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甲文: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

 

甲文: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节选自韩愈《马说》)

乙文:

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介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chǐ)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节选自岳飞《论马》)

(注释)介:披上战甲。   褫:解除。

1.解释下列的词或短语。

(1)尽粟一石__________________                (2)常马____________________

(3)才美不外见______________                  (4)常奇之____________________

(5)奋迅示骏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介而驰,其初若不甚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乙文中,直接描写作者的马“才美”“外见”的句子是什么?

4.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议论如何对待人才。它们都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1.能吃下一石粮食普通的马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经常以之为奇奋振四蹄迅速奔跑 2.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能日行千里的食量来喂养它。披甲戴盔奔驰,一开始好像不是很快。 3.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 4.好的人才应当提供给他所需的东西,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才能。(只要有此意即可) 【解析】甲:选自《昌黎先生文集》 作者:韩愈 年代:唐 乙:选自《论马》 作者:岳飞 作者:南宋 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奇”在这里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的意思。 2.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食”“介”“疾”是重点字词,一定要解释准确。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3.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中心,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解答即可。 “致远之材也。”;“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 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要善待人才,要给人才充分施展才能提供必要的条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一定数量的文学名著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下面请你做一个简要的读书札记。    

书名:_____________        

印象深刻的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古诗句,探究“子规(杜鹃)”在古诗文中的文化内涵。

材料一: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

材料二: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王令《送春》)

材料三: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改写下面句子的画线部分,使它和前面的句子形成对偶。

原句: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水塘中闪闪的碧波,就像锦缎一般。

改句: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填空或理解性默写。

(1)诗中表达离愁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见欢》(李煜)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颈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调歌头》中写出普天下离人心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里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B.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C.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D.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