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下列对诗歌赏析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此诗首联写到了他在年轻时,因科举进入仕途,并在国家危难时带兵抗元。
B. 颔联中的“风飘絮”来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法挽回。
C. 诗人在颈联里巧妙假设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
D. 作者在尾联里直抒胸臆,充分体现自己的民族气节。
2.从写作特色上分析作者抗元时,经过的地方很多,为何作者只谈到“零丁洋”“惶恐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3)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_________,________。(刘方平《月夜》)
(4)故渔者歌曰:“______,_______! ”(郦道元《三峡》)
(5)赞曰:黔娄之妻有言:“______,______。”(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6)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_____,_____。(《木兰诗》)
陈涉世家(节选)
司马迁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恙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起,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如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候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 “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1.对下列句子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表达恰当的一项是( )
A. 上使外将兵。(将领,名词) B. 王候将相(带领,动词)
C. 置人所罾鱼腹中(用网捕,动词) D. 夺而杀尉(连词,表递进关系)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B.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C.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D.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3.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
A. 选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主要体现陈胜作为一个农民起义领袖的杰出才能。
B. “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是吴广用计成功的基础。
C. 陈胜、吴广为了得到神灵保佑,作了“置书鱼腹”“篝火狐鸣”的舆论准备。
D. 起义的发动分为三步:并杀两尉,召领徒属,为坛而盟。
4.将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等死,死国可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国志》是我国东晋陈寿编写的一部纪传体国别史,《隆中对》就是出自本书。
B. 《敬畏自然》选自散文《大自然的智慧》,作者是我国的严春友,此文属于议论性散文
C. 《云南的歌会》是我国现代作家沈从文的作品,沈从文在我国文坛上被称为“乡土文学之父”。
D. 古代诗词有许多属于直抒胸臆的句子,如《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是这样的句子,体现了作者崇高的气节。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他站起来问:“老师,‘顾名思义’的‘顾’什么意思?”
B. 在新加坡的花市上,牡丹、月季、水仙、吊兰、菊花、腊梅……等,春秋冬三季的花挤在一起了!
C. 那是1958年8月24日,我从莫斯科搭机东飞塔什干。在机场上,黑夜沉沉,满天繁星。
D. 我正的思索,正在体会着“我们是早上六点钟的太阳”这一句诗那般最优美、最深刻的含意。
填入下列句子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突出文章中心,还要注意安排好文章内容的主次和详略,越是 ,越要 ,甚至要 ;相反,与中心关系较远或不太典型的内容则 。
①简略叙述 ②强化中心的内容
③详细叙述 ④反复加以强调
A. ②③④① B. ③④①② C. ④①③② D. ②③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