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下列小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下列小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河之巨阸①,兼孟门津之名矣。此石经始禹②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其水尚崩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怒③,鼓若山腾,浚波颓迭,迄于下口。方知《慎子》④,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节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

    【注】①巨阸(è):巨险。阸:险阻重地。②禹:大禹,传说中夏朝的第一代君主。

③赑(bì)怒:形容气势壮大。④《慎子》:先秦法家代表人物慎到的著作。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1)略无阙处                       (2)良多趣味                    

  (3)素气云浮                       (4)非驷马之追也

2.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非石凿,而能入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往 来 遥 观 者 常 若 雾 露沾 人 窥 深 悸 魄。

4.【乙】文与【甲】文“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哪一句?。

5.请概括【甲】文长江的夏水与【乙】文黄河的孟门之水特点异同,并找出两者在描写方法的运用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1.(1)现写作“缺”,断缺。(2)确实,实在(3)白色(4)不译,主谓之间 2.空旷的山谷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水(虽然)不是凿石头的凿子,却能穿入岩石。 3.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 4.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或“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5.同:二水既盛且速。异:黄河的孟门之水气势恢宏。 描写方法运用上的相同之处:都运用了正侧面描写相结合。 【解析】选自《水经注•河水四》 作者:郦道元 年代:北魏 1.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理解。文言文用单音节词表达,现代汉语则用双音节词表达。双音节词是在文言文单音词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我们学习文言文,就可用组词的办法来确定文言实词的意义。组成双音音词后,再根据文意来确定文言实词的含义。“阙”是一个通假字,必须先点明通哪一个字然后再解释,这样答案才完整。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2.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绝”“入”是重点字词,一定要解释准确。 3.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字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远处行走的人,好像是被雾气缠绕,往云雾的深处望去真有一种撼人心魄的感觉。可以根据句意进行停顿。 4.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分析即可。乙文中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是: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或“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5.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文章中描写手法的运用。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概括分析。同:二水既盛且速.异:黄河的孟门之水气势恢宏。描写方法运用上的相同之处:都运用了正侧面描写相结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提示,按要求默写填空。

(1)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

(2)剑外忽传收蓟北,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4)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便下襄阳向洛阳。

(6)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

(7)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

(8)青山遮不住,_________________

(9)我们常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明自己胸怀远大志向,坚持理想,敢于胜利的信心。

(10)《黄鹤楼》中抒发了作者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现在我在岛上已有了两个“庄园”。一处是我的小小的城堡或帐篷,四周建起了围墙,后面是一个岩洞,岩洞已扩大成好几个房间。其中有一间最干燥最宽大,里面放满了我用陶土烧制成的大瓦缸…… 

  这段文字选自英国作家___________写的长篇小说《____________》。选文中的“我”在岛上搭建房屋、烧制陶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奇迹般地生活了28年。

 

查看答案

阅读语段,在横线上仿写句子。

亲爱的同学们,初中毕业在即,而未来的人生旅途还很长,我祝你沐浴阳光,不多不少,刚好会让你开朗的心态;我祝你有所失去,不多不少,刚好会让你学会珍惜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没有冬的肃杀,我们感受不到春的妩媚;没有冬的单调,我们不会知道夏的多姿多彩;没有冬的真实,我们摆脱不了秋的虚无怅然。②我几乎爱上了冬季。③虽然没有鲜花、绿草的点缀,但我还是由衷感谢造物主设计了冬。④不为别的只因为冬天有融融的炉火、温暖的阳光和飘零的雪花。⑤岁月更迭,四季交替。

A. ②④③⑤①    B. ⑤②④①③    C. ③②⑤④①    D. ④⑤①②③

 

查看答案

对语法知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黄昏,我来到湖边,向湖心游去。野鸭子游过的水不纹与我拨出的涟漪轻轻吻合。水草不仅将湖水浸得碧绿,也将我浸得碧绿。水覆在肌肤上的感觉,像柔软洁净的丝缎。五百个人所在的湖畔营区,寂静无声,瑞士人在静默中低声细语,小心翼翼地不去破坏别人欣赏夕阳湖光。

A. “涟漪”“寂静”都是名词,“洁净的丝缎”“低声细语”都是偏正短语

B. “水覆在肌肤上的感觉,像柔软洁净的丝缎”这一句中,“水”作主语

C. “水草不仅将湖水浸得碧绿,也将我浸得碧绿.”这一句是并列复句

D. 文中划线句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在“湖光”后面加“的心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