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于共产党来说,个人地位,只是...

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对于共产党来说,个人地位,只是“大海中之一滴”罢了。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引用的修辞手法。

B. “当看过这世界的每片沧海桑田,最美的还是家的屋檐。”这个句子没有语 病。

C. 电子邮件的的传递方式更加灵活便捷,但其基本写作要求与纸质书信并没有区别。

D. “十几年来,延安机场上送行的情景时时出现在眼前。”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情景”,谓语中心语是“出现”。

 

B 【解析】此题属于综合形考查。结合修辞的特点、病句的形式、句子的成分等来思考即可。B.“沧海桑田”形容世事变化大,用在此句不恰当。所以此句属于用词不当。其余三项都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大型纪录片《大国工匠》讲述了工人师傅对技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

B. 对于名著翻拍是否应尊重原著的问题,大家意见纷纷,莫衷一是

C. 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不观止

D. 和外形小巧而肚量超大的电子课本相比,笨重的传统图书只好甘拜下风了。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污秽     险峻       遍稽群籍    张皇失措

B. 威摄     迁徙       花团紧簇    广袤无垠

C. 峥嵘     烦燥       斩钉截铁    无可制疑.

D. 遐想     惩戒       锋芒必露    耳濡目染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祷告(dǎo)  脊椎(zhuī)  勾当(gōu) 吹毛求疵(cī)

B. 陨落(yǔn)  抽噎(yè)    脸颊(jiá)  鳞次栉比(jié)

C. 荫庇(yìn)  隐匿(nì)    栈桥(zhàn)味同嚼蜡(jiáo)

D. 瘫痪(huàn) 匀称(chèng) 脑髓(suí) 惊涛澎湃(pài)

 

查看答案

现实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标签,人们喜欢给一些事物或人群贴上标签,而且也会互相贴标签。请以“标签”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 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② 要突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

③ 不少于600字;

④ 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查看答案

阅读《手艺人》一文,回答小题。

王栓是个少言寡语的人,却做得一手好木工活儿。

王栓先是给别人家上梁架檩子,做门窗。后来打桌椅板凳,床箱橱柜,这些家什王木匠只走两遍漆,就漆得净明瓦亮,像镜子一样,照得满屋亮亮堂堂的。后来王木匠的活儿越做越小,专给妇人做粉盒子、首饰匣子,给有钱的男人做装钱的匣子。

王木匠做的盒子、匣子很精致,上面画荷描菊,雕龙刻凤。更绝的是,他开的卯眼和榫头,细密得像米粒,抹上胶四块木板子楔在一起,打磨过,再走过两遍漆,那赛米粒似的楔口就看不见了。那楔口还咬得结实,就是把木匣子摔在地上,摔成八瓣儿,那楔口都不带开的。

王木匠做这些活儿一口价,绝不讨价还价。活儿做完了,摆在主家面前,或三两银子,或五两银子,你多给,他把多出来的银子推到你面前:“谢谢啦,我的手艺就值三两银子,就三两。”有的主家小气或者一时钱不凑手,工钱给得不够数,王木匠就不接手,拖欠着可以,不足不行。

一次,妻妹小桃要出嫁,求姐夫做一个妆匣子。妆匣子做好了,他说是三两银子的工钱。小姨子笑了笑,不作声。他又说了一遍:“工钱是三两银子。”

小姨子气呼呼甩给他三两银子,他拿上,气呼呼地走人。

王栓有这么好的手艺,又是一个精细的人,就有人把孩子送来跟他学手艺。王木匠都留下。可是这些孩子在王师傅这里待不长,有三个月的,有半年的,最多能坚持一年也是走人,没有一个能坚持学下来的。

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王木匠教徒弟,先是把一围粗的圆木绑在架子上,他带着徒弟,顺着墨线“吱──吱──”用大锯破成寸板子,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那枯燥、单调、寂寞、疲乏谁受得了?跑来学手艺的没有坚持学多久,一个一个都得走人。

跟王木匠学成手艺的只有一个人。

就是他的儿子王秋生。有人说:艺不外传,王木匠怎么会教外姓人的孩子呢?①不爱说话的王师傅听了,也只笑一笑就过去了。其实,王秋生也不是他的亲生儿子,是他收养的孩子。

那是许多年前,一天王木匠在外做活儿,很晚回家,进家洗漱完毕就要躺下歇息。忽然听到窗外有婴儿啼哭声,以为有妇人抱孩子来串门,可是半天没人敲门,婴儿的哭声却越来越大。夫妇两人就出门看,只见窗台下石桌上放着一个包裹,哭声在包裹里愈发嘹亮。两口子把孩子抱进来,在灯下一看,这个孩子眉清目秀,再把手伸进包裹里一摸,是个男孩子,更是喜出望外。俩人是一直没有生育的中年人,老天爷送子来了,高兴得两口子看一会儿,抱一会儿,亲一会儿,折腾一夜。

孩子三四岁的时候,就能看出是个极聪慧的人。那时屋里梁上有一窝燕子,大燕子孵出一窝四只小燕子。小秋生一个一个都能分辨出来,还给它们起名:蓝翎、青翎、紫翎、花翎。一天晚上,妈妈要关窗户,他拦住说:“妈妈,先别关啊,花翎还没有回呢。”

秋生长大了,也跟王栓一样,寡言少语的。两个都不爱说话的人,坐在一根圆木两侧,一条大锯,一去一来,一拉就是一天。②秋生整整拉了两年大锯后,跟着父亲只学了几个月手艺,就学会了开卯打榫、画荷描菊、雕龙刻凤,出手的活儿比父亲王木匠的还精致。王秋生就用这手艺挣来了宅院,娶来漂亮的媳妇,这很让人眼馋心里痒。

王秋生活儿越做越好,父亲却一天比一天老了,手脚也慢。找他做活儿的越来越少了。终于有一天他做不成活儿了,待在家里。

一天,王师傅与人闲聊,说起学手艺的秘诀,他说:“学手艺,学的是品行,练的是心性。我让学艺的人先锯木破板,那是祛除他心中的急、躁、浮。先把人心稳下来了,再去磨炼人的专心、耐心。练得人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到那时候学什么就会什么,心在活儿上,眼在手上,能做不好活儿?”

王师傅的话,有人听得懂,有人似懂非懂。就是听懂了的人,也未必做得到。做到了就是手艺人,靠一身技艺一辈子衣食无忧的,活得就鲜亮。

                                                      (选自《雨花》,马宝山)

1.通读全文,简要概括小说的主要故事内容。

2.文中写小秋生给小燕子起名这一细节有什么作用?

3.品读文中两个画线的句子,回答下面问题。

⑴ 联系上下文,揣摩画线句子①中王木匠此刻的心理活动。

⑵ 说说画线句子②中的关联词“只”“就”的表达效果。

4.探究文章以“手艺人”为题的好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