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如“熬粥”
赵畅
①我的母亲煮得一手好粥。孩提时曾问母亲何以烧出好粥,她告诉我:“粥是熬出来的,熬粥有三要素,即‘好米、文火、持续’。”
②是的,要熬一锅好粥,首先在于有“好米”。米好,粥就好。粥拼的是米,是米本身,是那种不加附加值的实力与质地。有了“好米”,还须用“文火”,即要用比较弱的火来熬,用“文火”易熬透,既能保持营养成分不流失,又能保持那份天然的鲜香味。熬粥还得有耐心,须持续。一锅好粥,少说也得熬上个把小时。熬粥之妙,令我想及读书。细细回味一番,读书不正如熬粥一般吗?
③是啊,读书之法,贵在选择。要多读经典好书,经典往往记录着优秀的思想,它们总是超越时代、历久弥新的。读经典,你将从先贤的精神世界中吸收养分,从与高贵的心灵对话中得到陶冶。秘鲁作家略萨说:“如果一个人不读书,或者很少读书,或者只读‘垃圾书’,他可能会说话,但是永远只能说那点事情,因为他用来表达的词汇量十分有限。不仅是词汇的限制,同时又是智力和想象力的限制,是知识和思想贫乏的表现。”略萨对阅读经典的真谛作了深刻的诠释。一个常读经典作品的人,一个常读好书的人,更容易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
④读书之法,贵在耐心细读。心急火燎是读不了书的,粗枝大叶也不会有好的效果。读书须用“文火”,好似老牛吃草,不慌不忙,细细咀嚼。读书是一个人的心灵之旅,拿到一本书看到书名时,就像在长途汽车站的站牌上看到一个遥远的目的地,它意味着什么,暂时你还不知道,你只是向往。然后,你打开书本,仿佛踏上一段陌生而新奇的旅程。如果说,最幸福的旅行是那种沿途风光无限、刺激浪漫的行程的话,那么,最幸福的阅读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书本中向你次第展开。按高尔基的说法,就是阅读向你“打开了一扇扇新的不知道的世界的窗户”。只是别忙,须从容读。从容读,你便会觉得处处皆风景。
⑤读书之法,贵在持之以恒。不能心血来潮,高兴时拼命读,兴头过后就丢弃一旁。真要读书,须耐得寂寞,甘守孤独。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是一种孤独,它更适合于“独啜”。不要因为这份寂寞与单调,你就感到厌烦无味,就与读书渐离渐远。坚持读书,须有目标追求。这方面,国学大师陈寅恪便是典范。赵元任的夫人杨步伟回忆说:“那时在德国的学生们大多数玩得乱得不得了,只有孟真(傅斯年)和(陈)寅恪两个是‘宁国府门前的一对石狮子’”。意思是说,他们对读书对学问颇有定力。这种咬定目标、坚持不懈的定力,值得每个读书人学习。读书要做到恒久有定力,对那些以忙为由而少读书、不读书的人来说更是如此。胡耀邦同志曾说过一句话:“你要多读书,就要少打扑克,少跳舞,少看电影。”可不是吗?时间挤挤总是有的,就看你舍不舍得少打点扑克和麻将了。
⑥读书如熬粥,也要遵循“好米、文火、持续”三大法则,只要做到读经典好书、耐心细读、持之以恒地读,读书之“用”就会潜移默化,融进一个人的血液、精神、行动之中,让人享用不尽,受益无穷。
(选自《人民日报》2012年2月21日,有改动)
1.对本文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文意的一项是( )
A. 读书如熬粥,要有正确的选择。常读经典,更容易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B. 读书如熬粥,要有耐心。读书不可以粗枝大叶,要从容地读书。
C. 读书如熬粥,要持之以恒。读书要甘受孤独,耐得住寂寞。
D. 选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末段总结全文,强调读书的重要性。
2.下列对本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写母亲熬粥的事,目的是引出文章的论题,今儿进入对中心论点的论述。
B. 文章第①、②段及最后一段用熬粥的“三要素”比喻读书的三大法则。
C. 文章第⑤段举国学大师陈寅恪的例子从反面论证读书之法。
D. 文章主要运用乐比喻论证、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
3.作者说“读书如熬粥”,根据文意谈谈作者认为读书应遵循哪些法则?
买酒者传
魏禧
万安县有卖酒者,以善酿致富。平生不欺人,或遣童婢结,必问:“汝能饮酒否?”或倾跌破瓶缶辄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归。由是远近称长者。
里中有数聚饮平事①不得决者,相对咨嗟②。卖酒者问曰:“诸君何为数聚饮相咨嗟也?”聚饮者曰:“吾侪③保甲贷乙金,甲逾期不肯偿,将讼,讼则破家,事连吾侪,数姓人不得休矣!”卖酒者曰:“几何数?”曰:“子母④四百金。”卖酒者曰:“何忧为?”立出四百金偿之,不责券⑤。
术者谈五行④,决卖酒者已死。将及期,置酒,召所买田宅主毕至,曰:“吾往买若田宅,若中心愿之乎?价毋亏乎?”欲赎者视券,价不足者,追偿以金。又召诸子贷者曰:“汝贷金若干,于母若干矣。”能偿者捐其息,贫者立券还之。曰:“毋使我子孙患苦汝也!”及期,卖酒者大会戚友,沐棺更衣待死。卖酒者颜色阳阳如平时,戚友相候视,至夜分,乃散去。其后,卖酒者活更七年。
客有橐⑥重资于途,甚雪,不能行。闻卖酒者长者,趋寄宿。雪连日,卖酒者日呼客同博,以赢钱买酒肉相饮噉。客多负,私怏怏曰:“卖酒者乃不长者耶?然吾已负,且大饮噉,酬⑦吾金也。”雪霁,客偿博所负行。卖酒者笑曰:“主人乃取客钱买酒肉耶?天寒甚,不名博,客将不肯大饮啖。”尽取所偿负还之。
魏子曰:吾闻卖酒者好博,无事 则与其三子终日博,喧争无家人礼。或问之,曰:“儿辈嬉,否则博他人家,败吾产矣。”嗟乎!卖酒者匪唯长者,抑亦智士哉!
(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节)
【注释】①平事:评议事情。②咨嗟:叹息。③侪:chái,同辈,同类的人。④子母:利息和本金。⑤责券:求取借据。⑥橐:tuó,口袋,名词作动词用。⑦酬:这里是“花费”的意思。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甲逾期不肯偿/老翁逾墙走 B. 或遣童婢沽/或异二者之为
C. 诸君何为数聚饮相咨嗟/投诸渤海之尾 D. 吾闻卖酒者好博/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或 倾 跌 破 瓶 缶 辄 家 取 瓶 更 注 酒 使 持 以 归。
3.选文表现了买酒者的那些品行?请结合具体事例分条说明。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______) (2)佳木秀而繁阴(______________)
(3)四时之景不同 (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文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四时的不同景色,游山之乐无穷。
B. 选文第三段按由外到内的顺序写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的场面。
C. 选文表面上在写“乐”,实际上实在写“醉”,写“乐”是为了写“醉”。
D. “选文在写法上的最大特点是,由景生情,情景交融,写景与抒情有机结合。
仿照划横线的句子,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小课本里可以读出大天地。读《故乡》可以体会社会冷暖;读《心声》可以感知孩子心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学生视频是否安全,关系到我国青少年健康成长,这是一个必须引起全社会关注的问题。(修改:把“问题”改为“话题”)
B. 今年5月28日,河北唐山附近发生大约里氏4.2级,北京地区也有震感。(修改:“级”后面加入“的地震”)
C. 为应对南海地区不断升级的紧张局势,我国派出3艘海洋执法船在黄岩岛海域实行护航任务。(修改:“实行”改为“执行”)
D. 通过观看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节目,使我了解到“大衣哥”朱之文是一个朴实平易的人(修改:删去“使”)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真是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B.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 每天下班,看到家人已经把饭菜摆在餐桌上,老张总产生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D. 我们在学习上应该不耻下问,有不懂的问题就主动问老师和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