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过年风俗记
①在淮安,一进腊月门,就有过年的气氛。过了冬至,日子飞快。十二月初八日吃腊八粥。制腊八粥用籼米、糯米各半,另加多种干果,如莲子、枣子、白果、核桃、龙眼、花生等,以及白糖、冰糖,根据各人口味,可以随嗜好加入煨煮。
②冬至,祭拜祖先。一过腊月二十,紧锣密鼓,大家忙过年。大扫除,将屋内屋外打扫干净,所有铜锡用具,皆去垢搽光,家家户户,焕然一新。之后贴春联、挂当、年画,更觉喜气洋洋。
③腊月二十四送灶,供麦芽糖、草料(稻草剪碎加黄豆),焚化送灶符。据说,麦芽糖可粘着灶王爷的嘴,让他上天少说话。草料是给他赶脚程用的。
④送灶多由家庭主妇拜送,然后至除夕日,再将灶王爷接回来,名曰“接灶”,俗谓“男不送灶,女不拜月”。为何有此说法,言人人殊,无从查考。
⑤三十晚上更忙。送了灶,就忙重阳旗子,就是重阳糕的那个旗子,跟人家多要些个,各个门上都要贴。事先准备好一根青蒜、重阳旗子、一个葫芦——葫芦上还要写字。世上说的:“瘟神老爷,本姓雷,不姓葫芦,就姓韦。”门上贴,窗户上贴,房门口贴,堂屋门口贴,被要盖大红的,并把对联全部贴好。
⑥据淮安夯轮寺巷杨老太说,三十晚上,在杨家祠堂还要悬影。杨家是个做官人家,男像是补褂朝珠,女像则为凤冠霞帔,好看呢,有不少幅,多少代下来了。那个亡人牌子,能装两大箱子。除夕晚上就“请出来”悬挂起来,叫做悬影。第二天早上,各房头都来磕头,敬香烛。中间条桌上,四个豆碟早已摆下来供奉(豆碟,就是高脚杯,底下三个足,上面是个盘子,底下一个座子,官宦人家特有的)。四个豆碟摆下来,当中一个漆器盒子,常供在那里,要供多少天呢。到二月二,就落影了。家族里面,各房头来人都到影像和亡人龛子跟前磕头。如老祖宅夯轮寺巷杨家、多子巷杨仲和家等等,他们都来老祖宅夯轮寺巷杨家祠堂磕祖迎头。
⑦除夕夜守岁,多有家族族长通宵守岁。有通宵不眠者,先辞岁,而后长辈给小辈压岁钱。除夕日,还大开赌禁,男女老少均可尽兴,喧闹通宵。但天未明,即需迎接天地。爆竹声由除夕晚至初一上午,此起彼伏,连续不断。
⑧正月初一早早起来,打扮得格格正正的,不然这个家也不像样子。人还要打扮好好的,堂屋内也清清亮亮的。遇见人都要都说些吉利话,弄个枣子给人家吃着,叫个早生贵子;弄个桔子,把人家吃着,叫个走局走局;弄个糕给人家吃着,叫个步步登高;弄个糖给人家吃着,叫个甜甜蜜蜜……都是吉利话。
⑨大年初五,过去淮安还有个风俗就是圆坟。如淮安夯轮寺巷杨家各房头都要到城东花庄、张家桥(在季桥)杨殿邦墓园祭祖圆坟。即日,一大早,多子巷杨家、城隍庙巷杨家、吕祖殿巷杨家、小观音寺巷杨家等杨氏家族,他们都到夯轮寺巷北街头集中,排一条街下来,伞扇轿亭、声势浩荡、车马簇簇,向城东花庄、张家桥出发,沿街挤满了人看杨家祭祖圆坟的队伍。
⑩正月初五,都要看皇历,出门向东迎财神,不是乱出行的!半夜子时开始接财神,燃放爆竹、松枝与接天地、架松门同时。沿街商店自此日开市,但所营为非日需品,其他有延至正月十六日才开市的。
从初一至初七,天天要拜天灯,其中初六为人日,祭拜较为隆重。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如遇年丰,工商业繁荣,往往举行灯会。各家争奇斗艳,竞悬彩灯,并派人持灯,参加花灯大会,锣鼓喧天,爆竹连鸣。
正月初五至正月底,淮安盛行吃春酒。请酒对象多以新婚夫妇为主,遍及亲朋。像淮安大户人家杨寿康与谢荣芳夫妇在新婚时,就有十六家子亲戚请他们吃春酒。杨老太说:有舅太太家、姨太太家(又是叔婆)、姑太太家、本家,共十六家子。都有厨子,都是城里有名的大户人家,少则一二桌,多至六七桌。有时时间重叠,新郎新娘一日连赴数席。
元宵后,还有二月二祭拜土地公。至此,过年声息偃止。
(高建平/文 有删减)
1.文章按照什么顺序展开叙述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文章主要从哪些方面来阐述淮安过年风俗的?
3.请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作用。
据淮安夯轮寺巷杨老太说,三十晚上,在杨家祠堂还要悬影。
4.随着时代的发展,淮安很多过年风俗已经消失,请联系文章内容,说说在你身边还保留着哪些过年风俗?还有哪些不同的过年风俗?
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
【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释] 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③翳:遮盖,这里指云。
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
其 间 千 二 百 里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①略无阙处:_________②沿溯阻绝 ________
③四顾无纤翳:________ ④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_________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着怎样的特点?
5.【甲】【乙】两文画线的句子在表现手法上有所不同,请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聚”和“怒”两个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2.“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名句填空。【请注意:(1)~(6)题为必答题;(7)~(8)题为选答题,从中任选一题作答】
必答题:
(1)________________,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2)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3)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4)绿杨烟外晓寒轻,______________________。(宋祁《木兰花》)
(5)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6)杜甫在《望岳》中抒发雄心壮志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答题:
(7)__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8)折戟沉沙铁未销,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杜牧《赤壁》)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相关问题。
目下所有的只是一本日本小田海儇所画的本子,叙老莱子事云:“行年七十,言不称老,常著五色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又常取水上堂,诈跌仆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大约旧本也差不多,而招我反感的便是“诈跌”。无论忤逆,无论孝顺,小孩子多不愿意“诈”作,听故事也不喜欢是谣言,这是凡有稍稍留心儿童心理的都知道的。
然而在较古的书上一查,却还不至于如此虚伪。师觉授《孝子传》云,“老莱子……常衣斑斓之衣,为亲取饮,上堂脚跌,恐伤父母之心,僵仆为婴儿啼。”(《太平御览》四百十三引)较之今说,似稍近于人情。不知怎地,后之君子却一定要改得他“诈”起来,心里才能舒服。邓伯道弃子救侄,想来也不过“弃”而已矣,昏妄人也必须说他将儿子捆在树上,使他追不上来才肯歇手。正如将“肉麻当作有趣”一般,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老莱子即是一例,道学先生以为他白璧无瑕时,他却已在孩子的心中死掉了。
至于玩着“摇咕咚”的郭巨的儿子,却实在值得同情。他被抱在他母亲的臂膊上,高高兴兴地笑着;他的父亲却正在掘窟窿,要将他埋掉了。说明云,“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但是刘向《孝子传》所说,却又有些不同:巨家是富的,他都给了两弟;孩子是才生的,并没有到三岁。结末又大略相象了,“及掘坑二尺,得黄金一釜,上云: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一)选文出自散文集《____________》,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则孝道故事。
(2)作者对于这两则故事的态度是什么?为什么得到这本书既高兴又扫兴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照要求,改成下面这段文字中画线处的错误。
①为进一步营造浓郁书香校园氛围,共建精神文明,促进校园和谐发展。②推动师生阅读活动深入开展,诱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③吴中初中部语文教研组按照“全员参与、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积极创新、持之以恒”的要求,开展了《让读书成为一种时尚,让读书奠定精彩人生》为主题的首届校园读书节活动。
(1)第①处有语病,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处词语运用有误,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