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北风在空旷( )的大地上呼啸肆虐,冰雪冷酷无情地封冻了...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北风在空旷(         )的大地上呼啸肆虐,冰雪冷酷无情地封冻了一切扎根于泥土的植物,无数生命用消极的冬眠躲避严寒。这时候,腊梅,你却清醒着,毫无畏惧地伸展出光秃秃的枝干,并且把毕生的心血都凝聚在这些光秃秃的枝干上,凝结成无数个小小的蓓蕾。一任寒风把它们摇撼,没有一星半瓣绿叶为你(       )风寒!一任               , 没有                       。你能忍受这种煎熬么?也许任何欢乐和美都源自痛苦,都经历了殊死的拼搏,而且世人未必都懂得这个道理。

(1)请为文中的括号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寂寥   寥落    遮挡   抵挡

(2)文中画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答:                                                             

(3)根据文意,运用“一任……没有……”句式为文中横线处写一句话。

答:                                                             

 

(1)寂寥 遮挡 (2)略 (3)也许任何欢乐和美都源自痛苦,都经历了殊死的拼搏,但是世人未必都懂得这个道理。 【解析】试题分析:(1)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关词语或成语的意思,正确辨别他们的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解答时联系上下文,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比如前面是“没有一星半瓣绿叶”所以“风寒”前应是“遮挡”,而不是“抵挡”。(2)将“而且世人未必都懂得这个道理”中的“而且”改为“但是”。(3)例:一任飞雪把它们覆盖,没有一星半点绿叶为你遮挡风寒!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罚(chěng)  使(chāi)  眼花乱(liáo)    锋芒毕(lù)

B. 徉(cháng)  吞(shì)   呕心血(lì)      耳目染(rú)

C. 白(piǎo)   拮(jù)    谈笑风(shēng)   因地宜(zhì)

D. (qí)     胆(què)   尽职守(kè)      微不足(dào)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                      ,身世浮沉雨打萍。     

(2)杨花落尽子规啼,                     

(3)相见时难别亦难,                     

(4)登斯楼也,                                                            , 感极而悲者矣。

(5)子夏曰:“                      ,切问而近思,                      。”

(6)李白在《行路难》中通过写面对美味佳肴难以下咽,表达内心极度苦闷的句子是:

                                                。”

 

查看答案

以“就这样被你感动”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丁立梅的《愿全世界的花都好好地开》一文,完成小题。

①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也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②三层小楼,粉墙黛瓦,阅览室设在二层靠楼梯的一面墙上,满满当当的,摆的全是书。朝南的窗户外面,植着七里香。人坐在室内看书,总有花香飘进来,深深浅浅,缠绵不绝。

③这是当年我念大学时,学校的阅览室。对于像我那样痴迷读书,而又无钱买书的穷学生来说,这间免费开放的阅览室,无疑是上帝恩赐的一座宝藏。在那里,我如饥似渴,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书籍。也是在那里,我初次接触到《诗经》,立马被那些好听的“歌谣”迷上。野外总是天高地阔的,我一会儿化身为那只在河之洲的斑鸠,一会儿又变身为采葛的女子,岁月绵远,天地皆好。

④其实那时,我心卑微。我来自贫困的乡下,无家世可炫耀,又不貌美,穿衣简朴,囊中时常羞涩。在一群光华灼灼的城里同学跟前,我觉得自己真是又渺小又丑陋。

⑤读书却使我的内心,慢慢的,变得丰盈。那真是一段妙不可言的光阴,每日黄昏,一下了课,我匆匆跑回宿舍,胡乱塞点食物当晚饭,就直奔阅览室而去。看管阅览室的管理员,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个高,肤黑,表情严肃。他一见我跑去,就把我看的《诗经》取出来,交到我手上,把我的借书卡拿去,插到书架上。这一连串的动作,跟上了发条似的,机械连贯,滴水不漏。我起初还对他说声谢谢的,但看他反应冷淡,后来,我连“谢谢”两字也免了,只管捧了书去读。

⑥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我想把它据为己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一本《诗经》连同它的解析,我一字不落地抄着,常常抄着抄着,就忘了时间。年轻的管理员站我身边许久,我也没发觉,直到他不耐烦地伸出两指,在桌上轻叩,“该走了,要关门了。”语调冷冷的。我才吃一惊,抬头,阅览室的人已走光,夜已深。

⑦我不好意思地笑笑,归还了书。窗外七里香的花香,蛇样游走,带着露水的清凉。我心情愉悦,摸黑蹦跳着下楼,才走两级楼梯,身后突然传来管理员的声音:“慢点走,楼梯口黑。”依旧是冷冷的语调,我却听出了温度。我站在黑地里,独自微笑很久。

⑧那些日子,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我蓬勃如水边的荇菜、野地里的卷耳和蔓草。也没想过自己到底为什么要迷恋,也没想过自己日后会走上写作的路,只是单纯地迷恋着、挚爱着,无关其他。

⑨很快,我要毕业了。突然收到一份礼物,是一本《诗经译注》,岳麓书社出版的,单价七块六毛,厚厚的一本。扉页上写着:赠给丁小姐,一个爱读书的好姑娘。下面没有落款。

⑩我不知道是谁寄的,我猜过是阅览室那个年轻的管理员。我再去借书,探询似的看他,他却无甚异常,仍是一副冰冰冷的样子,表情严肃。我又怀疑过经常坐我旁边读书的男生和女生,或许是他,或许是她。他们却埋首在书里面,无波,亦无浪。窗外的七里香,兀自幽幽的,吐着芬芳。

⑾我最终没有相问。这份特殊的礼物,被我带回了故乡。后来,又随我进城,摆到了我的办公桌上。我结婚后,数次搬家,东迁西走,丢了很多东西,但它却一直都在。每当我的眼光抚过它时,我知道,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也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选自《课外阅读》2016年第3期,有改动)

1.结合文章具体内容,简要分析文中的管理员是一个怎样的人。

2.按要求回答问题。

(1)请联系具体语境,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妙处。

在一群光华灼灼的城里同学跟前,我觉得自己真是又渺小又丑陋。

(2)分析文章第③段画线句子的作用。

3.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经》是贯穿这篇文章的线索。

B. 文章结尾的画线句子照应了开头和标题,收束全文。

C. 本文极力描写阅览室管理员的表情严肃、说话语调冰冷,主要是还原生活的真实,让读者读起来更真切。

D. 文题中的“花”,不单纯指自然界的花,也指美好的事物、温暖的情感。

4.比较本文第⑦段画线句子和下面链接材料,说说它们在写法上的相同点和写作意图方面的不同点。

【链接材料】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鲁迅《故乡》)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小题。

①不管你承不承认,我们现在其实活在语言的垃圾场,里面堆满了不断被创造出来的流行词。这些词有好多人在用,也有好多人反感。为啥讨厌这些词,并不是大家莫名其妙的偏见。最重要的是,这些词是死的,不是活的。

②检验一个语言是死是活,非常简单,只需把它扔在时间里就得了。有的语言是活的,尽管他的作者早已死掉,但还被无数后代传颂。有的语言是死的,刚被人说出口,最后一个音节还没发完,就已经腐烂了。

③比如活的语言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而死的语言是:厉害了 word 哥。比如活的语言是: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而死的语言是:蓝瘦、香菇。

④和菜头说过一句话特好:“要想文章活的比人长久那就尽量不要使用网络热词。”每个人都有表达欲,这是人性的刚需。完美的表达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当那些经历被遗忘、已经褪色时,当你翻开那记述时,发现那些事物还在言语中闪闪发光。

⑤其实频繁使用网络热词的另一个真相是:你出于偷懒,就随手用一些粘粘乎乎、不清不楚的词语来打发自己。其实你的感情和经历远超出了这些词狭隘的范围,干嘛要用不称职的词语糟蹋你自己的宝贵经历呢?

⑥从古到今的智者都认为,世界上充满了待认知的空间,你使用的语言像一把梯子或者是一个通行证,会把其相对应的空间和你连接起来。

⑦在传说中,阿里巴巴念叨着咒语“芝麻开门”,进入了一个神秘的山洞,迎接他的是一屋子的金银珠宝,由此变成富翁。

⑧当你使用“蓝瘦、香菇”这样的词作为通行证时,另一个神秘的屋子开了门:里面堆满了成千上万棺材,还发着腐烂的气味。棺材里躺着的,都是那些曾经流行的词汇:猴赛雷、人艰不拆、累觉不爱、臣妾做不到、我好方……

⑨当你辛苦一点,追寻的是诗歌、文学的语言,这些语言会领你到达一个图书馆,里面坐满了西塞罗、李白、屠格涅夫、博尔赫斯……那些古老的灵魂躺在哪,只要你愿意,他们都能成为你最真诚可贵的朋友。

⑩人体要锻炼,饮食要健康,修辞和语言的能力也是需要锻炼的。所以啊,可以试着写下来自己的词,自己的句,我们要好好说话。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结合全文内容,按要求答题。

(1)结合语境,分别说说“死的语言”“活的语言”的含义。

(2)文章第⑧⑨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借助本文观点,联系语境,在(1)、(2)、(3)处填入恰当的内容,补全下面“小语”和“明明”的对话。

明明:我们来比较一下古人的表达和当下的网络流行语。

小语:古人形容人漂亮可以用成语“沉鱼落雁”“(1)  ”。

明明:我们只会说“高富帅”“白富美”。

小语:对啊,《范进中举》中胡屠户骂范进丑还知道用成语“(2)”。

明明笑着说:古人的表达真是    (3)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