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做题。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______________ 。”
①在文中横线上把句子补充完整。
②新泰市某中学向来访的美国某孔子学院的学生赠送国学经典,请你从《论浯》《唐诗三百首》《西游记》等三部作品中任选一部,拟写一句推荐语。
根据例句,在仿句中填空。
河对汉,绿对红,雨伯对雷公。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
晨对 ,夏对 ,日下对天中。风高对秋月,雨霁对霞红。
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边塞绮丽风光的句子,你知道有哪些?写出三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1.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
B. 陶渊明爱菊,咏菊,菊寄托着他的高洁的情致。
C. 前一句虚写,后一句实写,虚实结合,物我两契,陶然自乐。
D. “东篱” 一词具有象征意义,象征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
2.对诗歌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而无车马喧”是指诗人归隐田园后,远离官场感觉就清净了。
B. “心远地自偏”道出了感觉与处境的辩证关系,达到了一种“大隐隐于市”的境界。
C. “山气日夕佳”中的“佳”字写出了作者对山气缭绕、夕阳西下景象的赞美,表达了归隐田园的惬意情怀。
D. “真意”指人生理想,这使他能独立于污浊的社会之外。
3.下列句子的感情与本诗作者当时心情最相近的一项是( )
A.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B.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C.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
D.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
A.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C.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D.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表达了作者与世无争、应付了事、不思进取的厌世思想。
B. 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蔑视之情。
C. 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向往,从侧面衬托富春江的魅力。
D. 含蓄传达出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3.对文章写作特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文章在表达方式上以写景为主,兼有抒情、议论。
B. 全篇句式以散句为主,同时兼有偶句。
C. 文章写景既采用了虚实相间的表现手法,又动静互见。
D. 本文语言清新隽逸,疏畅谐婉。
4.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这一江水景色应是站在岸边看到的。
B.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一句以“高”状山,以“寒”写树,照应一“奇”字。
C. 本文中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一句与《小石潭记》中的“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D. 文章结尾画线语句既照应前面对寒树的描写,又绾结开头四句,总揽经纬,悠然而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于是,我们的家就搬进新屋里去。于是,父亲和我们就在新台阶上进进出出。搬进新屋的那天,我真想从台阶上面往下跳一遍,再从下往上跳一遍。然而,父亲叮嘱说,泥瓦匠交代,还没怎么大牢呢,小心些才是。其实,我也不想跳。我已经是大人了。
②而父亲自己却熬不住,当天就坐在台阶上抽烟。他坐在最高的一级上。他抽了一筒,举起烟枪往台阶上磕烟灰,磕了一下,感觉手有些不对劲,便猛然愣住。他忽然醒悟,台阶是水泥抹的面,不经磕。于是 ,他就憋住了不磕。
③正好那会儿有人从门口走过,见到父亲就打招呼说,晌午饭吃过了吗?父亲回答没吃过。其实他是吃 过了,父亲不知怎么就回答错了。第二次他再坐台阶上时就比上次低了一级,他总觉得坐太高了和人打招呼有些不自在。然而,低了一级他还是不自在,便一级级地往下挪,挪到最低一级,他又觉得太低了,干脆就坐到门槛上去。但门槛是母亲的位置。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④有一天,父亲挑了一担水回来,噔噔噔,很轻松地跨上了三级台阶,到第四级时,他的脚抬得很高,仿佛是在跨一道门槛,踩下去的时候像是被什么东西硌了一硌,他停顿了一下,才提后脚。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惨叫了一声,父亲身子晃一晃,水便泼了一些在台阶上。我连忙去抢父亲的担子,他却很粗暴地一把推开我: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我只好让在一边,看父亲把水挑进厨房里去。厨房里又传出一声扁担沉重的叫声,我和母亲都惊了惊,但我们都尽力保持平静。等父 亲从厨房出来,他那张古铜色的脸很像一块青石板。父亲说他的腰闪了,要母亲为他治治。母亲懂土方,用根针放火上烧一烧,在父亲闪腰的部位刺九个洞,每个洞都刺出鲜红的血,然后拿出舀米的竹筒,点个火在筒内过一下,啪一声拍在那九个血孔上。第二天早晨,母亲拔下了那个竹筒,于是,从父亲的腰里流出好大一摊污黑的血。
⑤这以后,我就不敢再让父亲挑水。挑水由我包了。父亲闲着没什么事可干,又觉得很烦躁。以前他可以在青石台阶上坐几个小时,自那次腰闪了之后,似乎失去了这个兴趣,也不愿找别人聊聊,也很少跨出我们家的台阶。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⑥我就陪父亲在门槛上休息一会儿,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 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⑦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这人怎么了?
⑧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1.下列对文章文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第②段画线语句体现了父亲对新台阶的珍爱。
B. 父亲挑水跨台阶被硌了一硌,写出了新屋造好了,父亲的身体也累垮了。
C. “若有所失”写出了父亲腰闪后心情的沮丧。
D. “怎么了,父亲老了”一句流露出一种凄楚、辛酸之情。
2.下列对父亲造台阶根本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父亲想赢得尊重。
B. 父亲爱慕虚荣,与相邻攀比。
C. “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这一观念的影响。
D. 父亲理想远大,想摆脱落后的现状。
3.对选文中父亲的形象特征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有志气,不甘人后。
B. 他坚忍不拔,老实厚道。
C. 他勤劳节俭又低眉顺眼。
D. 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和愚公移山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