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奶奶的月饼不见了 温奶奶在副食店称了二斤月饼。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奶奶的月饼不见了

    温奶奶在副食店称了二斤月饼。售货员用脆黄的纸,将月饼包成了两包,用纸绳细细地捆了十字花,又打了一个麻花劲儿,递到温奶奶手里。小小的店,有人一次买二斤点心,是大主顾了。 

温奶奶出了店。见远处沥青面公路上有人,就稍侧身,半背着脸,把纸包撕开了一个口子。一块月饼褐黄色如齿轮一样的边儿,就露了出来。温奶奶看看还不满意,那口子随着人走动的步幅一张一合,有的时候裂口合到了一处,里面有什么就看不大清楚了。她用两个指头捅进包里撑了一下,口子就大了,月饼能露出半个脸。 

温奶奶老了,牙口还挺好,最爱吃月饼,咬不动就蒸透了再吃。一块月饼能让嘴里甜半拉多月,哪样点心有这般经吃? 

温奶奶小脚,拎两大包月饼,一包还是破的,黄纸飘飘,扭呀扭的就格外引人注目。 

“唷!温奶奶!买月饼了?离月饼节可还早着呢。”公路边的甲男眼尖,觑见纸包里褐黄色的齿轮说。 

“我吃月饼可不论时辰。想吃就吃。”温奶奶得意地说。心想你小子可没说到点上。 

“你这个人,真是糊涂。别人是一年吃一回月饼,奶奶是天天过八月十五!”乙女说。 

温奶奶赞许地看了这小媳妇一眼,心里说,人俊心也灵,这还差不多。但又稍存遗憾,还没说到根本上。 

就在温奶奶心里埋怨大伙怎么都这么笨的时候,丙男茅塞顿开,大声说:“温奶奶,您那在外工作的儿,又给您汇钱了是不是啊!” 

这就对喽!温奶奶展开青筋毕露的手,托着月饼包说:“可不是!要不哪能买月饼!大伙尝尝吧!”她把囫囵的纸包往旁人手里塞,别人哪里消受得起,就推让。 

一辆载重汽车开过来,老远就夹带呼呼的风声。人们赶紧闪开。温奶奶也忙着躲,扎撒着的手一时收不回来。被她撕了口的那个纸包,就像溃了堤,月饼横着就甩了出去。别的几个还好,眼见得划着弧线散在近旁。唯有最先挤出破口的那个月饼,早早地落了地,恰是立着的,那个月饼又做得格外周正,咯噔噔像哪吒的风火轮,在公路上笔直地滚起来。载重卡车风驰电掣地开过来,扑起团团烟尘。月饼在车前迫不及待地逃着,大轮子与小轮子的距离越来越窄了,就要追上了,大伙瞪大了眼,不错眼珠地看着…… 

待那个庞然大物驶过,公路上早不见了那个月饼。大家就替温奶奶可惜。温奶奶自己也可惜。 

家穷的丙男腼腆地说:“温奶奶,压碎的月饼您就不要了吧?我家孩子多,就把碎渣子扫回去,让孩子们也尝尝月饼。”温奶奶慷慨地说:“都归你啦!”嘴慢的人就恨自己怎么没说在前头,只有袖了手,跟了丙男去看月饼。心想碎成粉未才好呢,大家都吃不上。

人们走到近前,见乌青的柏油路平平坦坦,没有想象中砂石样的碎碴。心想载重车就是厉害,单是车轮卷起的风,就把恁大一块月饼吹得连沫都不剩一星。

别人就心满意足地走了。丙男不死心,心想怎么也得留下点什么吧。他在公路上走来走去,突然发现某块地方比别处低。他蹲下身,半跪着腿,用双手胡噜开浮面上的尘土,一个碗口大的路疤出现了。他索性趴下,用手指沿着周边清了轮廓,又撅着屁股鼓足腮帮用力去吹,土飘起来,又落下。一个黄灿灿亮闪闪的月饼,完整地露出脸。它镶在沥青中间,好像一枚金色的勋章。

丙男赶紧用土把月饼盖上,若无其事地回家。晚上才来把月饼挖回去,掘月饼时颇费了力气,工具也不称手。后来还是他老婆想起家里还藏着几根江米条,说是等孩子哭得实在不行的时候,好填他嘴里哄着玩。孩子虽有几次哭得像要断气,最后还是挺过来了,江米条就节省下。现在找出来当撬杠,真是极好用的,一下就把月饼撬出来。 

全家当时就分吃了 ,先吃的月饼,后吃的江米条,味道真好。

(节选自毕淑敏的《月饼的故事》)

1.本文以“月饼”为线索,依次写了温奶奶买月饼“窥”月饼、             卡车“碾”月饼、丙男找月饼、合力撬月饼、           等内容。

2.文章多次写月饼纸包“破口”有什么作用?

3.根据提示赏析下列句子。

(1)“就稍侧身,半背着脸,把纸包撕开了一个口子。”(从描写角度赏析)

(2)“一个黄灿灿亮闪闪的月饼,完整地露出脸。它镶在沥青中间,好像一枚金色的勋章。” (从修辞角度赏析)

4.丙男“全家当时就分吃了,先吃的月饼,后吃的江米条,味道真好”。月饼的味道真的很好吗?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1.众人话月饼、分享好月饼 2.侧面写出了温奶奶对月饼的喜爱,为下文写月饼掉到地上做铺垫。 3.(1)这句话运用动作描写,“半侧”“半背”“撕开”等动词,传神地写出了温奶奶买到珍贵的月饼时抑制不住的好奇、激动与自豪之情。为下文丙男找月饼作铺垫。(2)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拟人—“露出脸” )的修辞手法,把镶在沥青中间的一个黄灿灿亮闪闪的月饼比作一枚金色的勋章,突出了月饼镶在沥青中间金光闪亮、圆形、有美丽图案的特点,表现了丙男找到那个“不见了的月饼”的欣喜若狂的高兴心情,那个月饼就是对他坚持不懈、辛苦寻找的奖赏。 4.味道好。A.丙男孩子多,家穷,全家人是在尝尝月饼,自然觉得月饼味道无比好;B.这块月饼来之不易,是丙男在公路上的土里辛苦找到的,并且艰难地用江米条作撬杠从沥青中间撬出来的,故全家人觉得香甜无比;C. 这块月饼是应该在月饼节吃的团圆月饼,全家当时就分吃了月饼和江米条,意味着团团圆圆、甜甜蜜蜜。 【解析】 1.试题分析:情节概括题,通篇阅读,全盘把握,根据要求找出要点内容,然后用自己的语言简洁概括。 2.试题分析:题干“文章多次写月饼纸包‘破口’有什么作用”。先分析是什么描写,再分析对表现人物品格的作用和结构上的作用。答案:侧面写出了温奶奶对月饼的喜爱,为下文写月饼掉到地上做铺垫。 3.试题分析:赏析句子。两道小题都给出了答题方向。(1)考查描写类型及其表达效果。在答效果时一定不能脱离具体语境。(2)考查修辞类型及其表达效果。效果可从表现人物心情方面作答。 4.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开放性题目。答味道好与不好,都要联系全文,言之有理。若答味道好,可以抓住全文的三点内容:丙男孩子多,家穷,全家人是在尝尝月饼,自然觉得月饼味道无比好;这块月饼来之不易,是丙男在公路上的土里辛苦找到的,并且艰难地用江米条作撬杠从沥青中间撬出来的,故全家人觉得香甜无比;这块月饼是应该在月饼节吃的团圆月饼,全家当时就分吃了月饼和江米条,意味着团团圆圆、甜甜蜜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成功是一种感受

①说到成功,人们有一个错误观念:成功只等于成名。有人认为,只有扭转乾坤的壮举,才算是成功的举动;有人认为,只有领袖、名人,称得上“家”的人,才算是成功者;有人则干脆断言,世界上没有一个成功者,因为人生最终的结局是悲剧——后人肯定会超越前人。实在是一种可怕自卑。 

②其实,我们都是成功者,因为成功只是一种感受,一种自我意识的主观感受。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每点进步,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都看作是一次成功,都认认真真地品味一番,那么,幸福和快乐就会常伴于我们身边,我们的人生也就会因此而变得格外的丰富和生动。不是吗?作为一名学生,他考试及格了,成绩提高了,这是成功,应该感到高兴;作为一个农民,他播下的种子发芽了,庄稼收割了,这也是成功,也应该感到高兴;在更多的时候,成功无需旁人认可,更不需别人来裁判;我们也不要把成功的刻度画得太高,不要把成功看得过于神圣。 

③然而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不可避免要遭受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失败,每经过一次失败,对事物的认识就深入了一步,对人生的感悟就加深了许多,自己的意志就增强了不少,这种种经历和感受,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成功?不也应该感到快乐吗?否则,我们就会对人生失去一份应有的信心,面对困难,我们就会望而却步。 

④大胆而自豪地承认成功吧,认认真真地品味自己的每一次成功,从品味中,汲取成功动力,开启智慧,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这也许就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实在是一种可怕的自卑”中的“这”指代什么?

3.本文着重从哪两方面论述中心论点?

4.分析第②段画波浪线句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木雕神技

商人白有功言:在泺口河上,见一人荷竹簏,牵巨犬二。于簏中出木雕美人,高尺余,手目转动,艳妆如生。又以小锦鞯被犬身,便令跨座。安置已,叱犬疾奔。美人自起,学解马作诸剧,镫而腹藏,腰而尾赘,跪拜起立,灵变无讹。又作昭君出塞,别取一木雕儿,插雉尾,披羊裘,跨犬从之。昭君频频回顾,羊裘儿扬鞭追逐,真如生者。

——选自《聊斋志异》

注释:①泺(luò)口:地名。②竹簏(lù):用竹子编的圆形容器。可译为竹篓。③鞯(jiān):鞍鞯,又称鞍韂,马鞍子和垫在马鞍子下面的东西。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①见一人竹簏(      )       

②昭君频频回(      )

宾客大宴(      )         

④中力拉崩倒之声(      )

2.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小锦鞯被犬身    不木为之者(《活板》)

B. 簏中出木雕美人    厅事之东北角(《口技》)

C. 跨犬从            石青糁(《核舟记》)

D. 生者            匠师其言(《梵天寺木塔》)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安置已,叱犬疾奔。

⑵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⑶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4.本文着重是从哪两个方面描写木雕的?结合原文并用自己的话概括“木雕神技”之“神”有哪些表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燕山春暮

明·张羽

金水桥边蜀鸟啼,玉泉山下柳花飞。

江南江北三千里,愁绝春归客未归。

1.诗歌一、二句从哪两个感官角度描绘了暮春之景,有何作用?

2.近体诗最忌讳词语的重复使用,但本诗三、四句的两个“江”字和两个“归”字却用的恰到好处,为什么?

 

查看答案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扬州,一座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扬州和《水浒传》亦有渊源。宋江平方腊时,曾在军师吴用的指挥下,以扬州为据点攻占了润州(今镇江)。《水浒传》中吴用的智谋随处可见。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吴用笑道:“我已安排定了圈套,只看他来的光景,力则力取,智则智取。我有一条计策,不知中你们意否?如此,如此。”晁盖听了大喜,攧着脚道:“好妙计!不枉了称你做智多星!果然赛过诸葛亮!好计策!”

——《水浒传•第十六回》

(1)请根据这段文字将第十六回回目补充完整。

杨志押送金银担                      

(2)晁盖听了吴用的计策,大喊“好妙计”“好计策”。这个计策实施的关键是下蒙汗药的时间和方式,对此他们做了精心安排。请根据小说情节,完成下表。

人物

事情

A

揭起桶盖,又兜了半瓢吃,故意要他们看着,只是教人死心塌地。

吴用

B

C

劈手夺来,倾在桶里。

 

(3)晁盖绰号“托塔天王”,请写出这一绰号的由来。

 

查看答案

默写。

(1)                     ,欲上青天揽明月。

(2)                      ,小桥流水人家。

(3) 抽刀断水水更流,                    

(4)浊酒一杯家万里,                   

(5)淮南秋雨夜,                         

(6)                        ?怅望青田云水遥。

(7)千里马常有,                  

(8)《陋室铭》中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