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择高处立,向宽处行 ①宋朝时,蔡州有一道人善棋。每与人对局...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择高处立,向宽处行

    ①宋朝时,蔡州有一道人善棋。每与人对局,总是让对方先走一步。即便如此,他也从没输过。有诗云:“烂柯真诀妙通神,一局曾经几度春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②饶人”即“让人一步棋”,后来慢慢演变成了“宽容、忍让”之意。

    ③饶,在汉语里还有丰足的意思。丰足,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都需以积极的姿态去进取,也需适当“退一步”来回味。一味向前、向前、向前,马不停蹄,无休无止,定有山穷水尽时。略停停,送后一步,放开视野,让思想回旋一下,世界呈现给你的常常是惊喜。

    ④饶,饶人,都贵在这退后一步

    ⑤饶人,不是一种姿态,而是一种情怀,是那种立在高处、视野涵容八方的自信,是游刃有余的大智。就像那位宋朝道人,身有绝技,可骄矜,可效旷,可目中无人、藐视四野,但他宽落落地让人先行。这饶人处,使多了一重人格之“美”。

    ⑥法国作家雨果有句话:“世界上最宽闲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人心,宽阔在哪?必有一个饶人处。饶人,不是一种表演,而是一种宽宏的内在。

    ⑦饶人者,目光高远,思绪恒定,心无杂念,因此心间可摔船、可奔马、可容得人性万千。心宽了,就厚了,就暖了,自个儿暖和,拢一块儿暖和,抱在一起更暖和。饶人是一种人性之暖。

    ⑧饶人,还是一种智慧。按说,得理不饶人,是不逾矩的,属个人权利。得理且烧人呢,境界更为超模。它是一种原谅,一种放下,一种人生大智慧。人一得理,往往会理直气壮,有声势,要讨个说法,喧嚷、焦躁、振振有词;但是,任何事,过犹不及。不讲理,是缺点;硬讲理,是盲点。

    ⑨不管什么时候,留一点余地,便可以让棘手的事情回旋自如。这饶人之处,像那雨

过天睛,人情与霞光共散成绮,相映生辉。

    ⑩人这一生,走万里路,修百年身,难得的是一帆风顺。饶人,便是一叶扁舟,乘风

破浪,载你到一个开阔地,柳暗花明,月朗风清。这正应了左宗棠那半个联儿:择高处立,寻平处往,向宽处行。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下面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选文第⑤段中“这饶人处”指宋朝道人身有绝技,不骄矜,宽容让人一步棋。

B. 饶人,是一种情怀,是一种宽宏的内在,展现人格之美、人性之暖、人生大智慧。

C. 物质及精神层面的丰足,需以积极的态势努力获取,适当时候需“道一步”来反思。

D. 清代儒将左宗棠那半个联儿意为做学问要高屋建甄、做人应低调处世、做事该留有余地。

3.下面事例,最适合放在文中哪个段落?请简要阐述理由。

唐朝时,秋仁杰千方而计排挤秦师德。可秦师德心胸宽宏,以德报怨,上表“十许

道”,两力向炎则天推荐秋仁杰,赞资他的治国才能。秋仁杰看了荐表后道境难密,祈服于去拓德的包密之心。

4.结合语境,请简析第⑩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1.择高处立,向宽处行。 2.D 3.这个事例最适合放在第⑥段,因为事例中娄师德面对狄仁杰的排挤,却宽宏大量,以德报怨,多次向武则天举荐他,与第⑥段论述的观点一致。 4.运用了比喻,把饶人比作乘风而进的一叶扁舟,形象生动地将饶人的作用表达出来,并且语言清新流畅,富有美感。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心论点的把握能力,其实是对作品的整体感悟能力的考查。中心论点需要自己概括论点时要注意论点的完整性,应该用一个能表示简明判断的完整的句子来表达。结合全文内容来看,题目就是论点式的题目,而且,进过一系列的论述,文章的结尾点明观点“择高处立,向宽处行”。 2.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内容的理解与辨析能力。首先要仔细阅读文章,了解文章的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和论证的思路,然后分析四个选项,做出选择。D项表述不准确。左宗棠对联的全文是“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这24个字浓缩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就是胸怀远大抱负、只求中等缘分、过普通人生活;“向高处立、就平处坐、从宽处行”,则是看问题要高瞻远瞩、做人应低调处世、做事该留有余地。 3.本体口传心授对论据和论点关系的分析能力。论点是议论文的核心,论据为论点服务,所以论据所讲的道理或举的事例与论点要一致。事例中娄师德面对狄仁杰的排挤,宽宏大量,以德报怨,并多次向武则天举荐他,与第⑥段论述的观点“饶人,不是一种表演,而是一种宽宏的内在”一致,所以放在第⑥段合适。 4.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结合文章内容和论点套用格式即可。第⑩段划线句子把饶人比作乘风而进的一叶扁舟,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生动形象地论证了宽容的作用。 点睛:对议论文论证方法及作用的分析,首先要对论证方法判断准确,然后用议论文论证方法作用分析的格式进行作答。答题格式:(1)举例论证:以……(事实)作论据,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论点(或分论点),增强了说服力。(2)比喻论证:作者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证明了本文(段)……的论点,便于读者理解。(3)对比论证:作者把……与……对比,突出地论证了……的观点,给人以深刻的印象。(4)道理论证:引用……的名言、谚语,充分有力的论证……观点。使说理更具权威性、科学性,更具说服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李光地字晋卿。年四岁,能以炭摹地上灯字影。稍长,力学,有通才。尝举家陷贼,挟以邀金,欲杀者屡,终不惧。间即取书读,贼大奇之。其伯父日燝①,募死士袭破贼寨拔以归。光地少无声色之好,衣食裁取粗给,经年不奏丝竹,门馆寂寥,无有私谒。 

                                                               (《安溪县志》)

[注]①日燝,李光地伯父的名字,燝,音同“景”。

1.解释加点词。

(1)送之                          (2)援质理         

(3)遇其叱咄                     (4)贼大

2.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俯身倾耳                 其境过清

B. 每假借藏书之家             告之帝,帝感其诚

C. 光地少无声色        岂能为暴涨携

D. 伯父日燝                真不知马也

3.用“/”给下列内容断句,限断两处。

募死士袭破贼寨拔以归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2)经年不奏丝竹,门馆寂寥,无有私谒。

5.从“嗜学”的角度,宋濂的“嗜学”程度远不如李光地,为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代诗歌,完成小题。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抒发了作者          之情。

2.下列对这首词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人极力夸张“金樽”“玉盘”和美酒,反衬出“不能食”“心茫然”的痛苦和无奈。

B. 全诗语言圆转含蓄,意蕴深沉,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结尾表现了诗人的乐观与自信。

C. “欲渡”两句补充前面的诗意,让人不禁感慨,比喻人生道路上大多事与愿违。

D. “行路难”是一个乐府旧题,内容多写世路的艰难和离别的痛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作答。

《朗读者》精心挑选经典美文,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旨在实现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展现真实的人物情感。节目呈现生命之美、文学之美和情感之美,它所传递的责任感、温情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价值理念。

其mèi力并不仅仅在于朗读本身,嘉宾分享的故事同样精彩。这些简单的过往经历,却有着深刻的【甲】(底蕴  内涵)或动人的情感在里面。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在节目中畅谈与儿子之间的矛盾、分歧、隔hé乃至冲突,与观众【乙】(分享  共享)对儿子的教育心得及父子间的相处之道,令人感慨。不少人把《朗读者》喻为传播文化的一股清流,以此肯定该节目的创办意义。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选择题只填序号)。

①mèi力__________                ②隔hé_________

现(A.chénɡ  B.chén)_____    ④感(A.ɡài B.kǎi)______

(2)从文中【甲】【乙】两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

【甲】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线句有语病,请将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

(1)纷纷暮雪下辕门,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                  ,决眦入归鸟。(《望岳》)

(3)                    ?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

(4)                    ,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5)峰回路转,                       ,醉翁亭也。(《醉翁亭记》)

(6)子在川上曰:“                  ,不舍昼夜 。”(《论语》十二章)

(7)衔远山,吞长江,                           。(《岳阳楼记》)

(8)古诗中诗人常借月传情,“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借“明月”寄托他对远方朋友的牵挂;“                                  ” (《水调歌头》),苏轼借“明月”表达他对亲人的思念,表达对千古离人的美好祝愿。

 

查看答案

请以“乐在其中”为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

(1)文体不限。

(2)全文不少于600字

(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4)行文中出现城区(县)名用“新城区”,校名用“希望中学”,人名用“小张、小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