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古诗文名句默写。 (1)_____,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2)出...

古诗文名句默写。

(1)_____,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2)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杜甫《蜀相》)

(3)________,何事秋风悲画扇?_______,却道故心人易变。(纳兰性德《木兰花·拟古拒绝词柬友》)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5)《孟子》中的“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说明了困境出人才的道理。

(6)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借景抒情,流露出对家国的眷恋,对前途悲观失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7)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系列活动,提醒我们要铭记历史,不要让 “______________”这样兵火断家信的悲剧重演。(填写杜甫《春望》中的诗句)

 

黄梅时节家家雨 长使英雄泪满襟 人生若只如初见 等闲变却故人心 濯清涟而不妖 入则无法家拂士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解析】试题分析: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此处注意“濯”“清涟”“拂”“烽”等字的书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拼音和语境写出正确的汉字。

小村充满古朴、勤劳、友爱、亲昵的鲜活气息,它安于并珍惜安yì(①)、与世无争的平凡生活,它乐享盘古开天辟地所赋予的这片偏远山水的静mì(②)、祥和的自然景致,栽竹养花,种树锄地,溪里摸鱼,上山砍柴……一年又一年,从不为外界喧xiāo(③)熙攘的生活所吸引与改变,而是繁yǎn(④)生息、循回传承一代又一代的生命奇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黄永武《拥有与享有》一文中说:“前人说过'穷搜千卷,不如融会一得,,必须内心有所融会,自生新意,改变‘以书读书’,为‘以我读书’,才算做了书的主人读书如此,求知、成长何尝不是呢?

请你以“自生新意的时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字数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4)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

 

查看答案

随着央视《中国成语大全》播出,节目掀起了一股追捧传统文化的热潮,节目中那些年轻的面孔对于成语的捻熟运用,给观众留下了很深印象,让成语大会一时间成为网络上的热门话题。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请你参加以“传承文化,走进成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阅读下面三则材料,然后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   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资源,大量成语出自传统经典著作,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丰富和厚重的人文内涵,极具文化价值,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

材料二   如今,成语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被忽视,除了个别爱好成语接龙、成语印章的人以外,很少有人爱好积累成语。

材料三   《中国成语大会》总导演关文正认为:成语就是走进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钥匙,我们有义务去学习和推广成语。

1.根据材料一、二、三提供的信息,写出两条你探究的结果。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但学习的方式也可充满趣味性,请你根据下列图示猜成语。

(1)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

3.根据划线句子仿写。

成语是民间口语的浓缩,是文学经典的传承,是历史故事的再现。

它像一幅画,用彩笔描绘着自然的花红柳绿; 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担当是引领人生的旗帜

在短短两万多字的《论语》中,“君子”这个词竟出现了一百多次。大圣人孔子在为我们勾勒出人们心目中理想的君子形象的同时,也提出了君子最基本的人格标准:做一个有担当的人。担当精神,是我们核心素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若想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就应该培养自己的担当精神。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拥有担当精神呢?

担当是一种责任。玄奘西去印度,跋山涉水,历经千难万险,始终牢记取经的职责,行程五万余里,终于将佛教圣经带到了中国并发扬光大。【甲】由此可见,责任是我们拥有担当精神的首要条件,在历史的长河里,许多有志之士身处困境时,都是依靠责任感克服重重困难,担当起自己的责任的。

  ①  。鸦片祸国之际,林则徐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的勇气挺身而出,披肝沥胆,虎门销烟;戊戌变法时,谭嗣同毅然拒绝他人劝他逃跑的建议,以“我自横刀向天笑”的勇气直面保守派的屠刀,以鲜血捍卫了自己的变法思想。由此可见, ② 

担当是一种境界。古往今来,有许多义士仁人,心怀天下苍生,向我们诠释着担当的境界。虽然遭遇贬谪,范仲淹依然保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境界;【乙】孔子曾经说过:“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整天只想着自己的小家庭,那么这个人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君子。由此可见,境界能使我们的担当变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当我们从“小我”的世界走出,拥有放眼天下的胸怀时,我们所做的一切就会被注入时间的防腐剂,流芳千古。

担当是生命水平高下的水银柱,是引领我们书写美好人生的旗帜。一代又一代,一辈又一辈,先人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做人,必须要有所担当!

1.对本文的中心论点概括最恰当、最简明的一项是(  )

A. 君子的担当。

B. 若想成为君子,就必须有所担当。

C. 担当是引领人生的旗帜。

D. 我们应该培养自己的担当精神。

2.下面四句话中选择最恰当的两句分别填入文中的【甲】【乙】两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司马迁因“李陵之祸”饱受摧残,但不忘自己的使命,依然坚持写作,创作出堪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巨著《史记》。

②在痛苦失意中,李白并没有丧失信心,依然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③虽然茅屋被秋风吹破,境遇困苦的杜甫仍心怀天下,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④虽然有高官厚禄的诱惑,庄子还是选择在濮水边悠然垂钓,享受山林中晴岚落日的美好。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3.根据文意,在文中两处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甲】

世上最温暖的花

①儿时的家乡,到处种的都是棉花,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它们开出一地的明朗,温馨着大地和农人的心。春天,刚听到布谷鸟的鸣叫,人们就开始不停地忙碌了。记忆中,母亲好像天天泡在棉田里,双手染满了棉叶的颜色,衣裤鞋子沾满泥水,全身上下都带着棉田里特有的气息。

②在盛夏的热风中,棉花很快就长成了茂密的灌木林,等到棉花开花时,棉田里则是另一番景象。棉花的花儿美如蝶翅,颜色不一,红的,白的,娇艳柔嫩。有趣的是每一朵花的底部都包裹着一个棉桃,初如豌豆,逐日渐长,直至变成一个硕大的桃子形状,那花儿才黯然谢去。等到了秋天,棉桃绽开,白色的橘瓣一样的果肉呈现眼前时,那才是真正的开花了,是它一生丰厚的积蓄在展示。

③最喜欢那满田的棉桃吐蕊了,放眼望去,似乎是天上的云不小心走失了,一下子掉进棉花地一样。等大多数花朵全白了,母亲带着我一起去摘棉花。棉田里,母亲头裹方巾腰系棉兜,一会儿侧身,一会儿弯腰,五根手指同时伸向盛开的花瓣,一捏,就将一朵棉花收进棉兜里。母亲的神情专注,动作娴熟,腰间的布兜也越来越鼓,看上去宛若幸福的孕妇,通体洋溢着母性的光辉。

④刚摘的棉花是潮湿的,还要在灿烂的晴天暴晒两日。它们薄薄地摊开来,像天上的朵朵白云落到门前。有时候我也会帮忙翻晒,让每一点棉絮都尽情吸收阳光的味道和温暖,棉花的清香也会混合着一股湿漉漉的水汽时不时地撩着鼻翼。等忙完一阵后,母亲会瞅个时间,忙着弹棉花、套棉被、缝棉衣、做棉鞋。柔韧的棉裹起秋阳的味道,母亲的手掖了又掖,拍了又拍,看着平坦温厚的棉被和胖嘟嘟的棉衣,她的心里好像就有了着落。。

⑤母亲做的棉衣、棉鞋像是一堵厚实的墙,挡住了寒冷,留下了温暖。穿着母亲做的棉衣,哪怕是走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寒冬里,依然温暖而又幸福。等我有了女儿后,每到冬天女儿都会穿着母亲做的小碎花棉裤棉袄,不罩外衣,中式的棉袄有些溜肩,使女孩子看上去清秀而娇好,一张小脸反而生动起来。

⑥棉花,世上最温暖的花,也是世上唯一拥有阳光气质的花朵。棉不断,母爱不断,温暖不止。特别是在寒冷的冬日,只要有了棉,就有了温暖,就有了热度。

——摘自《思维与智慧》2016 年第3 期

【乙】

棉花!棉花!

①什么样的词,无论如何也没法大声念出来?

②是棉花。

③你只能用耳语般的嗓音低低地说出来——棉花!棉花!

……

④母亲和几位阿姨各占据被子的一边,专心致志地忙活着,银针闪烁,长线飘飘,她们看上去强壮、结实、胯骨宽大,头发和乳房却日渐干枯荒芜,这是无尽的生育和劳累所致。缝被子时,她们把身子低伏下去低伏下去,像对棉花表达虔诚的敬意,又像满心满怀去拥抱棉花。她们圆润、臃肿,铅华褪尽,是另一种棉花。

⑤人们热情歌颂这世界的山川河流、名花异草,高声赞美这个世界的飞扬、伟岸和多姿多彩,可有谁会注意到它的底座——棉花?正是棉花给予这世界广大的慈悲、安宁和贴心贴肺的温暖,但没有人会常常想起它,偶尔一次在逆境的寒风中裹紧棉袄拥一拥被子想起了棉花,也没法大声赞美放歌抒情,只能用耳语般的嗓音低低说出来——棉花!棉花!

——摘自《散文》2006 年第2 期

1.思考文题:①甲文文题“世上最温暖的花”有何含义?②乙文文题为什么连用了两个感叹号?

2.理解词义: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甲文第④段加点词语“有了着落”含义的理解。

3.赏析语句:甲文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两种修辞手法,请任选一种做点赏析。

4.分析结构:虽然乙文中间删减了几个段落,但仍能看出结构上的首尾呼应。请具体说明。

5.探究写法:作为抒情散文,甲乙两文都采用了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情感。请说说两文中的“棉花”分别象征了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