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信息时代,电脑网络、手机平台、报纸等各种媒体上充斥着海量的信息,其中有不少是假信息;所以,对于各种媒体上的信息,我们应当保持不轻信的冷静心态,这样才能不被那些假的信息欺骗。
例如:小月同学本来很喜欢吃肯德基的香辣鸡翅。但有一天她在网络上看到一则信息,说肯德基的鸡翅都来自转基因鸡,这些鸡都不只长两只翅膀,而是长4只、6只甚至8只翅膀,还配了插图。她一看到就相信了,感觉恶心极了,她于是再也不去肯德基吃饭了。再后来,她通过权威渠道所摆出的确凿事实和道理,才知道原来那个信息是假信息,图片也是通过修图软件改造出来的,她上当了。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家长是我们最亲近的人,我们是否真正了解他们?语文老师准备组织同学进行“走进家长的内心世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你们组确定的研究选题是“家长对子女学业的期望值”。为了让研究活动有序开展,有助于获得详实真切的材料,需要提前安排较具体的活动计划。请你将主要的安排分步列举出来写在下面。(至少包含三个步骤)
2.在活动过程中,同学们感觉到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学业都很操心。在班级里交流活动成果时,小明说:“‘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这两句诗也可以借用过来反映现在不少家长在面对子女学业状况时的心态啊!”小明引用的诗句是否恰当?请将你的理由写在下面。(120字以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六月草莓
时值九月,但夏意正浓。天气反常地暖和,树上也见不到一片黄叶。葱茏茂密的枝柯之间,也许个别地方略见疏落,也许这儿或那儿有一片叶子颜色稍淡;但它并不起眼,不去仔细寻找便难以发现。天空像蓝宝石一样晶莹璀璨,挺拔的槲树生意盎然,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念。农村到处是欢歌笑语。秋收已顺利结束,挖土豆的季节正碰上艳阳天。地里新翻的玫瑰红土块,有如一堆堆深色的珠子,又如野果一般的妖艳。我们许多人一起去散步,兴味酣然。自从我们五月来到乡下以来,一切基本上都没有变,依然是那样碧绿的树,湛蓝的天,欢快的心田。
我们漫步田野。在林间草地上我意外地发现了一颗晚熟的硕大的草莓。我把它含在嘴里,它是那样的香,那样的甜,真是一种稀世的佳品!它那沁人心脾的气味,在我的嘴角唇边久久地不曾消逝。这番甜把我的思绪引向了六月,那是草莓最盛的时光。
此刻我才察觉到早已不是六月。每一月,每一周,甚至每一天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色调。我以为一切都没有变,其实只不过是一种幻觉!草莓的香味形象使我想起,几个月前跟眼下是多么不一般。那时,树木是另一种模样,我们的欢笑是另一番滋味,太阳和天空也不同于今天。就连空气也不一样,因为那时送来的是六月的芬芳。而今已是九月,这一点无论如何也不能隐瞒。树木是绿的,但只需吹第一阵寒风,顷刻之间就会枯黄;天空是蔚蓝的,但不久就会变得灰惨惨;鸟儿尚没有飞走,只不过是由于天气异常的温暖。空气中已弥漫着一股秋的气息,这是翻耕了的土地、马铃薯和向日葵散发出的芳香。还有一会儿,还有一天,也许两天……
我们常以为自己还是妙龄十八的青年,还像那时一样戴着桃色眼镜观察世界,还有着同那时一样的爱好,一样的思想,一样的情感。一切都没有发生任何的突变。简而言之,一切都如花似锦,韶华灿烂。大凡已成为我们的禀赋的东西都经得起各种变化和时间的考验。
但是,只需去重读一下青年时代的书信,我们就会相信,这种想法是何其荒诞。从信的字里行间飘散出的青春时代呼吸的空气,与今天我们呼吸的已大不一般。直到那时我们才察觉我们度过的每一天时光,都赋予了我们不同的色彩和形态。每日朝霞变幻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似水流年彻底再造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当然,今天我们还很年轻——但只不过是“还很年轻”!还有许多的事情在前面等着我们去办。激动不安,若明若暗的青春岁月之后,到来的是成年期成熟的思虑,是从容不迫的有节奏的生活,是日益丰富的经验,是一座内心的信仰和理性的大厦的落成。
然而,六月的气息已经一去不返了。它虽然曾经使我们惴惴不安,却漫进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真正的六月草莓的那种妙龄十八的馨香。
1.文章第一段描写了秋天的景色,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作者在这段描写中突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2.请根据上下文,具体说明第五段中“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的内容。
“有所剥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
“有所增添”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的标题为“六月草莓”,请通读全文然后写出这个标题所比喻的含义。
4.最后一段中作者说“然而,六月的气息已经一去不返了”,结合全文内容,说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和写作用意。
填空。
①_________________,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②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③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将第三大题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义不臣乎天子,不友乎诸侯,于利不苟取,于害不苟免。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齐有北郭骚者,结罘罔,捆蒲苇,织萉屦,以养其母,犹不足,踵门见晏子曰:“愿乞所以养母。”晏子之仆谓晏子曰:“此齐国之贤者也。其义不臣乎天子,不友乎诸侯,于利不苟取,于害不苟免。今乞所以养母,是说夫子之义也,必与之。”晏子使人分仓粟、分府金而遗之,辞金而受粟。
有间,晏子见疑于齐君,出奔,过北郭骚之门而辞。北郭骚沐浴而出,见晏子曰:“夫子将焉适?”晏子曰:“见疑①于齐君,将出奔。”北郭子曰:“夫子勉之矣。”晏子上车,太息而叹曰:“婴之亡岂不宜哉?亦不知士甚矣。”晏子行。北郭子召其友而告之曰:“说晏子之义,而尝乞所以养母焉。吾闻之曰:‘养及亲者,身伉其难。’今晏子见疑,吾将以身死白之。”著衣冠,令其友操剑奉笥而从,造于君庭,求复者曰:“晏子,天下之贤者也,去则齐国必侵矣。必见国之侵也,不若先死。请以头托白晏子也。”因谓其友曰:“盛吾头于笥中,奉以托。”退而自刎也。其友因奉以托。其友谓观者曰:“北郭子为国故死,吾将为北郭子死也。”又退而自刎。
齐君闻之,大骇,乘驲而自追晏子及之国郊请而反之。晏子不得已而反,闻北郭骚之以死白己也,曰:“婴之亡岂不宜哉?亦愈不知士甚矣。”
【注释】①见疑:受到怀疑。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踵门见晏子曰 踵:走到。
B. 分府金而遗之 遗:给予。
C. 夫子将焉适 适:到……去。
D. 造于君庭 造:制作。
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乘驲而自追晏子及之国郊请而反之
A. 乘驲而自/追晏子及之/国郊请而反之
B. 乘驲而自追晏子/及之国郊/请而反之
C. 乘驲/而自追晏子/及之国郊请而反之
D. 乘驲而自追/晏子及之国郊/请而反之
3.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北郭骚品德高尚,他辛勤劳动,但所得却不足以奉养他的母亲。
B. 晏子是一个有义之人,这是北郭骚向晏子求助的原因之一。
C. 北郭骚在齐王面前以死力陈晏子的功劳,让齐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D. 北郭骚为了晏子而死,这也让晏子意识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