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从2016年起,义务教育小学和初...

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从2016年起,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将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B. 我们曾被认为是没有担当的80后和90后,我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我是新青年,我为自己代言。

C. 从长远看,不仅读书写字需要态度端正、严谨认真,我们做任何事情何尝不是如此?

D. “甲午国殇·民族复兴”主题教育基地的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D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标点符号的运用能力.解答此类问题,我们首先要掌握常见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然后结合例句识记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最后结合语境分析标点符号运用是否恰当。把“引号”去掉,故选D.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海底两万里》中,紧张激烈的冲突,波澜起伏的情节,出乎意料的结局,让人毛骨悚然

B. 如果你在沙漠中行走,由于高温的天气,有时候你会看到周围有海市蜃楼

C. 当得知重建家园还遥遥无期时,人们开始变得忧心忡忡起来。

D. 我已经语无伦次了,这是那种人们将在赛季结束后回味价值的比赛,我们做出完美反应,我们必须捍卫。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堡垒  凛洌  耀武扬威  海市蜃楼

B. 拯救  稠密  语无伦次  千均重负

C. 严谨  模拟  毛骨耸然  怏怏不乐

D. 鲁莽  辜负  心有灵犀  不期而至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拽住(zhuài)  无垠(yín)  吞噬(shì)  怏怏不乐(yānɡ)

B. 羸弱(léi)  告罄(qìn)  毋宁(wú)  毛骨悚然(sǒnɡ)

C. 无虞(yú)  炽热(zhì)  俯瞰(kān)  屏息凝神(bǐnɡ)

D. 凸现(tū)  蔚蓝(wèi)  溯流(sù)  心有灵犀(xī)

 

查看答案

题目:多想告诉你

要求:(1)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

(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查看答案

有温度的“微行动”

那是个西北风呼啸的中午,天阴沉沉的,街上行人稀少。我从图书馆出来,裹紧衣领朝家中疾走。这时一个拾荒老人骑着一辆前后载满纸板盒的自行车从我身旁驶过。突然,一阵风刮过,老人的自行车不由得晃了几下,随即扎在车后的一块纸板掉了下来。老人见状,猛地刹住自行车,车停了下来,但老人被夹在前后的纸板盒中间,一时跨不下车,他把头扭向后面,目光盯着离自行车几米远的那块纸板盒。

②这时,一位白领模样的姑娘已从人行道上走过去,正弯下腰,捡起了那块纸板盒。见老人夹在车上动弹不得,她赶忙急走几步,拿着纸板盒来到自行车前,帮老人把纸板盒塞进车后的纸板堆里,又把捆扎的塑料绳紧了紧。老人没想到一位漂亮时髦的姑娘,会帮他捡起这块对她来说是“垃圾”的纸板盒,一时呆住了,只是对她傻笑,连谢谢也忘了说。姑娘扎紧绳子后,拍了拍手上的灰,转身走了。

③我望着她远去的背影,不禁在心里为她点了个赞!

④一个春光明媚的下午,我走出地铁站,要到不远处的公交终点站换车,赶去参观一个展览。快到公交站时,一辆穿梭巴士正好进站。不一会儿,一位八旬模样的老太太走到车门前欲上车。只见她用手抓住门旁的车把,一只脚蹬上踏板,另一只脚却怎么也跨不上,一下、两下……还是没跨上。老太太换了个脚,紧了紧抓车把的手,一使劲,人还是上不去。

⑤我见状,赶走几步,想上前扶一把老太太。忽见旁边闪出个小伙子,从后面搀着老太太,把她扶上了车。我上车后,只见小伙子把老太太安顿在靠窗的位子,帮她刷好敬老卡后,俯身对她说:“阿婆,你一个人出来要当心。”老太太感动得连声向他道谢。

⑥我开始以为小伙子也是乘这辆车的,谁知他与老太太打完招呼后就下车走了。我用赞许的目光送他下车,看着他走进灿烂的阳光中……

⑦有一年深秋,我去太湖畔的一家疗养院体检,早晨空腹在检验科抽血。因排队人多,为方便护士操作,排队者都事先把外套的一只袖子脱了,衣服就披在肩上。轮到我抽完血,我忙着用右手按住左胳膊上的抽血处,站起身时,忙乱中左边原搭在肩上的衣服脱落了,衣角垂在地上。

⑧我见衣服拖在地上,正想抽开按在抽血处药棉上的手去拉衣服,这时从后面疾步走来一位小护士,轻轻地帮我把垂在身后的半边衣服拉起,重新披在我的肩上。我顿时有一种在家般的温馨感觉。我转过身正要向她表示感谢,她轻盈的身影已飘走了。不一会儿,又看到她微笑着在为其他疗养员服务。

⑨我郑重地把对她的感谢存放在了心里。

⑩或许,就是这些微小的行动,启动了微传播,展示了微价值,让生活有了微变化,让社会产生了微进步。当每个人都用自己散发着微温暖的行动去暖和世间这条大被窝时,这被窝就会被渐渐地焐热……

(摘自《思维与智慧.下半月》2015.9)

1.本文写了哪些有温度的“微行动”?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

2.第①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3.请结合第④-⑥段内容,简要分析小伙子的人物形象。

4.从全文看,对“有温度的‘微行动’”中“有温度”一词表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