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燕山春暮 明·张羽 金水桥边蜀鸟啼,玉泉山下柳花飞。...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燕山春暮

明·张羽

金水桥边蜀鸟啼,玉泉山下柳花飞。

江南江北三千里,愁绝春归客未归。

1.诗歌一、二句从哪两个感官角度描绘了暮春之景,有何作用?

2.近体诗最忌讳词语的重复使用,但本诗三、四句的两个“江”字和两个“归”字却用的恰到好处,为什么?

 

1.听觉,视觉。烘托了人物的悲伤之情,为下两句直接倾诉未能回归故乡的愁绪做了极好的铺垫。 2.二“江”二“归”用词回环往复,增添了诗句的回环美和节奏感,更能突出其归乡之心有令人愁肠百结的叹惋情绪(或思归不得归的无奈惆怅)。 【解析】 1.试题分析:“角度”指的是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知,根据诗中描写景物的内容理解即可。抓住“愁”“未归”即可理解诗人的情感。答案:听觉,视觉。烘托了人物的悲伤之情,为下两句直接倾诉未能回归故乡的愁绪做了极好的铺垫。 2.试题分析:点明回环往复的特点,体会语言的节奏美,理解其表现诗人愁肠百结的作用。答案:二“江”二“归”用词回环往复,增添了诗句的回环美和节奏感,更能突出其归乡之心有令人愁肠百结的叹惋情绪。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扬州,一座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扬州和《水浒传》亦有渊源。宋江平方腊时,曾在军师吴用的指挥下,以扬州为据点攻占了润州(今镇江)。《水浒传》中吴用的智谋随处可见。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吴用笑道:“我已安排定了圈套,只看他来的光景,力则力取,智则智取。我有一条计策,不知中你们意否?如此,如此。”晁盖听了大喜,攧着脚道:“好妙计!不枉了称你做智多星!果然赛过诸葛亮!好计策!”

——《水浒传•第十六回》

(1)请根据这段文字将第十六回回目补充完整。

杨志押送金银担                      

(2)晁盖听了吴用的计策,大喊“好妙计”“好计策”。这个计策实施的关键是下蒙汗药的时间和方式,对此他们做了精心安排。请根据小说情节,完成下表。

人物

事情

A

揭起桶盖,又兜了半瓢吃,故意要他们看着,只是教人死心塌地。

吴用

B

C

劈手夺来,倾在桶里。

 

(3)晁盖绰号“托塔天王”,请写出这一绰号的由来。

 

查看答案

默写。

(1)                     ,欲上青天揽明月。

(2)                      ,小桥流水人家。

(3) 抽刀断水水更流,                    

(4)浊酒一杯家万里,                   

(5)淮南秋雨夜,                         

(6)                        ?怅望青田云水遥。

(7)千里马常有,                  

(8)《陋室铭》中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写汉字。

山水是自然最生动、最完美的体现。那yì立万年的大山,多像静mù庄重的仁者。仁者在山的稳定、博大和丰富中,积蓄和锤炼自己的仁爱之心;那欢快流动的江河,多像才华横yì的智者。智者则涉水而行,望水而思,以碧波清流洗zhuó自己的理智和机敏。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

A. 《海燕》是一篇散文诗,作者是俄国作家高尔基,全文以暴风雨的渐次逼近为线索,把海燕放在暴风雨“来临之前”——“逼近之时”——“即将来临”三个场面中进行刻画。

B. 《孔乙己》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文章以一位酒店小伙计的口吻,不动声色地讲述着孔乙己的凄惨遭遇,以众人对他的同情烘托和加强了小说的悲剧效果。

C.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是一篇运用自然科学道理解释说明沙漠里几种奇怪现象的说明文,文章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诠释了“魔鬼的海”和“鸣沙”的原理。

D. 《多一些宽容》是郭安凤的一篇谈人的修养的议论文,课文主要采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按照怎么样——为什么的思路展开论述。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代价”“出现”“清澈”“美丽”这四个词语词性相同。

B. “险象迭生”“独立思考”“沧海桑田”“大名鼎鼎”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C. “鲁迅从年轻时代起,就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宏伟志向。”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鲁迅立下志向”。

D. “只有每一个扬州人都自觉遵守文明礼仪规范,才能将扬州建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明城市’,扬州也才能真正彰显它迷人的魅力。”这个复句的第一层是递进关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