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彩色的青春不打烊 ①那一年,我初到广州,像每一个带着梦...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彩色的青春不打烊

①那一年,我初到广州,像每一个带着梦想来的年轻人一样,既盲目乐观,又一片茫然。

②那时候,我刚刚落脚在石牌村一个制衣厂做缝衣工,每天的工作简单到乏味。下班后,回到狭窄的房子里也只能蒙头大睡。

③有一天,隔壁的房子里传来一阵惊天动地的音乐声,我忍住气,听着他们在隔壁走来走去,很多脚步声起起伏伏。终于忍无可忍,我爬起来,穿着一身破旧睡衣去敲对方的门。门开了,门后站着一个男人,很显然,他对我穿睡衣造访吃了一惊。我恶声恶气:“难道你不知道这房子的墙薄得像纸一样吗?”他毫无怒气,笑着说:“来看我们的演出吧。”

④彼此串了几次门,才知道他叫阿木,和几个朋友组建了个乐队,叫“木头人”,他是主唱和吉他手。所有的乐器都已经破烂不堪。贝斯手的贝斯,漆都掉光了,所有的共鸣音眼看就从那些快要破掉的角落里点滴不漏地倾泻出来。可是他依旧高高地跃起,像一只矫健的豹子,拼命地拨弄着手中贝斯。音乐那么嘈杂,我扯着嗓子说:“阿木!你说你们会红吗?” 他听不清,一样扯着嗓子喊回来:“你——说——什——么?”我突然笑了,跑到阿木面前,就着身上那件穿得泛黄的旧T恤,把背脊一个个递给他们:“阿木,给我签个名吧,等你们红了,我就发财了。”

⑤有一个晚上,回家晚了,我看见“木头人”乐队的所有成员,都蹲在村口,一看见我,就一个个从暗喑的树影底下走出来,跟在我的身后,没有人说话,但是我走着走着,眼泪流了出来。那以后我就多了四个保镖。 

⑥有天晚上一起去吃烧烤,烟雾缭绕中,阿木咕咚咕咚仰脖喝完一瓶啤酒,他突然直勾勾地看着我说:“你来广州是做什么的?”这句话来得太过突然, A我把一块撒满辣椒粉的烤茄子,生生地咽了下去,呛出了一脸的眼泪。是啊,我来广州做什么的呢?难道就是为了每天数百件的衣服?为了那张只够容我睡下的床么?初春的夜晚还带着寒意,我停了一下,低声说:“我想做服装设计师。”  B“那你就去做啊!”阿木用力地拍着我的肩,“你行的!”

⑦因为这句话,我一晚上没睡着,第二天就去工厂辞了职。此后,我一天只吃两顿饭,只为省出钱来学习服装设计。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居然忙得一点感觉都没有,一抬头,竟然是深秋了。有一天晚上,阿木又来敲我的房门,一脸不满:“喂,你好久都没来看我们排练了哦!”我摇了摇手里的书。他突然冲进来一把抱住我:“我们今天签了唱片公司了!”“啊——”我尖叫着,还有什么比这个消息更让我振奋的呢。

⑧因为签了公司,从那天以后他们就搬走了。我赶去夜校上课,回来的时候,只看到门上钉着一张纸条:“有梦想的人生,是有色彩有声音的。希望你能过得有声有色。PS:等我们红了。一定不要卖掉那件T恤。”我握着字条,坐在门口,像个傻子一样又哭又笑。 

⑨没过多久,我也搬离了石牌村。我没带走任何行李,除了那件写满他们名字的T恤。我终于学完了服装设计的全部课程,并且顺利地成为了设计室的一名员工。我终于把日子过成彩色的了。 

⑩如今,每次开车的时候,我都习惯把电台调到音乐台,然后从沙沙声中一个个跳过去,搜索我曾经那么熟悉的一群声音。他们在哪里?他们红了没有,还是像大多数的有梦想的人一样,在幸运来临之前,就再也寻不到踪迹?可是我相信,他们都不会轻言放弃,就像那些刻在石牌村的青春日子一样,永远没有打烊的时刻!

1.文章的情节曲折起伏,富于变化。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条概括文章内容。

2.品读第⑥段,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AB两句。

3.文中的阿木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写出两个主要方面即可)

4.请说说第⑩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1.①初到广州,因不堪隔壁的吵闹而去质问人家,结识了“木头人”乐队。 ②困境中,“木头人”乐队坚持自己的梦想,并默默保护下夜班的“我”。 ③阿木鼓励“我”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 ④“木头人”乐队签了唱片公司,“我”也终于成了一名服装设计师。 2.A用了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咽了下去”“呛出”这几个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我突然遭到质问,觉得自己快失去了梦想时的愧疚难过的情态,问句写出了自己内心深刻反思的过程。 B运用了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用力地拍”“你行的”,表现了阿木对“我”的热情鼓励。 3.示例:(1)乐观大度的人。“我”去质问他,他毫无怒气,并邀请“我”看他们的演出。(2)有梦想的人,在困窘的生活中,他坚持自己的梦想,并鼓励“我”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 4.结构上:收束(或总结)全文,照应题目。 内容上:点明中心,抒发情感。抒发自己对“木头人”乐队的怀念和感激之情,激励人们要勇于坚持并追求自己的梦想。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概括能力。概括文章情节,可以先迅速浏览,获得整体印象,同时,可边读边用笔划出文段中的过渡句、提纲挈领的句子、文章或文段的中心句、总结性的句子。需要说明的是有的可以直接借用中心句来概括,有的还需要将提炼的信息整合,并用恰当的词语或句子把它表达出来。 2.此题考查学生对记叙文描写手法的理解能力。描写是常见的表达方式,通常有语言、外貌、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选择即可。A句用了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其中“咽了下去”“呛出”这几个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我突然遭到质问,觉得自己快失去了梦想时的愧疚难过的情态;问句写出了自己内心深刻反思的过程。B句运用了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用力地拍”“你行的”,表现了阿木对“我”的热情鼓励。 3.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举止、文章对人物的各种描写等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仔细阅读文中与阿木相关描写和情节,从“我”去质问他,他毫无怒气,并邀请“我”看他们的演出,可以看出阿木是一个乐观大度的人;在困窘的生活中,他坚持自己的梦想,并鼓励“我”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有梦想的人。 点睛:概括人物形象,实际上是考查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概括人物形象的前提要把握品读全文,防止答的不全或流于表面。答题时,可采用如下方法:找出句中能体现人物性格品质的原词;通过人物的具体事例概括出人物的品质和个性;从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中整体感受人物形象的特点。然后精心组织,做到言简意赅,尽量不要重复。 4.本题考查学生对记叙文结尾句子作用的分析。记叙文结尾的句子或段落作用:①画龙点睛,篇末点题;②总结全文,深化中心;③首尾呼应(照应前文、照应文题);④引人深思,给人启迪,令人回味。答题格式可以固定为:在内容上,起到……;在结构上,起到……。内容的作用包含“含义、思想感情”,结构的作用包含“呼应、过渡、伏笔、铺垫、总领、总结等。联系全文来分析,第10段在结构上收束(或总结)全文,照应题目;内容上点明中心,抒发情感。抒发自己对“木头人”乐队的怀念和感激之情,激励人们要勇于坚持并追求自己的梦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其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届时,人们会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以“辞旧迎新”为主题,迎接新年。

材料二  2017年1月2日,河南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文明河南·暖暖新年”主题活动。活动分为社会宣传活动、文艺宣传活动、公益广告宣传活动和媒体宣传活动等4大板块开展,以期让更多群众过上温暖、舒心的大年。

材料三 春节总是与华侨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些漂洋过海的华侨们,无论多么辛苦,总会在春节回家过年。即使回不来,远在异乡的华侨们也会购置大量的年货礼物,寄给远方的家人。

(1)根据以上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不超过1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中华春节符号(整体是红色),请结合其图案具体介绍该标识的文化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从(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一)《水浒》被称为悲剧英雄传。请从下面两个情节中任选一个,谈谈英雄之悲悲在何处。

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②汴京城杨志卖刀

(二)《童年》中阿廖沙在灰暗的童年里却长出了一颗光亮的心,请找出一位点亮他心灵之光的人物,并结合具体的情节谈谈这个人给予阿廖沙怎样的正面影响。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浮光跃金,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2)___________________,略无慕艳意。(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用问答形式表明内心清净就能远离喧嚣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云”时常出现在古人的诗作中。 “__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表明诗人踌躇满志、不畏困难的情怀,而 “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不仅渲染了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同时也烘托了诗人黯淡愁惨的心境。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如果真的允许人体器官自由交易,卖方一定是穷人,买方则是富人。①__________________ ?又有哪一个穷人能高价买得起肾?此外,卖了肾或其他器官又引起其他疾病,岂不成为社会负担?正因为这许多问题,即使在荷兰这样最开放的国家,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对古代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的谦称有很多,如: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

B. 中国古代诗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叫古体诗(或“古风”),即唐以前的乐府民歌、文人诗以及唐以后文人仿照它的体式而写的诗歌,“歌、行、吟、引”分别是古体诗的体裁;一类叫近体诗(或今体诗、格律诗),是唐代出现的新诗体,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种,对句数、字数、平仄、用韵都有严格的规定。《诗经》中的《关雎》是古体诗,陶渊明的《饮酒》是近体诗,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是近体诗。

C. 《送东阳马生序》的“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马说》的“说”,是古代一种叙事兼议论的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出师表》的“表”是向君主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

D.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书,《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