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用诗文原句填空。 (1)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___。 (苏轼《...

用诗文原句填空。

(1)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___。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2)__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3)____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________________ ,肠断白蘋洲。                  (温庭筠《望江南》)

(5)____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

(6)斯是陋室, _____________ 。                         (刘禹锡《陋室铭》)

(7)而那过去了的,_______________。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8)“____________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朱自清《春》)

(9)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唱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让无数的中华儿女潸然泪下,我们不由得想起孔子在河边的那声感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论语·子罕》中的句子填写)

 

淡妆浓抹总相宜 黑云压城城欲摧 岐王宅里寻常见 斜晖脉脉水悠悠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惟吾德馨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吹面不寒杨柳风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解析】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在田字格内用正楷或行楷抄写下面的句子。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查看答案

人生会有很多困境,学习生活上的困难、挫折,和家人、同学、老师的矛盾,甚至内心善与恶、美与丑的挣扎……都需要我们去突围,走出困境,走向一片新天地。请以“突围”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3)书写工整规范。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炒米胡同里面看夕阳

迟子建

    (1)当我把一篇文章的最后一行字写完时,长舒了一口气。掷笔抬头的一瞬,方觉得满室生辉。透过明亮的玻璃窗,见无限的黄昏把远处的瓦灰色楼房和近处的几排高大的杨树,装点得那么辉煌和潇洒,往日在青白的日头下所见的那黯淡,那单调,竟残雪般地散尽了。

(2)坐在桌前,就这么把全身心浸在酽酽的黄昏里,转目镜中,见满头披垂的乌发,竟也染上了黄昏的一片幽情,无数根发丝犹如满月朗照下的一片草地,柔和而安详。

(3)就在这时,我猛然发现了自己的发间有一根白丝,像一线雪从山崖上飞旋而下,动人心魄地飘垂着。

(4)哦,白发!我不由在心底深深地叹息了一声。我有了第二根白发了,在我23岁的这个春天的傍晚。

(5)第一次见着白发是在初中,14岁,被同学拔下来后,我就像扔冰棍纸一样随便地把它扔掉了,因为青春好长好长呢。

(6)这次见着白发,是在9年之后的黄昏的天光中,我的心底里叹息复叹息,不知青春是否已驶到尽头,泪水忍不住地往外涌了。

(7)我把白发拈在手中,想到户外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消磨一下静寂得让人忧愁的时光。

(8)走出瓦灰色的楼房,踏过一片方形的石板地,便到了炒米胡同了。这条胡同很长,胡同两侧是土灰色或深褐色的四合院。没有炒米的香味,倒有洋槐的气息沁人心脾。

(9)我把步子放得轻轻的、慢慢的。夕阳在要沉沦的一刻,爆发着如火的金光,整个胡同都盛满了黄昏,恍若一个金碧辉煌的宫殿的长廊。一群鸽子不知听到了什么哨声,忽地从一处暗淡中飞起,或灰或白,一律都徐徐地向着天空飞去。我手上的那根白发,竟被辉映得这么光华灿烂。

(10)我的步子放得更轻,更慢。因为我看到了在炒米胡同两侧的每一家的院门口,几乎都坐着一位老人。他们一样的表情,一样的姿势,在悄然领略、享用着迷人的夕阳。    

(11)他们的头发全都斑白了,满面的皱纹里横溢的金光,使他们的脸显得更为祥和。他们的脸上,唯有嘴角在微微抽动,大概是在咀嚼黄昏吧。

(12)他们那表情,真是人世间少有的平和,实在是柔和得不能再柔和,安详得不能再安详了。

(13) 我的泪水在他们的面前竟然悄然收敛了。手中拈着的白发,也不知不觉地飘到地上,就像一片零落了的秋叶,随风而逝了。

(14)炒米胡同很长很长,黄昏在这里却很短很短。夕阳从地平线上消失后,那浓浓的光就变成了淡淡的,最后淡得融进天色,瓦灰色的楼房依旧瓦灰,洋槐的叶子恢复了浅绿。我也渐渐地融入了这一片宁静的黄昏中。

(15)胡同两侧的老人,吃过了夕阳这个大大的金饽饽里的几丝香甜,那满头的白发似乎都能变成年青人琴上的几根柔和的弦了。

(16)我第一次意识到,炒米胡同有太强太旺的生命在天地间存息。

而我那根雪样的白丝,跟老人们满面的黄昏比起来,不知要淡多少呢。

1.选文中,“我”的心情有一个复杂变化的过程,请把这个过程填补完整(每处不得超过四个字)。

愉悦 →     (1)     → 感动 →      (2)      

2.文章第(5)段采用了怎样的叙述方式,有何作用?

3.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他们的头发全都斑白了,满面的皱纹里横溢的金光,使他们的脸显得更为祥和。他们的脸上,唯有嘴角在微微抽动,大概是在咀嚼黄昏吧。

4.通读全文,说说你对标题的理解。

5.【甲】【乙】两个片段都写了太阳落山时的场景,请具体说说其中蕴含的作者的不同情感。

【甲】夕阳在要沉沦的一刻,爆发着如火的金光,整个胡同都盛满了黄昏,恍若一个金碧辉煌的宫殿的长廊。                             

(迟子建《炒米胡同里面看夕阳》)

【乙】这时,太阳快要西沉。透过林隙,我看见它像一个红色的车轮,就要滚进西边的山沟里去了。身边的三叔忽然喊道:“太阳!”接着,两只枯瘦的手向前伸去,仿佛要捉住它似的。                                        

(程海《三颗枸杞豆》)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阅读是一种定力

周二中

    ①这些年,有各种各样的调查数据显示,国人年均读书量很少。比如较多的说法也只有6本,而欧美国家达16本,北欧国家达到24本。这些数据未必精确,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国人静不下心来读书的尴尬现实。

②一位外国管理学者在其近著中说,在中国旅行时发现,城市遍街都是按摩店,而书店却寥寥无几,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少得可怜。他的判断未免失之武断,也未必准确,但他观察到的现象、所思考的问题却令我们警醒。

③“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一千多年前,宋真宗就写下这样的劝学诗句。今天,到底是什么让我们静不下心来了呢?忙,没时间,是很多人找到的原因。然而,鲁迅先生早就断了此类借口的后路: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真正的原因恐怕在于,在快节奏、高压力、紧张而喧嚣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失去了一种定力。

④有人在飞机上发现一个现象,当时机舱已熄灯,他吃惊地发现,不睡觉玩iPad的,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而且他们基本上都是在打游戏或看电影,没见有人读书。而对于很多人而言,可能意识到不能用游戏娱乐来浪费时间,然而却一头栽进了新媒体所构建的信息海洋,这也想了解、那也想知道,顶多有些碎片化的浅阅读,在信息的洋流里心灵变得浮躁而飘零。也难怪有文化学者忧心忡忡:快速浏览的习惯正在代替阅读,“我不希望中国回到孔子孟子的时代,我也不希望中国进入13亿华人躺在比尔· 盖茨与乔布斯怀里看微博与段子的时代。”

⑤说到底,越是面临生活的快节奏,越是要有超强的定力。有定力,才能让我们慢下来、静下心来观察与思考。那么,这定力从哪里来?来源于阅读本身。不少人有这样的阅读经历:偶一日拿起一本书来,竟然一读就欲罢不能,超然物外沉浸书中,数小时流逝而不觉。而那一度浮躁的心气竟然也沉静下来,有一种难得的静谧,更仿佛有一种沁人心脾的馨香在缭绕。这便是阅读的力量。

⑥其实,任何时代都有其快、变、闹等特征,关键就是能不能闹中取静、忙里偷闲地读点东西。古人欧阳修读书,即有枕上、马上、厕上“三上法”之谓。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则说过,“如果再过10年我就死了,那么我就一定要学习9年零359天”。懂得了阅读的力量,也就会把阅读作为提升素养的途径,更作为涵养定力的手段。有了这样的认知,即使舟车劳顿、戎马倥偬,其奈阅读何?

⑦在这个快速行进与选择的时代,很多人正在悄然改变与重塑,一个新的气象正在出现。各种电子书已经开始进驻手机桌面,越来越多的人把花在手机上的时间,开始从网络浏览、微博刷屏转向了桌面上的电子书库。当人们从快速流变的新媒体上重拾深阅读,进而自觉地下载适合自己阅读的电子书籍,阅读将在新媒体上获得新生,它所改变的将不仅是人们的素养,还有躁动不安的心灵。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⑥段中划线句使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第四段中两个加点的“基本上”能否删去?为什么?

4.在2012年,我国就已明确提出“全民阅读”的要求。请结合你的阅读经历,谈谈加强阅读给你带来的学习生活方面益处。

 

查看答案

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皇甫谧年二十始勤学

    (皇甫谧)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以为痴。尝得瓜果,辄进叔母任氏。任氏曰:“《孝经》云:‘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因叹曰:“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不卜邻,教有所阙?何尔驽钝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因对之流涕。谧乃感激,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

    居贫,躬自稼穑,带经,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谧沉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惟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晏先生。著《礼乐》、《圣真》之论。

(节选自《晋书·皇甫谧传》)

【注】①叔母任氏:指抚养他的任姓叔母。②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意为即使每天给父母吃牛、羊、猪(三牲)肉,仍称不上是孝子。③卜:选择。④稼穑(sè):播种和收获。此泛指从事农业劳动。⑤经:此指儒家经典著作。

1.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以为痴  _______________       (2)教有所_______________

(3)勤力不  _______________       (4)带经而_______________

2.下列选项中的“以”与“惟以著述为务”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其境过清    B. 美于徐公

C. 虽不能察,必    D. 天下事为己任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何尔驽钝之甚也!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4.结合本文及链接材料,试分析皇甫谧和宋濂成功的共同因素。

【链接材料】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