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题目:多想告诉你 要求:(1)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表达真情实感...

题目:多想告诉你

要求:(1)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

(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多想告诉你 你说我是你永远爱着的孩子,我微笑着,在一袭芬芳中被深深感到…… 你说我是个让人不理解的孩子,温顺,烦躁,怪笑,敏感,快乐,忧伤…甚至有点颓然,却很乐观,你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的矛盾性格那么明显而突出地集于我一身。但你却能一眼看穿我笑笑的纠结的心思。给予我最温暖的庇护。你清楚我很要强,但极端的要强会让我有一点不自信,一点颓废和悲观。当你的眼触及我最敏感的伤痛,你会有些心疼的安慰我:“思思,好好努力,只要再加油一点,妈妈相信你就会成功了。”这么简单而又被重复了N+1遍的话为什么会如此笃定地从你的嘴里说出?我想,大概是那一刻你眼中温暖如斯的申请感化了我吧!要不,我怎么会觉得这些话如此细腻动人呢? 其实,我多想告诉你,你给的幸福,已占据了我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仍记得又一次,我一个人跟旅行团去玩。巴士上我独自呆在窗口,听着从MP5中发出的high歌,笑着跟你挥手。你的笑容明明很清晰为什么会让人感到有些忧伤呢?巴士开动的一刹那,看着你有些瘦弱的身影在视线里后退,我竟有些难过,不经意地回头,看见你的身影定格在站台上,眼泪挂在笑脸上,眼里的牵挂浓得像一团化不开的雾。我有些心疼,你怎么那么傻呢?怎么会笑着哭出来呢?就这样,我一边心疼你,一边在巴士上哭得惨兮兮的。都怪你,惹得我哭,好吧。两星期后,再让那抹牵挂的温情变成开心的释意吧! 其实,我多想告诉你:“妈妈,谢谢你的无私—尽管您不曾在意你的付出。” 您看着我一步步长大,从孩子到少年,从喜到悲,但永远不变的是你么好的温情。亲爱的妈妈,多想告诉你:“我有多爱你,正如你爱我的一样多。” 【解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前面没有任何段提示性的语段来帮我们打开思路,只有一个孤零零的题目《多想告诉你》。很多同学会一下没有了思路,感觉本作文写作难度很大。以《多想告诉你》为题,里面有两个关键词语,一个是“告诉”,一个是“你”,也就是说本作文要写一个关于“心里话”的作文。题目应该记叙生活中的人、事、物,说明生活中的事物和事理,能对社会现象表达自己的感受、认识和见解,这为我们提供了写作思路。以小见大,比如写自己通过一句心里话,来反映亲情的伟大。写作文时,可以写自己的“心里话”,也可以写别人的“心里话”,注意要有相关的人称变化。本文适合写记叙文,或者以记叙为主的文章,不适合写议论文。因为题目的关键是“告诉”,所以要以记叙文字为主,但要使用其他的表达方式作为补充,最好是夹叙夹议,或者先叙后议。 点睛:审题是指细心揣摩题意,把握题旨,明确要求,即对作文题目所显示的中心、范围和所暗示的体裁特点等作全面审视。对于命题作文,其中心要依据对题目的分析来确定,因此,审题至关重要,写作前一定要“瞻前顾后”,审清其中的内涵,明确题目的范围及重点,找准“题眼”,来确立要表现的中心。否则,一旦“跑题”,即使语言非常生动精炼,内容新颖精彩,该文的价值也会大打折扣,得分更难以提高。 命题作文,选材得当,至关重要。对于题目来说,范围有大小之分,对于所写的事件来说,意义有深浅之分。一般情况下,小题应该“大作”,大题应该“小作”。“小题大作”是指题目比较具体,涉及的范围较小,涉及的人数较少的作文,对这样的事件如果作深入地思考和挖掘,往往包含着普遍的、深刻的、给人启发和教育的道理。“大作”就是要在事件的意义、道理、说明的问题上下功夫,动脑筋,细思考、深挖掘;“大作”就是要“平中见奇”“化腐朽为神奇”,就是要言人所未言之言,道人所想道之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温度的“微行动”

那是个西北风呼啸的中午,天阴沉沉的,街上行人稀少。我从图书馆出来,裹紧衣领朝家中疾走。这时一个拾荒老人骑着一辆前后载满纸板盒的自行车从我身旁驶过。突然,一阵风刮过,老人的自行车不由得晃了几下,随即扎在车后的一块纸板掉了下来。老人见状,猛地刹住自行车,车停了下来,但老人被夹在前后的纸板盒中间,一时跨不下车,他把头扭向后面,目光盯着离自行车几米远的那块纸板盒。

②这时,一位白领模样的姑娘已从人行道上走过去,正弯下腰,捡起了那块纸板盒。见老人夹在车上动弹不得,她赶忙急走几步,拿着纸板盒来到自行车前,帮老人把纸板盒塞进车后的纸板堆里,又把捆扎的塑料绳紧了紧。老人没想到一位漂亮时髦的姑娘,会帮他捡起这块对她来说是“垃圾”的纸板盒,一时呆住了,只是对她傻笑,连谢谢也忘了说。姑娘扎紧绳子后,拍了拍手上的灰,转身走了。

③我望着她远去的背影,不禁在心里为她点了个赞!

④一个春光明媚的下午,我走出地铁站,要到不远处的公交终点站换车,赶去参观一个展览。快到公交站时,一辆穿梭巴士正好进站。不一会儿,一位八旬模样的老太太走到车门前欲上车。只见她用手抓住门旁的车把,一只脚蹬上踏板,另一只脚却怎么也跨不上,一下、两下……还是没跨上。老太太换了个脚,紧了紧抓车把的手,一使劲,人还是上不去。

⑤我见状,赶走几步,想上前扶一把老太太。忽见旁边闪出个小伙子,从后面搀着老太太,把她扶上了车。我上车后,只见小伙子把老太太安顿在靠窗的位子,帮她刷好敬老卡后,俯身对她说:“阿婆,你一个人出来要当心。”老太太感动得连声向他道谢。

⑥我开始以为小伙子也是乘这辆车的,谁知他与老太太打完招呼后就下车走了。我用赞许的目光送他下车,看着他走进灿烂的阳光中……

⑦有一年深秋,我去太湖畔的一家疗养院体检,早晨空腹在检验科抽血。因排队人多,为方便护士操作,排队者都事先把外套的一只袖子脱了,衣服就披在肩上。轮到我抽完血,我忙着用右手按住左胳膊上的抽血处,站起身时,忙乱中左边原搭在肩上的衣服脱落了,衣角垂在地上。

⑧我见衣服拖在地上,正想抽开按在抽血处药棉上的手去拉衣服,这时从后面疾步走来一位小护士,轻轻地帮我把垂在身后的半边衣服拉起,重新披在我的肩上。我顿时有一种在家般的温馨感觉。我转过身正要向她表示感谢,她轻盈的身影已飘走了。不一会儿,又看到她微笑着在为其他疗养员服务。

⑨我郑重地把对她的感谢存放在了心里。

⑩或许,就是这些微小的行动,启动了微传播,展示了微价值,让生活有了微变化,让社会产生了微进步。当每个人都用自己散发着微温暖的行动去暖和世间这条大被窝时,这被窝就会被渐渐地焐热……

(摘自《思维与智慧.下半月》2015.9)

1.本文写了哪些有温度的“微行动”?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

2.第①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3.请结合第④-⑥段内容,简要分析小伙子的人物形象。

4.从全文看,对“有温度的‘微行动’”中“有温度”一词表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查看答案

没有对手,就没有高手

韩青

①一提到对手,很多人都会心生怨恨,因为他们都吃过对手的亏。其实,要知道这样一个事实:万物都有对手。风是大海的对手,没有风,何来浪花朵朵?夜是星星的对手,没有夜,何来满天的璀璨?挫折是成功的对手,没有挫折,何来不断进取的激情?邪恶是正义的对手,没有邪恶,何来人间正道?……

②可见,对手的作用就是一种映衬、促进与激发。曾有一个鹿园,那些鹿都变得精神不振、瘦弱不堪,有专家建议,在园里放养几只狼,狼来了之后,那些鹿结果都变得精神抖擞,而且都机警了许多,后来,有的鹿竟敢跟狼抗衡。这就告诉我们:没有对手,就没有高手。

③温源宁先生在《一知半解及其他》里写道:“要是不跟宗岱谈,你就再也猜不着一个话题的爆炸性有多大。多么简单的题目,也会把火烧起来。”说实话,翻译家梁宗岱喜争辩。他在给徐志摩的一封信中写道:“你还记得么?两年前在巴黎卢森堡公园旁边,一碰头便不住口地吵了三天三夜,连你游览的时间都没有了。”朱光潜先生也是他这样的对手之一。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朱光潜先生是我的畏友,可是我们意见永远是分歧的。当年在欧洲的时候,我们差不多没有一次见面不吵架:为字句,为文体,为象征主义,为‘直觉即表现’。”

④光动口还不够,他还不时因此与人动起手来。古希腊研究学者罗念生曾在文章中回忆了这样一件事:“当年我和宗岱在北京第二次见面,两人曾就新诗的节奏问题进行过一场辩论,因各不相让竟打了起来,他把我按在地上,我又翻过身来压倒他,终使他动弹不得。”这种为学问的精纯而执著的精神在今天看来似乎不可思议,但是那一辈学人,为了他们的学术信仰就是如此地较劲。也正是在那段时间里,他的创作进入高峰期,大量的文艺评论和外国文学翻译得以发表。可是,如果没有对手与他争辩,那么他也就不会取得那样的成就。

⑤一个人,有了对手,他就会变得爱思考、爱探究、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浑身充满了力量,如果对手水平越高,就越能激发他的战斗力,这就像一把刀子,越磨越快,而磨的过程就是刀子跟磨刀石交手的过程,可是,如果让刀子闲着,那么它就会生锈,时间久了,也会烂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手就是“一只或一双对的手”,这样的手会拉你一把,让你站在更高的地方,进而更接近你的目标。当然,有时这样的手会推你一把,让你迈出勇敢的一步,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

⑥由此可见,对手就像山,当你登上去,你的生命就有了高度,甚至让你觉得“一览众山小”,而山,也因为你的抵达让它明白了:没有它的支撑,你就会毫无高度可言,支撑就是它的意义。

                                           发表于2016年《做人与处世》第9期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结合语境,理解第⑥段中“对手就像山,当你登上去,你的生命就有了高度”一句中“高度”一词的含义。

3.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具体证明了什么观点?

4.文中说:“光动口还不够,他还不时因此与人动起手来。”他这种行为对吗?请结合文章内容和自身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沙海中的“隐形森林”

①沙漠常常给人以“死亡之海”“生命禁区”的印象,然而真正置身其中,你会发现沙漠中植物的生存环境绝非单一,十分复杂,奇异、多样的沙漠植物颠覆了我们对生命极限的认识。

②严酷的沙漠也有其温柔的一刻。早春时分,温和的阳光普照大地,冬天的积雪逐渐融化,恰到好处的春雨也送来了及时的湿润。此刻,灌木、乔木尚未萌动,而一类依靠春季冰雪融水和降雨又不能忍耐夏日高温、干旱的特殊草本植物类群,就充分利用这一时机进行有效光合积累,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里迅速完成发芽、出苗、开花、结果的生命全过程,在沙海中燃尽了绚烂夺目的生命之火,然后将自己以种子或休眠芽的形式继续隐藏在沙层,期待下一个春季。

③这类特殊的草本植物类群,被称作短命植物,在我国仅分布于新疆北部,尤其是准噶尔盆地,具有生长发育快繁殖力强的特点,在准噶尔荒漠植物群落的形成与演替、涵养水土、防沙固沙及减少沙尘暴危害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短命植物株高不超过30厘米,但凭借其鲜艳的花奇异的果,最早宣告了沙漠春天的到来,成为沙海中惊鸿一瞥的?隐形森林?。

④短命植物被认为是研究植被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理想材料。气温升高和降水格局变化,将导致荒漠植物地上-地下生态过程、种间互作、水分和养分循环等地表过程发生重大改变,同时引起荒漠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物种的形态特征、生理生态过程和遗传结构乃至群落结构的多度、盖度、丰富度发生变化,或引起部分物种濒临灭绝,从而影响并决定荒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作为中国短命植物的大本营,新疆准噶尔盆地现有短命植物将近200种。有专家预测,随着新疆干旱区降水量的明显增加,准噶尔盆地的短命植物物种数和重要值将逐渐增大。对荒漠生态系统中短命植物如何响应气温、降水变化的全面了解将是揭示气候与环境变化下影响荒漠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机制的关键。

(《光明日报》 2016年02月26日 )

1.第①段以“死亡之海”“生命禁区”写起,有什么作用?

2.第②段加点的词“左右”能否删去?为什么?

3.仔细阅读第③段,说说短命植物有哪些特点。

4.第⑤段画线句主要使用了哪一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爱莲说》,完成下列小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可爱者甚______________        (2)清涟而不妖______________

(3)乎众矣  ______________        (4)陶后有闻  ______________

2.请找出与“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中“而”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有卖油翁释担    B. 翁知我

C. 妇拍呜之    D. 人不知不愠

3.翻译下列句子。

(1)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就文中“出淤泥而不染”一句谈谈你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完成下列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描写了哪些景物?呈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一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