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论琴 [明]高濂 高子曰:“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故《记》曰:“君子...

论琴

[明]高濂

高子曰:“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故《记》曰:“君子无故不去琴瑟。”孔门之瑟,今则绝响,可贵矣。古人鼓琴,起风云而来玄鹤、通神明而阜民财者,以和感也。今存其器,古意则亡。欧阳公云器存而意不存者,此耳。夫和而鸣者声也,参叙相应者韵也,韵中成文谓之为音。故音之哀乐、邪正、刚柔、喜怒,发乎人心,而国之理乱、家之废兴、道之盛衰、俗之成败,听于音声,可先知也,岂他乐云乎?

知琴者,以雅音为正。按弦须用指分明,运动闲和,气度温润,故能操高山流水之音于曲中,得松风夜月之趣于指下,为君子雅业彼心中无德、腹内无墨者,可与圣贤共语?故音虽雅正,不宜于俗。

(选自高濂《遵生八笺》有删节)

【注释】①阜:增长。②雅业:高雅的爱好。

1.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

夫 和 而 鸣 者 声 也

2.解释下列加点词。

(1)可贵矣    ________            (2)今存其器  ________                

(3)为君子雅业_______             (4)彼心中无德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欧阳公云器存而意不存者,此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1)古人常弹奏古琴抒发情感,寄托理想。刘禹锡身处陋室仍以“调素琴”为乐,陶渊明躬耕陇亩仍蓄无弦琴一张,由此彰显出他们____的志趣。在高濂看来,弹古琴“以雅音为正”,从技法上讲需要做到“________”。

(2)作者认为古琴不适用于俗士,结合文章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夫/ 和 而 鸣 者/ 声 也 2.确实/实在 只这难道 3.欧阳公说的器存而意不存(乐器在而神韵消失),就是这个意思啊。 4.高洁\安贫乐道(意对即可);用指分明,运动闲和,气度温润。(任意一句即可得分)作者认为弹琴是一种高雅的爱好,只有那些气度温润、有才华、有品德的人才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表现出古琴的雅趣。而普通人往往缺少这样的情趣和审美能力,无法感受到古琴之美。 【解析】 1.试题分析: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夫/ 和 而 鸣 者/ 声 也。 2.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近几年考试有加大难度的趋势,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在出题中常常出以今释古的类型的题。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此题多古今异义,所以一定不要以今释古。如“徒”是“只,仅仅”之意。 3.试题分析: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云”等词语,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如此句“欧阳公云器存而意不存者,此耳”判断句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4.试题分析:(1)文言文要点的概括。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刘禹锡身处陋室仍以“调素琴”为乐,陶渊明躬耕陇亩仍蓄无弦琴一张,这是他们安贫乐道的志趣使然。在高濂看来,弹古琴“以雅音为正”,从技法上讲需要做到用指分明,运动闲和,气度温润。(2)题干:作者认为古琴不适用于俗士,结合文章说说你的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是人琴合一的中心。只有那些气度温润、有才华、有品德的人才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表现出古琴的雅趣。而普通人往往缺少这样的情趣和审美能力,无法感受到古琴之美。 参考译文: 高子说:琴意味着禁止,能使人去掉邪念,思想纯正。所以《礼记》载:君子没有特殊原因,不会离开琴瑟。孔府的瑟,堪称绝音,实在太珍贵了。古人弹琴,是因为与感情产生了共鸣。现在只留下古琴,古人的那种情感已经不存在了。欧阳公说的器存而意不存,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啊。物体振动而发出音响,称为声;有一定的次序和节奏,称为韵;韵律成文,才称为音。所以,琴音体现的哀乐邪正、刚柔喜怒,完全来自人的思想。故国家的治乱、家庭的兴败、道德的盛衰、民间的乐苦,听听琴音就可以预先推知了,这难道是其他乐器表现得出来的吗? 懂琴的人,以高雅的琴音为纯正,按弦时,用指一定要分明,奏出高山流水般优美的乐曲,从手指下产生松风夜月般悠闲的情趣,这就是君子高尚的爱好,那些心中无德、腹内无墨的小人,岂能与圣人贤人相提并论!世俗人喜欢听一般音乐,对琴音却不感兴趣,是因他们只喜欢靡靡之音的缘故。一般音乐有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个声调,其中两个变调,与宫调、微调联用,所以声音悠长而悦耳。古琴只用宫、商、角、徵、羽五个调子,变化很少,而且少与其他调子联用,所以,琴音虽然古雅、纯正,却不适用于民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著阅读】

(1)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的发着些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与天上的灰气连接起来,结成一片恶毒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①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的老城像烧透的砖窑。

(2)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②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了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经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擦声。

(3)干草已收了进来;桑菲尔德周围的田地一片青翠,已经收割过了。大路让太阳晒得又白又硬;③树木葱葱郁郁,十分茂盛;树篱和树林枝繁叶密,色泽浓重,和它们之间满地阳光的明亮的牧草地形成很好的对比。

1.将三段文字与相对应的名著连接起来,并填出空白部分。

(1)

A. 《简·爱》(作者:夏洛蒂·勃朗特)

(2)

B.       a       》(作者:老舍)

(3)

C. 《草房子》(作者:      b    

2.从三段文字的画线句中任选一句,结合原作品赏析。

我选____句, 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到社区敬老院参加志愿服务的医生们表示,他们所做的事情是微不足道的。

B. 杨绛先生的作品感染着几代人,她的猝然长逝,怎能不让人扼腕叹息

C. 小明在演讲比赛中以精湛的技巧征服了评委并获得冠军,全家人乐此不疲

D. 历经周折,老人终于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常年漂泊在外的愁绪荡然无存了。

 

查看答案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lǒng(  )着一层薄烟”,这是朱自清先生留给我们的春天的雨。

(2)在鲁迅先生笔下,夏夜宛转、yōu(   )扬的横笛声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让人回味无穷。

(3)在现代诗人何其芳看来,饱食过稻香的镰刀、肥硕的瓜果都告诉我们秋天是(  )息在农家里的。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代诗人岑参这首写雪的诗句展现了边塞冬季的精(   )。

(1)lǒng_____着      (2)yōu_____扬      

(3)____息         (4)精_____

 

查看答案

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字行楷字抄写下面的诗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查看答案

用诗文原句填空。

(1)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_。                          (《诗经·蒹葭》)

(2)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

(3)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_________________,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5)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夜雨寄北》)

(6)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

(7)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8)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雪》)       

(9)古诗文中有许多自然风物的描写,如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__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月下美景,又如张岱《湖心亭看雪》中“雾凇沆砀,_______________,上下一白”的雪中奇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