

④她轻轻摇醒小男孩:“你怎么趴在这里睡觉?”男孩揉揉眼睛问:“阿姨,您丢东西了吗?”她下意识地一摸口袋,手机居然不见了!小男孩见状,拿出一部手机,笑着说:“这是您的吗?”原来,小男孩捡废品时,在汽车旁边发现了这部手机,为了物归原主,他耐心等待,竟睡着了。

⑤真是个好孩子!他要捡多少废品才能换一部手机?她非常感动,问道:“天晚了,你一个人在这儿不怕吗?”男孩笑着说:“没啥怕的,每天放学后我都来,为了赚学费呀!”

原来,男孩的母亲是聋哑人,他还有一个妹妹,一家四口人的生活全靠父亲打零工维持。男孩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就利用放学的时间出来捡废品。她看了看他的蛇皮口袋,里面放着几个饮料瓶子。她忽然想起来,放在汽车后备箱里的空饮料瓶还在。她赶快从后备箱里搬出来,又找出车内散落的旧报纸和杂志,全倒在男孩的蛇皮口袋里。男孩开心地笑了。

⑦风停了,她感到了一阵温暖。不久,重拾希望的她关了原先的店,筹钱开了一家新的火锅店。从那时开始,不管生意好坏,她都坚持资助小男孩上学,直到他大学毕业。男孩能自食其力了,他走过很多地方,尝试过很多工作,不管收入如何,他都会拿出一笔钱打到她的账户中。她把那些钱又重新汇给男孩,并打电话告诉他不必这样做,因为她出资援助他,完全是因为他的善良,根本不求回报。

⑧又过了几年,因房子要拆迁,曾经红火的火锅店生意再次变得冷清,最艰难的时候她甚至付不起房租。正在她心急如焚之际,小城电视台的记者忽然跑来采访她。原来当地的小学收到一笔捐款,捐款人正是她。她沉思了片刻,很快就明白,这件事的幕后策划者一定是男孩。这条新闻播出后,很多人被她的善良感动了,宁肯绕很远的路,也要到她的店里来吃饭,火锅店的生意很快又好转起来。

⑨重新赚到钱的她,十分感激所有帮助过她的人,继续资助贫困孩子。每次捐款,她总写下那个男孩的名字。其实,对她和男孩来说,写谁的名字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他们手中,善心如一簇小小的火苗,正在悄悄传递,它无法照亮整个世界,却温暖了很多人的心

1.通读全文,根据下面提示找出表现“她”情感变化过程的词语。

十分痛苦 ——(     ①    )—— 重拾希望 ——(   ②    )——  十分感激

2.选文中的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人?

3.第⑥段划线部分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4.结合上下文说一说第⑦段“风停了,她感到了一阵温暖。”一句中加点词语“温暖”的含义。

5.分析结尾划线句“其实,对她和男孩来说,写谁的名字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他们手中,善心如一簇小小的火苗,正在悄悄传递,它无法照亮整个世界,却温暖了很多人的心。”在选文的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甲、乙两篇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孟子》)

【乙】孔子谓颜回①曰:“回,来!家贫居卑,胡不仕②乎?”颜回对曰:“不愿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給粥;郭内之田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回不愿仕。”孔子愀然变容曰:“善哉,回之意!丘闻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为而不怍。’丘诵之久矣,今于回而后见之,是丘之得也。”  

(选自《庄子》)

注释:①颜回:孔子的学生。       ②仕:做官

1.解释下列加点字。

(1)为身死而不受(2)是亦不可以乎(3)不仕乎(4)行修于内者,无为而不

2.找出与乙文“失之而不惧”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A. 行道之人弗受

B. 辍耕之垄上

C. 学而时习之

D. 宋何罪之有

3.翻译下列句子。

(1)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善哉,回之意!

4.甲文多处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请举出其中一例。

5.甲乙两文都强调做人要有所坚守,请谈谈两文分别要坚守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后面小题。

游终南山

[唐]孟郊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

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1.请简要赏析开头两句中“塞”和“生”两字的妙处。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默写

(1)《朝天子·咏喇叭》中用拟人手法,刻画狐假虎威的宦官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2)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3)《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诗句是:                              

(4)“酒”在古代诗词中很常见,诗人往往借“酒”抒发自己的情感,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有: 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有:____________;李清照《醉花阴》中有: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某班组织“科海泛舟”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⑴在“科海泛舟”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制造了诸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社会问题。根据你了解的有关科学技术正面功能和反面效应的事实,参照例句,仿写一个句子

例句①基因工程可以用来治病,也可以用来毁灭人类。

例句②塑料袋的发明和使用可以方便人们的生活,也可以污染环境。

⑵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潜水艇的发明者之一西蒙在自传中的第一句话就是“凡尔纳是我一生事业的总指导”;现代直升飞机发明者西科斯基的灵感源于年轻时读了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云的快船》,他经常引用凡尔纳的话“一个人可以想象任何东西,另一个人可以使之变成现实”。

【材料二】1914年,威尔斯出版了一本名为《世界释放》的科幻小说。该小说想象1933年出现“人造”原子能,接下来发生一场灾难性的世界大战,最后出现一个全球性的和平政府。物理学家齐拉特于1932年阅读了这部小说,该书启发他于1933年解决了核键式反应出现的一个问题,也启发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起了在国际上控制军备、和平利用核能的运动。

从以上材料中你看出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有着怎样的关系?

⑶科学是人类理性精神的最高成就,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的巨大动力。请你写一句赞美科学的话(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