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 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 孟绝学于熙、 元之际, 河、 洛之士翕然师之。 时调官不赴, 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 其归也, 颢目送之, 曰: “吾道南矣。 ” 四年而颢死, 时闻之, 设位哭寝门, 而以书赴告同学者。 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 一日见颐, 颐偶瞑坐, 时与游酢侍立不去, 颐既觉, 则门外雪一尺矣。

1.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无从书以观____________          (2)从乡之先达执经____________

(3)而以赴告同学者____________      (4) 颐既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

(1) 录毕, 走送之, 不敢稍逾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以师礼见颢于颖昌, 相得甚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文中划线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2处)

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

4.甲乙两文在写作内容和表达感情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两文都写了天气的寒冷, 其写作目的是否相同? 为什么?

 

1.引来, 得到询问, 请教书信醒, 睡醒 2.抄写完毕, 赶快把书送还, 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以拜师的礼节到颖昌拜程颐为师, 师生之间相处十分融洽。 3.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 4.都写到“求师” 这一内容。都体现出求师的诚恳和老师的尊重。 5.不相同。甲写天气寒冷意在突出自己学习的刻苦, 其目的是为了鼓励马生刻苦努力学习; 乙文从侧面写天气寒冷,意在突出杨时对教师的虔诚、 恭敬(或尊重)的态度, 表达尊师重教的思想。 【解析】甲:选自《宋学士文集》 作者:宋濂 年代:明 乙:选自《宋史•杨时传》 作者:脱脱 年代:元 1.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字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觉”在这里是“睡醒”的意思。 2.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走”“以”“于”是重点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3.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这句话的意思是:程颢死了以后,杨时又到洛阳拜见程颐,这时杨时大概四十岁了。可以根据句意进行停顿。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朗读节奏的掌握能力。朗读节奏的划分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要考虑到意义上是否恰当,有没有把意义划“破”。总之,要灵活掌握,具体分析。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情感的能力。这两篇文章都写到“求师”这一内容;“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一尺矣”,都体现出求师的诚恳和对老师的尊重。 5.本题考查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答题时,要先梳通文意,了解文章内容,再思考文中写环境“寒冷”的各自的用意,一突出求学的艰苦,一突出对老师的恭敬。答案可以概括为:不相同.甲写天气寒冷意在突出自己学习的刻苦,其目的是为了勉励马生刻苦努力学习;乙文从侧面写天气寒冷,意在突出杨时对教师的虔诚、恭敬(或尊重)的态度,表达尊师重的思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文默写

(1)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__

(2)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4)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

(6)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7)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现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晏殊的《浣溪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千古传诵,对仗工整而不留痕迹,被誉为 “千古奇偶”。

 

查看答案

名著知识

(1)“一团绿火像镁光一样,在他面前闪了一下,耳边响起了一声巨雷,烧红的铁片灼伤了他的头。大地可怕地、不可思议地旋转起来,向一边翻过去。他像一根稻草似的,被甩出了马鞍,翻过马头,沉重地摔在地上。黑夜立刻降临了。”

这段文字出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2)叛徒___________带领特务窜到乡下,_____________不幸被捕。在狱中,她受尽折磨,特务把竹签钉进她的十指。面对毒刑,她傲然地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

 

查看答案

仿写句子

读一本好书,就是一次甜美的享受。每次阅读,犹如沐浴和煦的春风,使你神清气爽;每次阅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句子排序恰当的是(    )

(1)我们只能迎难而上,努力向前方挺进。

(2)因为退缩解决不了问题。

(3)人走在路上,是可以停一下,却不可能停一辈子。

(4)纵使前路布满荆棘,但也不能退缩。

(5)前方的路还是需要自己去探索,去经历。

A. (4)(2)(1)(3)(5)    B. (3)(5)(4)(2)(1)

C. (3)(5)(1)(4)(2)    D. (1)(4)(2)(5)(3)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1)太多的人总是珍惜时光的残忍和成长的无奈。(2)启示,成长真是一个毛毛虫羽化成蝴蝶的过程,总是要经历过蜕变的疼痛才可以更好地迎接未知的世界。(3)所有绽放开的笑容或是没有人看见的眼泪,在若干年后回首时,都会是你意想不到的财富!(4)未来的道路不管是崎岖还是通畅,都需要你一个人去独自品尝和体会。

A. 划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将“珍惜”改为“叹息”。

B. 第(4)句中的“崎岖”“通畅”是形容词,“品尝和体会”是并列短语。

C. 第(4)句是条件关系复句。

D. 第(3)句的主语是“眼泪”。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