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面对不一定最难过/孤独不一定不快乐/得到不一定能长...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面对不一定最难过/孤独不一定不快乐/得到不一定能长久/失去不一定不再拥有

阅读以上材料,选择一个角度写作。

要求:(1)自拟题目,自定文体(除诗歌外),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面对挫折 在这个世界上,有阳光,就必定有乌云;有晴天,就必定有风雨。从乌云中解脱出来的阳光比从前更加灿烂,经历过风雨的天空才能绽放出美丽的彩虹。 人们都希望自己的生活中能够多一些快乐,少一些痛苦,多些顺利,少些挫折。可是命运却似乎总爱捉弄人、折磨人,总是给人以更多的失落、痛苦和挫折。记得我曾读过这样一则故事:草地上有一个蛹,被一个小孩发现并带回了家。过了几天,蛹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缝,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长时间,身子似乎被卡住了,一直出不来。天真的孩子看到蛹中的蝴蝶痛苦挣扎的样子十分不忍。于是,他便拿起剪刀把蛹壳剪开,帮助蝴蝶脱蛹出来。然而,由于这只蝴蝶没有经过破蛹前必须经过的痛苦挣扎,以致出壳后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就死了。自然,这只蝴蝶的欢乐也就随着它的死亡而永远地消失了。这个小故事也说明了一个人生的道理,要得到欢乐就必须能够承受痛苦和挫折。这是对人的磨炼,也是一个人成长必经的过程。 当挫折站在我们的面前时,我们开始了选择。正如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人与人的选择也是不尽相同的。我们可以选择放弃挫折,绕道而行,不必为了遇到挫折而难过,也不用去付出些什么努力;我们也可以选择迎接挫折,毫无畏惧,虽然我们为此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可是我们却可收获许多,有战胜苦难的喜悦与兴奋,有“苦中寻乐”的甜蜜,也有了今后战胜困难的勇气。 我们成长的过程曲折坎坷,总是伴随着辛酸与烦恼。而挫折好比一块锋利的磨刀石,我们的生命只有经历了它的打磨,才能闪耀出夺目的光芒。“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经历了挫折的成长更有意义,挫折其实是一笔财富。多少次艰辛的求索,多少次噙泪的跌倒与爬起,都如同花开花落一般,为我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作下了铺垫。成长的过程好比沿着沙滩走,一排排歪歪曲曲的脚印,记录着我们成长的足迹,只有经受了挫折,我们的双腿才会更加有力,人生的足迹才能更加坚实。 【解析】试题分析:“面对不一定最难过/孤独不一定不快乐/得到不一定能长久/失去不一定不再拥有”,四句话,四个观点。选取其中一个写作即可。这四句话的辩证色彩很浓,所以要辩证地去构思作文内容,辩证地去论述或叙述。事物与事件总有好的一面与坏的一面,即所谓的两面性。好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所以要发展地看问题。比如选择了第一句“面对不一定最难过”来写,那就要做如下分析:面对失败与挫折是痛苦的,但如果你能勇敢地去面对而不是逃避,然后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从挫折中积累力量,那等待你的将是一个灿烂的前程。从体裁上看,写议论文与记叙文均可。 点睛:这是一道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广泛上来说就是有意义,向人们揭示一定的道理的话,名人所说的谚语、格言等都可以叫名言警句。这类新材料作文,命题者往往提供与写作者道德修养或学习生活的某一方面紧密相关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几句几段)作为作文题,审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给予的名言或话语的深刻含意。名言警句富含深邃的哲理,其含义往往是含而不露,具有很强的隐喻性或象征性。如果就事论事,就只能触及皮毛,得到一个肤浅的认识,想要渗透其中深层的哲理,就要善于由表及里,深入挖掘内在含义,从中悟出与生活相关的道理,构思时可就人生的某一个侧面写出自己的哲理思考,行文时可巧借意象作为载体以形象说理,以此作为立论的切入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按要求修改语段。

①2016年7月25日,一组“葛优躺”表情包出现在网络上。②其图片源自曾热播的大型家庭情景剧“我爱我家”。 ③该剧中的小演员关凌现在依然频频出现在荧屏上。葛优饰演的“二混子”去别人家蹭吃蹭喝,像一滩烂泥坐在沙发上,神态栩栩如生。 ⑤于是网民们把极其懒散的瘫坐姿势称作“葛优躺”。⑥如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葛优躺”迎合了人们缓解疲劳、降低焦虑、释放压力等。

(1)第②句标点有误,应将“       ”改为“       ”。

(2)第句用词不当,请找出并修改:             

(3)第⑥句是病句,修改意见是:                                

(4)第    句与本段中心无关,可删去。

 

查看答案

(三)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他短小臃肿,外表结实,生就运动家般的骨骼。一张土红色的宽大的脸,到晚年才皮肤变的病态而黄黄的,尤其是冬天,当他关在室内远离田野的时候。额角隆起,宽广无比。乌黑的头发,异乎寻常的浓密,好似梳子从未在上面光临过,到处逆立,赛似“美杜莎头上的乱蛇”。

【材料二】

我的胡子向着天,

我的头颅弯向着肩,

胸部像头枭。

画笔上滴下的颜色,

在我脸上形成富丽的图案。

腰缩向腹部的位置,

臀部变成秤星,

维持我全身重量的均衡。

我再也看不清楚了,

走路也突然摸索几步,

我的皮肉,

在前身拉长了,

在后背缩短了,

仿佛是一张叙利亚的弓。

【材料三】

(1910年10月末,亚斯纳亚·波利亚纳)

(托尔斯泰的书房,简朴,没有任何装饰,完全像熟悉的照片上一样。)

(秘书引着两个大学生进来,两人都是一身俄罗斯装束,穿着非常贴身的黑上衣,面容年轻而又严肃,举止矜持,与其说腼腆,毋宁说自负。)

秘书 请你们坐一会儿。列夫·托尔斯泰不会让你们久等的。列夫·托尔斯泰非常喜欢讨论问题,所以他常常会忘记自己的疲劳。不过,有一点很重要,你们对他讲话,不要用老爷这个贵族称呼——他不喜欢这个。

大学生乙 (发出笑声)对我们不用担心这个。

秘书 听,他已经从楼梯走上来了。

(托尔斯泰进入室内,步履迅速,简直像一阵风似的,尽管到了这样的年纪,仍然显得灵活和容易激动。)

托尔斯泰 (眼睛直望着他们)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吗?

大学生甲 有一个问题。

托尔斯泰 (向大学生乙)你呢?

大学生乙 同他一样的一个问题。我们大家都只有一个问题要问您,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我们所有的人——俄国全体的革命青年都只有一个问题:您为什么不同我们站在一起?

托尔斯泰 (非常平静地)关于这个问题,我想我已经在我的著作和一些公开发表的书信里说清楚了——我不知道你们是否读过我的书?

大学生甲 (         )我们是否读过您的书?列夫·托尔斯泰,您问我们也问得太奇怪了。说我们读过——这简直太不够了!应该说,我们从童年时代起,就是跟着您的书一起长大的,当我们成为青年时,是您唤醒了我们肉体中的灵魂!我们要斗争——

托尔斯泰 (有意打断他的话)不是通过暴力……

(节选自茨威格《逃向苍天》,有改动)

1.以上材料中的人物分别是              、托尔斯泰。他们都是      (填写作者)的作品《      》中的写作对象。这些“痛苦和磨难造就的伟人”让我们联想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一段话:                        

2.材料一和材料二使用的人称不同,分析其表达效果。

3.为材料三中大学生甲的对白补充舞台提示,并说明理由。

4.从刻画人物性格的角度,分析材料三划线句使用破折号的原因。

 

查看答案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张大春

比喻使人快乐。

  打从进学开始,友朋间有雅好谈玄辩奥者,一向让我肃然起敬;但是钻之弥深,言之越切,一旦理路拙于词锋,容易生口角。可是,倘或有擅长取譬成论者,总觉得如熏如沐,而不至困于名理。大约就是在学生宿舍里挑灯扪虱,言不及义的那段时间里,我开始发现:“打比喻”是一种冷静沉着的力量,不是太容易的事。

  我发勤力学写了几年旧诗,目的就是为了重新认识一遍自己使用了几十年的字,每每一灯独坐,越是朗读、临摹、体会、琢磨,越是觉得中国文字透过辗转相生的意义累积,发展出“无字不成喻”的一套辨认系统。

  所以《说苑·卷十一·善说》里有这么一则故事:

  有宾客对梁王曰:“惠子就是会打比方,你不让他打比方,他什么话都说不上来了。”

  梁王第二天见了惠子,就跟惠子说:“先生你有什么话、什么理、什么事,但请直说,别打譬喻。”

  惠子说:“现在有个人,不知道弹弓是个什么东西,一旦问起来:‘弹弓长什么样儿?’您要是跟他说:‘弹弓就是弹弓的样儿。’这样,他能明白吗?”

  梁王说:“那是不能明白。”

  惠子接着说:“那么就换个说法:‘弹弓的形状就像弓,但是用竹片作弦。’这样说的话,能够明白了吗?”

  梁王说:“这样就能够明白了。”

  惠子又说:“言谈说话不就是这样吗?用人所已经了解的,来说明人所不了解的。如今王不让打比喻,怎么能把话说得明白呢?”

  梁王立刻说:“明白了。”

  这是一段十分幽默的记载,同样的话抬到逻辑学家面前,一定还是会招致申斥,因为纯就逻辑上说,任何模拟推理都是不能成立的。梁王在一听见“今有人于此而不知弹者”却没有及时制止,就表示他已经上当了。尽管,在前一天提醒梁王注意此道的未必是个进谗之人——甚至很可能还是个能够深思熟虑、不为诐(音bì,偏颇,邪僻)词所惑的智者,但是防范“非合于名理”的真知灼见毕竟不敌譬喻之动摇也疾,浸润也深。

  于是,我常常试着在跟孩子们说话的时候,刻意在他们述说了某事之后紧接着试探性地问一声:“就好像——?”

  有些时候,他们会把要说的事重新说一遍。妹妹张宜往往没有耐心思索,就会说:“就这样,没什么好像的。”哥哥张容在不会打比喻的时候会出现这样的句子:“跑得飞快的巴小飞,就好像什么也不像的他自己一样。”

  但是我锲而不舍、试着“点燃譬喻之火”的努力终于有了一点响应。张容忽然跟我说:“钢琴底下有一根棍子,弹的时候会把声音变小,就像是走在旅馆的地毯上一样。”他妹妹立刻抢着(像是参加一个譬喻大赛那样)告诉我:“我吃的橙子扎扎的,好像三角形尖尖的沙子戳在舌头上一样。”

比喻使人快乐。

(选自张大春《认得几个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8月第1版)

1.比喻给人带来哪些快乐?结合文意概括。

2.惠子说打比方可以“用人所已经了解的,来说明人所不了解的”,从而达到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目的。其实,打比方还可以①化深奥为浅显②化抽象为形象③化平淡为神奇等,在下列句中任选一句,结合上述内容和句意赏析句子。

(1)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样深邃。                          (休斯《黑人谈河流》)

(2)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那就是森林。 (张抗抗《地下森林断想》)

(3)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培根《谈读书》)

我选第    句,分析                                                      

3.用你学过的课文和上文中的内容为下面材料中划线句提供事实依据。

惠子是战国时期一位博学善辩的学者。他与庄子为友,常相辩论。

惠子与庄子,政治观点不同,学术观念对立,但惠子确是庄子生平惟一的契友。惠子死后,庄子再也找不到可以对谈的人。

 

查看答案

蜘     蛛

                                      梁绍壬

海州蜘蛛怪,不知何代物也。能嘘气黑风,居民每望见风起如黑烟蓬蓬,则皆严闭户牖,风过乃已。一日,龙击之,雷雨既,蛛吐丝网,龙不得出,格斗数十,须臾而濒海皆水矣。始有火龙者二,樊网出龙,蜘蛛遁不知所往。诘旦,于数十里外,有物纵横散落,圆腻色灰,围如人臂,或数寸,或一二尺,金石无所伤,而两头皆焦火痕,盖蛛丝也。大兴舒铁云孝廉有(蜘蛛网龙篇)纪其事。

                                                      选自《两般秋雨盦随笔》

【注释】①牖:窗户。②舒铁云:清代诗人。③孝廉:官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 能嘘气黑风           (2)雷雨既   

(3) 龙不得出             (4)格斗数十

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不知/何代物也    B. 始有火龙/者二

C. 于/数十里外    D. 金石/无所伤

3.翻译下面的句子。

居民每望见风起如黑烟蓬蓬,则皆严闭户牖,风过乃已。

4.选文想象奇特,描写生动,其中“能与龙搏斗”,可以表现蜘蛛              的特点,“蛛丝围如人臂”,可以表现蜘蛛                的特点。

5.选文还采用了什么手法突出“蜘蛛”的“怪异”?请举例说明。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小题。

杜甫

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尘匣元开镜,风帘自上钩。
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
斟酌姮娥寡,天寒耐九秋。

【注解】:①写此诗时,好友严武去世, 晚年的杜甫在成都生活失去凭依,遂沿江东下,滞留夔州(现四川奉节)西阁。②姮娥:嫦娥。

为本诗写一段鉴赏文字,用上“比喻”“照应”“触景生情”“寂寞”等词和短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