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加点汉字拼音与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瘫痪tān 尴尬gān 骇人听闻gāi
B. 祈祷dǎo 斑澜lán 妇孺皆知rú
C. 惬意qiè 羁绊jī 瘦骨鳞峋lín
D. 虐待nüè 睿智ruì 根深蒂固dì
古诗文默写。
⑴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⑵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⑷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子《伯牙善鼓琴》)
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⑹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窗外有一只小雀,它不会飞翔,也不会盘旋,它不能像那些大的禽类那样顺着气流,直上白云苍穹之间,作大俯瞰或大航行。它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从一棵树到另一棵树,从一个楼檐到另一个楼檐,生存于市井之中,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
它那么小,落在枝上就是近视眼中的一个黑点,是逗号还是句号都看不清。低飞,跳跃,啄食,梳理羽毛,发出永远幼稚的鸣叫,在季节的变化中坚忍或欢快。
它是点缀在人类生活过程当中的活标点:落在冬季枯枝上时,是逗号;落在某一个墙头上时,是句号;好几只一起落在电线上时,是省略号;求偶时一对儿追逐翻飞,累了落在上下枝时,是分号。
它们被人所起的名字,是麻雀。
要求:(1)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近日,山西陶寺迎来一场特殊的“观天授时”活动。游客在社科院考古所专家的带领下,以古老的观测方式见证了4000多年前帝尧时期节令“夏始日”的到来。通过参与式体验,游客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厚重。
近年来,旅游需求日渐多元化,不只是游山玩水,还在于获得文化体验,于是文化旅游持续升温。但一些地方的文化旅游遭遇“没听头、没看头、没想头”的窘境。比如,有的文化景点山寨味道重,游客惊呼上当;有的把文化旅游当“展览”,缺乏参与式的活动……种种情况,莫说感受景点蕴藏的文化魅力,体验游览乐趣都几成奢望。
你认为文化旅游怎样做才有听头、有看头、有想头,说说你的建议,要求:字数不少于12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阅读《鱼我所欲也》和《万事莫贵于义》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选自《孟子·告子上》)
【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①子②冠履③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④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选自《墨子》)
【注释】①予:给,送。②子:你,代词。③履:鞋子。④一言:一句话,即关系到正义与非正义的一句话。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故患有所不辟也(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3)今谓人曰(4)何故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
3.【甲】文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具体来说是用__________ 这个比喻来阐述_________ 的观点;【乙】文论证层层深入,首先论证了帽子鞋子不如手脚珍贵,其次论证了___________,然后论证了生命不如义珍贵,最后强调了_______________的中心论点。
4.【甲】【乙】两文都阐明了"义"的重要性,您认为"义"的内涵是什么?今天还有坚持的必要吗?为什么?
古诗文阅读
绝句(其一)
杜甫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
1.诗中_____________二字是全诗之纲,概括地说明了诗人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2.此诗在情与景表现方面与《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作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