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你对下列作家的情况,哪一项说法正确( ) A. 《孟子》一书,相传是孟子的弟子所...

你对下列作家的情况,哪一项说法正确(       )

A. 《孟子》一书,相传是孟子的弟子所作。孟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B.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和散文成就都很高,我们学过他的《马说》。

C. 宋江、鲁智深、李逵、时迁、司马懿、张辽、陆逊都是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人物。

D.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的四大悲剧是《李尔王》、《哈姆莱特》、《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

 

B 【解析】试题分析:该题考核文学常识。A项,“相传是孟子的弟子所作”错误,《孟子》一书是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C项,“司马懿、张辽、陆逊”并非《水浒传》中的人物,而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D项,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莎士比亚四大喜剧》包括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和《第十二夜》四部喜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文名句默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千嶂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

《岳阳楼记》中描写晴天夜晚景色的一组对偶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壮游无止,这是中国的古风。”王勃送别即将宦游蜀州的朋友杜少府时以“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相赠;杜甫年轻时曾漫游齐鲁大地,“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他神游于泰山之巅,心底激荡的远大抱负;苏轼游蕲水清泉寺,见寺前溪水西流,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感慨;宋濂曾到百里外的地方拜师游学,克服种种困难,“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道出了他从不羡慕同舍生,也不觉得吃穿不如别人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陪伴你的,有刚苏醒的树木,略含咸味的风,玻璃般的草叶,潮湿的土腥味,清脆的雀啼,充满果汁的空气,仍在ráo _________舌的蟋蟀……还有远处闪光的河带,岸边的薄雾,红或蓝的牵牛花,隐隐颤 lì _________的棘条,一两滴被蛐声惊落的露珠,月挂树梢的氤氲,那蛋壳般薄薄的静……黎明,拥有一天中最纯chè ________、最鲜泽、最让人激动的光线,那是灵魂最易受孕、最受鼓舞的时刻,也是最让青春荡yàng ________、幻念勃发的时刻。

 

查看答案

作文

题目:总有柳暗花明时

要求:(1)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2)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

 

查看答案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 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1.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生 不 识 水 则 虽 壮 见 舟 而 畏 之。

2.翻译下面句子。

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3.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

4.本文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查看答案

阅读文本,回答问题。

梅  香

林清玄

1一个有钱的富人,正在自家的花园里赏梅花。    

2那是冬日寒冷的清晨,艳红的梅花正以最美丽的姿容吐露,富人颇为自己的花园里能开出这样美丽的梅花,而感到无比的快慰。       

3突然,门外传来敲门的声音,富人去开了门,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在寒风里冻得直打抖,那乞丐已在这开满梅花的园外冻了一夜,他说:“先生,行行好,可不可以给我一点东西吃。”   

4富人请乞丐在园门口稍稍等候,转身进入厨房,端来一碗热腾腾的饭菜,他布施给乞丐的时侯,乞丐忽然说:“先生,您家里的梅花,真是非常芳香呀!”说完了,转身走出去。   

5富人呆立在那里,感到非常震惊,他震惊的是:穷人也会赏梅花吗?这是自己从来不知道的。另一个震惊的是,花园里种了几十年的梅花,为什么自己从来没有闻到过梅花的芳香呢?    

6于是,他小心翼翼地,以一种庄严的心情,深怕惊动梅香似的悄悄走近梅花,他终于闻到了梅花那含蓄的、清澈的、澄明无比的芬芳,然后他濡湿的眼睛,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为自己第一次闻到梅花的芳香。    

7是的,乞丐也能赏梅花,乞丐也能闻到梅花的香气,有的乞丐甚至在极饥饿的情况下,还能闻到梅花清明的气息。    

8可见得,好的物质条件不一定能使人成为有品位的人,而坏的物质条件也不会遮蔽人精神的清明,一个人没有钱是值得同情的,一个人一生都不知道梅花的香气一样值得悲悯。    

9一个人 的品质其实是与梅香相似,是无形的,是一种气息,我们如果光是欣赏花的外形,就很难知道梅花有极淡的清香;我们如果不能细心地体会,也难以品味到一个人隐在外表内部的人格香气。       

10最可叹息的是,很少有人能回观自我,品赏自己心灵的梅香,大部分人空过了一生,也没有体会到隐藏在心灵内部极幽微,但极清澈的自性的芳香。   

11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    

12现在,让我 们一起以一种庄严的心情,走到心灵的花园,放下—切的缠缚,狂心都歇,观闻从我们自性中流露的梅香吧!     

(选自《林清玄散文集》)

1.用简明的文字概括本文叙述的故事。

2.富人听了乞丐的话感到震惊,他震惊的是什么?结合文中相关的语句回答。

3.8段中加粗的词语“可见得”在文章结构上起了怎样的作用?

4.品读第11段,联系前文谈谈为什么“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

5.在生活中,我们或许不富有,也许被别人看不起,但我们却有“自己的人格梅香”,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